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研究

作 者: 李玉梅
导 师: 李育红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际关系 交往伦理 和谐社会
分类号: B8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封闭式交往向开放式交往转变,从依赖性交往向自主性交往转变,从单一化交往向多样化交往转变,从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向虚拟的间接交往转变。随之而来的人际交往伦理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规范与现代伦理道德要求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背离等。人们如何面对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如何更好地实现人际交往等,人际交往伦理就成为人们讨论或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自主意识、竟争意识、利益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的个体原则也逐步走向极端,弊端日益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利益等因素的作用而日趋紧张。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信任危机、情感冷漠和金钱至上等现象。信任危机,就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出现了由原来的信任变成了部分不信任或完全不信任,乃至于怀疑一切等,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情感冷漠、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道德冷漠,即对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满意态度,对感人的事件怀疑,甚至拒绝感动;金钱至上即在人际交往中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以“金钱”多少衡量一切的现象。这些现象,这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严重挑战。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日趋紧张?我们反观我国传统交往伦理,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理论困惑。在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问题上,传统伦理更重视熟人之间的信任,而对陌生人很难信任,有时更多地是防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陌生人之间要打交道,合同、契约等法律手段成为人们交往的保障,但是,对陌生人的信任却成为人们交往的道德难题。在“仁爱”情感与“博爱”情感的问题上,传统伦理强调仁爱,但爱有差等,亲疏远进、内外有别等;孙中山先生强调博爱,主张爱无差等,人人平等。在“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问题上,传统伦理儒家伦理主张“重义轻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人则“重利轻义”。同时,现代交往伦理又要求互相尊重的伦理沟通,人们更加注重交往理性与商谈;人情互动与交往伦理关系;伦理共识与宽容等。因此,传统与现代人际交往伦理的碰撞、断裂与交融等,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存在问题的理论原因。要缓和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中的紧张关系,解决“信任危机”、“情感冷漠”、“金钱之上”等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伦理原则,如诚信原则、平等原则、友善原则、商谈原则等;遵守合理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尊重、礼貌、互惠等;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从同情情感到仁慈和正义感,从恻隐之心到博爱之情等;正确处理义利统一关系,如以义谋利,义利辩证统一等。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导论  12-19
  1.1 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的变化及其特点  12-14
  1.2 人际交往伦理研究的现状  14-17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7-19
2 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存在的问题  19-28
  2.1 信任危机  19-22
    2.1.1 “信任危机”的含义  19-20
    2.1.2 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  20-21
    2.1.3 信任危机产生的背景  21-22
  2.2 情感冷漠  22-25
    2.2.1 “情感冷漠”的含义  22-23
    2.2.2 情感冷漠的表现形式  23-24
    2.2.3 情感冷漠产生的成因  24-25
  2.3 金钱至上  25-28
    2.3.1 值得关注的“金钱至上”现象  25
    2.3.2 “金钱至上”观念的表现形式  25-26
    2.3.3 “金钱至上”观念泛滥的成因  26-28
3 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存在问题的理论原因  28-39
  3.1 传统人际交往伦理的理论困惑  28-34
    3.1.1 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难题  28-30
    3.1.2 “仁爱”情感与“博爱”情感的差异  30-33
    3.1.3 “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困惑  33-34
  3.2 现代人际交往伦理互相尊重的伦理沟通  34-39
    3.2.1 交往理性与商谈  34-36
    3.2.2 人情互动与交往伦理关系  36-37
    3.2.3 伦理共识与宽容  37-39
4 社会转型期构建良好人际交往伦理的具体途径  39-50
  4.1 坚持正确的人际交往的伦理原则  39-43
    4.1.1 继承中国优良的传统交往伦理原则  39-41
    4.1.2 借鉴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原则  41-42
    4.1.3 当代中国人际交往的基本伦理原则  42-43
  4.2 遵守合理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43-45
    4.2.1 诚实  43-44
    4.2.2 尊重  44
    4.2.3 礼貌  44
    4.2.4 互惠  44-45
  4.3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45-47
    4.3.1 从同情到仁慈和正义感  45-46
    4.3.2 从恻隐之心到博爱之情  46-47
  4.4 正确处理义利统一关系  47-50
    4.4.1 以义谋利  47-49
    4.4.2 义利辩证统一  49-50
5 结论  50-52
参考文献  52-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6.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7.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9.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0.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1.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12.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3.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4. 城镇教师下乡去,G451.1
  15.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16.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C912.82
  17.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8.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9.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2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2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