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专家化刺激对人脸和汉字的调制-来自ERP适应效应的证据

作 者: 齐春辉
导 师: 曹晓华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专家化 N170成分 适应效应 个体识别
分类号: B8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脸和汉字的经验远远高于其他物体刺激,人脑某些特定区域对人脸和汉字的激活显著大于其他物体刺激,且人脸和汉字诱发的N170成分显著强于其他物体刺激,因此人脸和汉字常被称为专家化刺激。以往研究发现人脸和汉字都有类似的适应效应,但对于非专家化刺激是如何调制专家化刺激适应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Yovel等近期研究发现,非专家化刺激(如眼镜、头发或帽子)对人脸加工专家化区域具有调制作用。但是对于在时间进程上,此两类刺激是如何调制的还不清楚。最近有研究者采用ERP (Event-Related Potentials)技术对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现象进行研究。这一范式为解决此类科学问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范式。因此,本研究以专家化N170成分的适应效应为指标,对非专家化刺激如何调制专家化刺激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运用ERP适应范式,分别对人脸和汉字的适应效应进行研究。研究一对人脸的适应效应进行探讨,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探讨非专家化刺激(眼镜)对人脸N170适应效应的调制;实验二分为两个小实验:实验二A探讨人脸个体识别的适应效应;实验二B探讨非专家化刺激(眼镜)对人脸个体识别的调制。研究二对汉字的适应效应进行探讨,也分为两个实验:实验一探讨非专家化刺激(抱枕)对汉字N170适应效应的调制;实验二分为两个小实验:实验二A探讨汉字个体识别的适应效应;实验二B探讨非专家化刺激(抱枕)对汉字个体识别的调制。本文主要发现如下:(1)当专家化和非专家化刺激同时呈现时,专家化刺激也能产生N170适应效应。(2)在人脸和物体同时呈现时,当适应刺激与测试刺激中的人脸和物体均不同时,测试刺激诱发的N170适应效应与其他三个条件差异显著。但汉字的结果与人脸不一致。这表明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的调制是具有类别特异性的。(3)在单独呈现专家化刺激条件下,适应刺激与测试刺激相同时与适应刺激与测试刺激不同时,测试刺激诱发的N170适应效应差异显著,这提示N170成分具有个体识别功能。(4)在适应刺激阶段,人脸单独呈现诱发的N170波幅与人脸和物体同时呈现诱发的N170波幅差异不显著,汉字的结果也是如此。这提示在适应刺激加工阶段,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加工的影响不显著。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1 引言  9-19
  1.1 专家化刺激的加工  10-14
    1.1.1 人脸识别专家化  10-12
    1.1.2 汉字识别专家化  12-14
  1.2 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研究  14-17
    1.2.1 人脸适应效应研究  14-16
    1.2.2 汉字适应效应研究  16-17
  1.3 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加工的调制  17-19
2 问题提出  19-22
  2.1 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  19-20
  2.2 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适应效应的调制  20-22
3 研究一 人脸研究  22-43
  3.1 实验一 非专家化刺激对人脸N170适应效应的调制  22-30
    3.1.1 实验目的  22
    3.1.2 研究方法  22-25
    3.1.3 实验结果  25-28
    3.1.4 讨论  28-30
  3.2 实验二 人脸个体识别N170适应研究  30-43
    3.2.1 实验二A 人脸个体识别的适应效应研究  30-34
      3.2.1.1 研究目的  30
      3.2.1.2 研究方法  30-31
      3.2.1.3 实验结果  31-33
      3.2.1.4 讨论  33-34
    3.2.2 实验二B非专家化刺激对人脸个体识别的调制  34-43
      3.2.2.1 实验目的  34
      3.2.2.2 研究方法  34-35
      3.2.2.3 实验结果  35-39
      3.2.2.4 讨论  39-43
4 研究二 汉字研究  43-61
  4.1 实验一 非专家化刺激对汉字N170适应效应的调制  43-48
    4.1.1 实验目的  43
    4.1.2 研究方法  43-45
    4.1.3 实验结果  45-47
    4.1.4 讨论  47-48
  4.2 实验二 汉字个体识别N170适应效应研究  48-61
    4.2.1 实验二A汉字个体识别的适应效应研究  48-53
      4.2.1.1 实验目的  48
      4.2.1.2 研究方法  48-49
      4.2.1.3 实验结果  49-52
      4.2.1.4 讨论  52-53
    4.2.2 实验二B 非专家化刺激对汉字个体识别的调制  53-61
      4.2.2.1 实验目的  53
      4.2.2.2 研究方法  53-54
      4.2.2.3 实验结果  54-57
      4.2.2.4 讨论  57-61
5 综合讨论  61-69
  5.1 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N170激活的影响  61
  5.2 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  61-62
  5.3 非专家化刺激对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的影响  62-63
  5.4 个体水平识别中专家化刺激的适应效应  63-65
  5.5 人脸和汉字专家化适应效应的异同  65-67
  5.6 研究展望  67-68
  5.7 研究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5-76
致谢  76-77

相似论文

  1. 12个STR基因座在四个品种犬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S829.2
  2. 蛤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微卫星标记在穿山甲个体识别中的应用,S917.4
  3. 科学发展视阈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G641
  4. 视角改变下面孔识别的ERP研究,B842.1
  5.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途径研究,G641
  6.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对中国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启示,G641
  7. 鳄蜥识别机制的研究,Q958.1
  8. 棕色田鼠尿液在社会识别中的作用及其诱导的嗅球和副嗅球神经元活动,Q434
  9. 二维模式专家化识别的加工机制初探,B842.2
  10. 3D技术在人牙咬痕个体识别的法医学研究,D919
  11. 注视线索知觉的加工机制及其与注视追随的关系,B842
  12. 基于信号指纹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13. 面孔识别的特异性,B842.1
  14. 时间压力下图形识别眼动策略研究,B842
  15. 儿童视知觉专家化发展研究-来自人脸和汉字的证据,TP391.41
  16. 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机制探讨-语言标签比较模型,B842.2
  17. 面孔的个体识别和性别判断-经验影响的一致性,B842
  18. 牛的个体识别鉴定及BMP7和USP26基因的多态性与牛精液品质的关联分析,S823
  19. 17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调查、突变研究与法医学应用,D919.4
  20. 视觉专家化N170成分的本质-来自适应效应的证据,B8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