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孟子《诗》说试析

作 者: 陈新建
导 师: 李耀南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孟子 《诗》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分类号: B2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诗》孟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准确理解和解释孟子说《诗》的行为,乃是全面理解孟子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具体分析特定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对孟子说《诗》的现象作深入探讨。首先,孟子对《诗》作了经典化理解。立足于王道主义政治理想,孟子将《诗》理解为记载圣人立身处世与治理天下之道的经典,随着时代变迁,《诗》与现实的直接关联被斩断,而逐渐出现了意义缺失。为此,孟子提出要重建《诗》之文化精神。其次,对此种圣典之《诗》,孟子最重其典范意义,一方面用以加强其论辩的说服力,即“以《诗》证道”;另一方面则用以激发人们学古人之志,即“以《诗》化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实现方式。第三,孟子说《诗》有自觉的方法论指导,一是“以意逆志”,一是“知人论世”。前者主要针对文辞自身的有限性对“志”可能造成的遮蔽,孟子引入了一个第三者—“意”,力图通过读者之意对《诗》之内涵的深造,以求实现诗人之志的自得于心,从而同情地理解作者原意;后者侧重于考虑“志”自身的复杂性对我们理解造成的困难,孟子引入了“论世以知人”,通过对古人其人其事的了解,追体验地把握古人之心。最后,孟子说《诗》方法与其实际运用间呈现出一定的张力关系,我们须辩证地理解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1
1. 孟子《诗》的观念及其展开  11-29
  1.1 《诗》与王者之迹  11-17
  1.2 《诗》亡然后《春秋》作  17-22
  1.3 重建《诗》之文化精神  22-29
2. 孟子用《诗》的方式与目的  29-45
  2.1 《孟子》引《诗》情况略论  29-33
  2.2 以《诗》证道  33-39
  2.3 以《诗》化人  39-45
3. 深造以自得:孟子“以意逆志”说探析  45-65
  3.1 “以意逆志”说的提出  45-51
  3.2 深造之以道:“逆志”论的展开  51-58
  3.3 自得于心:在经典中复归  58-65
4. 论世以尚友:孟子“知人论世”说探析  65-83
  4.1 “知人论世”说的提出  65-71
  4.2 论世以知人:历史视域的开启  71-76
  4.3 尚友古人:读书的最终归宿  76-83
5. 孟子说《诗》方法的应用及其问题  83-93
  5.1 方法与应用的同调性  83-87
  5.2 方法与应用的异趣性  87-93
余论  93-96
致谢  96-97
参考文献  97-105
附录 孟子《诗》说研究综述  105-118

相似论文

  1.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2. 明清之际桐城桂林方氏文学世家研究,I206.2
  3. 诗纪事体研究,I207.22
  4. 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I207.22
  5. 清人注释《诗经·秦风》之研究,I207.22
  6. 元明诗经学研究,I207.22
  7. 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H04
  8. 孟子道德思想与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B82-09
  9. 唐宋山水诗境界与山水画意境比较研究,I207.22
  10. 清初浙籍回族诗人丁澎及其诗歌创作研究,I207.22
  11. 论《诗镜》中的“四大事”,I207.9
  12. 孟子人性思想与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B222
  13.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学研究,G633.3
  14. 论大型景观雕塑《诗魂》的艺术特色,J313.2
  15. 孟子民本思想研究,B222.5
  16. 《毛诗正义》引《尔雅》研究,H131
  17. 诗性的迸发—《牡丹亭》创作精神研究,I206.2
  18.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王维山水诗翻译中的风格重现,I046
  19.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的李白诗英译研究,I046
  20. 孟子思想的内在超越性,B222.5
  21. 桃花与心路,I207.2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孟子(孟轲,公元前390~前30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