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周代山东诸国族属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 者: 陈晓
导 师: 燕生东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周代山东诸国 族属 东夷族 文化
分类号: K82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运用族属认同理论,大体梳理了周代山东诸国的姓氏、族属来源,探讨了山东诸国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周代“东夷”族群问题及山东诸国的文化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第一章中,介绍了商末周初山东地区的文化、古国及族群分布态势。商代末年,山东地区就已经存在了许多方国和族群。这些存在的方国和族群,有些是商王朝东封的方国,有些是直接来自殷都安阳的族氏,有些是东封就国的、地位很高的王族。他们与山东当地土著同时存在,在文化上表现出二元对立、互不相容的格局。第二章重点梳理周代山东诸国的姓氏、族属、来源与地域分布特点、规律。这一章依据族属认同理论,以不同的族群为出发点,梳理了近四十个山东邦国的姓氏和族属,这些邦国分属于姬姓、姜姓、姒姓、子姓、风姓、嬴姓、妊姓、己姓、曹姓、妘姓、妫姓、女白姓等十多个姓氏。除此之外,还有些不知姓氏和族属的邦国或族群。山东地区这些族属确定的邦国和族群多来自中原、西部及长江流域,而属于山东当地土著的则比较少。有周一代,山东地区成为当时邦国最多、族群种类最多、族属来源最复杂的区域,这些分属于不同族群的邦国成为周代山东文化多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根源。第三章主要讨论山东周代诸国族属与东夷族关系、族属与区域文化特点的关系。文献记载着今山东地区存在着一支与中原王朝华夏族群对立的东夷族群,但是从考古资料和族属认同上看,山东诸国多来自华夏族群,东夷族不是一个明确的群体,而是周人在族群区分/认同体系下,出于政治和军事宣传的需要,为使战争合法,强化和丑化异族,而对东方地区不服从他们统治的族群的称呼。生活于山东地区的族群多为来自中原、西方和南方的非山东土著族群。而且,有周一代,就考古学文化而言,山东地区可分为若干小区,存在多个文化类型,在殉葬制度(含殉人、殉狗)、用鼎制度、棺椁制度、爵位制度、墓葬制度、陶器使用、日名使用等方面也表现出与周人不同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证明了不同族属来源的国家对文化表现与历史记忆的影响。虽然在政治上山东诸国屈服于周王朝的统治,但是其文化却仍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尤其是当周王室势力衰弱之后,这种文化的异样便表现的更为明显。周代时期,山东地区诸国及其文化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本文只是对目前已经比较确定的周代山东诸国从族属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简要探讨了一些文化现象。当然,随着以后考古发现和新视角的应用,必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周代山东诸国的认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绪论  12-17
  一、 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12
  二、 学界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6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6-17
第一章 商末周初山东地区文化及古国、族群分布态势  17-25
  第一节 商王朝东侵及东方地区的殷商文化  17-19
  第二节 山东地区殷商文化分布区域内的古国与族群  19-22
    一、 鲁北地区  20-21
    二、 鲁南地区  21-22
  第三节 商末山东土著族群与文化  22-24
  第四节 小结  24-25
第二章 周代山东诸国姓氏、族属与地域分布  25-75
  第一节 姓氏、族群与山东周代古国  25-27
  第二节 姬周集团与分布  27-35
    一、 姬姓及其来源  27-28
    二、 山东地区姬姓诸国  28-35
      1. 鲁国  28-30
      2. 曹国  30-31
      3. 滕国  31-32
      4. 郕国  32
      5. 郜国  32-33
      6. 茅国  33-34
      7. 阳国  34
      8. 极国  34-35
  第三节 姜姓国家与分布  35-41
    一、 姜姓及其来源  35-36
    二、 山东地区的姜姓诸国  36-41
      1. 齐国  37-39
      2. 纪国  39-40
      3. 逄国  40
      4. 向国  40-41
  第四节 姒姓国家与分布  41-47
    一、 姒姓及其来源  41
    二、 山东地区的姒姓诸国  41-47
      1. 杞国  41-44
      2. 鄫(缯)国  44-45
      3. 鄩国  45-46
      4. 弗(费)国  46-47
  第五节 子姓国家与分布  47-51
    一、 子姓及其来源  47
    二、 山东地区的子姓诸国  47-51
      1. 宋国  48
      2. 莱国  48-50
      3. 谭国  50
      4. 其他  50-51
  第六节 风姓国家与分布  51-53
    一、 风姓及其来源  51
    二、 山东地区的风姓诸国  51-53
      1. 任国  51-52
      2. 宿国  52
      3. 颛臾  52
      4. 须句  52-53
  第七节 嬴姓国家与分布  53-57
    一、 嬴姓及其来源  53
    二、 山东地区的嬴姓诸国  53-57
      1. 郯国  53-55
      2. 粊(费、鄪)国  55-56
      3. 邿国  56-57
  第八节 妊姓国家与分布  57-61
    一、 妊姓  57
    二、 山东地区的妊姓诸国  57-61
      1. 薛国  58-59
      2. 邳国  59
      3. 铸(祝)国  59-60
      4. 秦国  60-61
  第九节 祝融集团各国与分布  61-68
    一、 祝融集团  61-63
    二、 山东地区的己姓国家  63-65
    三、 山东地区的曹姓诸国  65-67
      1. 邾国  65-66
      2. 小邾国  66-67
      3. 其他  67
    四、 山东地区的妘姓诸国  67-68
      1. 鄅国  67
      2. 偪阳  67-68
      3. 夷国  68
  第十节 山东地区的妫姓国  68-69
  第十一节 近年山东考古新发现古国及分布  69-71
    一、 虎台  70
    二、 霝父  70-71
  第十二节 讨论  71-75
第三章 山东周代诸国与文化的相关问题研究  75-85
  第一节 关于周代山东地区的“东夷族”问题  75-78
    一、 传世文献中的东夷族形象  75-76
    二、 东夷族的建构  76-77
    三、 考古发现的东夷  77-78
    四、 文献中的周代“东夷族”与族属认同上的“东夷族”  78
  第二节 周代山东考古学文化分布态势  78-80
    一、 鲁北地区  79
    二、 鲁中南地区  79-80
    三、 鲁东南地区  80
    四、 胶东地区  80
  第三节 周代山东文化多样性的呈现  80-84
    一、 殉葬与棺椁制度  81-82
    二、 用鼎制度  82
    三、 爵位制度  82-83
    四、 西周初期以日为名的现象  83-84
  第四节 小结  84-85
第四章 结语  85-87
参考文献  87-92
  著作  87-90
  论文  90-92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2-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8. 白族文化对学生德育的影响,G410
  9.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10.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2.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3.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4.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15.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16.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17.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8.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9.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20.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2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传记 > 中国人物传记 > 氏族谱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