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穿越种族线》中非裔美国妇女双重身份建构

作 者: 陆鸣
导 师: 刘卓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混血儿 穿越 文化身份 性别身份 自我重建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奈拉·拉森的《穿越种族线》揭示了非裔美国妇女身份的形成、发展、以及重新构建的过程。非裔妇女的身份认同的困惑,一直都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了生活在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种族以及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对身份认同的迷惘。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困惑导致了个人人性的压抑,心里扭曲和畸变,而且间接影响到了部分女性在性别身份构建上的偏失。在文化争端以及性别歧视的社会环境下,非裔美国妇女始终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由于种族血统的混杂,有很多白皮肤的黑人都有机会穿过种族的界限进入到白人的世界。这在美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哈雷姆时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黑人的“变白”意味着黑人对自己的传统的完全割裂以及对自己的种族完全抛弃。这是种族歧视给黑人带来的无奈。而作为黑人女性,她们同时又承受了来自男性世界的强权。在男人作为主导的社会,黑人女性的性别身份出现混淆,她们将生活中缺失的权利以及情感含糊的转移到同性的身上。在文化以及性别的重压之下,非裔妇女的文化以及性别身份逐渐模糊混淆,文化冲突和性别反抗导致了非裔妇女迷失在双重自我中。小说中的艾琳和克莱尔就是黑人女性混血儿的代表。在寻找身份的过程中,她们经历了文化身份以及性别身份的背叛与重建,从克莱尔最初穿越种族线到艾琳最后穿越性别线,从克莱尔精神上的回归到艾琳精神上的背弃,非裔妇女的身份重建也逐渐形成。穿越与固守原有的身份都很容易,但是在两者指间徘徊却很难实现,在探索身份的过程中,艾琳和克莱尔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文章结尾克莱尔坠楼时,故事的现实意义被揭示出来:在现实生活中的“穿越”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艾琳和克莱尔以及千千万万的混血黑人女性来说,穿越意味着迷失与失去。幸好克莱尔的回归给予其他非裔女性觉醒的意识,她们不应该是附属品或者是次等人,她们有权利为了别样的人生和命运而奋斗。拉森的小说提倡对这些白皮肤的黑人女性的关注和同情,这也是给予所有读者力量,让现实中的非裔女性与书中的主人公完成文化与性别身份的探索与重建。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的生平以及美国哈雷姆时期的“穿越”现象。第二部分为理论框架,借助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的文化以及后殖民理论阐述非裔女性的文化身份体系;借助福柯的性别理论和劳拉的同性恋理论阐述非裔女性的性别身份体系。剩余三部分通过分析《穿越种族线》细节内容揭示非裔妇女文化以及性别身份的形成、探索、重建过程。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5-6
Abstract  6-8
摘要  8-12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2-14
  1.1 Nella Larsen’s experience  12
  1.2 Passing as a social phenomenon in America  12-13
  1.3 Summary of passing  13-14
Chapter Ⅱ. Theoretical framework  14-20
  2.1. Culture theory  14-17
    2.1.1. Culture identity  14-15
    2.1.2. Location of culture  15-17
  2.2. Gender theory  17-20
    2.2.1. Gender identity  17-18
    2.2.2. Queer and Lesbian theory  18-20
Chapter Ⅲ. Two different reasons of identity passing  20-34
  3.1. The expatri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culture identity  20-26
    3.1.1.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identity in 1920s  20-21
    3.1.2. Discrimination by the white world  21-24
    3.1.3. Rejection by upper-class of the same race  24-26
  3.2.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gender identity  26-34
    3.2.1. Formation of gender identity  27-28
    3.2.2. Gazed by the same sex  28-30
    3.2.3. Hybridization of double consciousness  30-34
Chapter Ⅳ. Two enonnous traumas of identity passing  34-46
  4.1. Traumas in physiology  34-39
    4.1.1. Irene's variable marriage  34-36
    4.1.2. Clara's incomplete social roles  36-37
    4.1.3. Irene and Clara's constrained desire  37-39
  4.2. Traumas in psychology  39-46
    4.2.1. Irene's confused identity  40-41
    4.2.2. Irene's dreadful psyche  41-44
    4.2.3. Clara's isolated soul  44-46
Chapter Ⅴ. Two meaningful results of identity passing  46-54
  5.1. Self-salv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  46-51
    5.1.1. Clara's returning to Black group  46-48
    5.1.2. Irene's deviation of her black identity  48-51
  5.2. Self-reconstruc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women  51-54
    5.2.1. Irene's revelation of homosexual desire  51-52
    5.2.2.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reconstruction of female identity  52-54
Chapter Ⅵ.Conclusion  54-56
Notes  56-60
Bibliography  60-62
Appendix  62-63

相似论文

  1.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2. 《爱药》中文化身份追寻的主题解读,I712.074
  3. 文化身份的寻求,I712.074
  4. 网络穿越小说初探,I207.42
  5. 基于IPSec协议的VPN穿越NAT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6. 从《大地》中的阿兰看赛珍珠的女性观,I712.074
  7. 文化身份建构视野下的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G633.3
  8.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研究,TM761.1
  9. 电压跌落条件下并网逆变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技术研究,TM464
  10. 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TM315
  11. 针对Windows还原系统的攻击技术研究,TP309
  12.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的研究,TM614
  13. 基于CROWBAR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TM614
  14. 沈从文创作文化身份与文化立场探究,I207.42
  15.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典型的美国佬》中人物的文化身份,I712.074
  16. 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大规模风电并网技术,TM912
  17.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励磁控制研究,TM315
  18. SIP Trunk网关穿越NAT的方案设计与实现,TN915.05
  19. 多协议即时通讯软件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的控制策略与测试方法研究,TM31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