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坚守与突围-论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作 者: 牛卫红
导 师: 李震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跨文化传播 坚守 突围
分类号: J9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张元的《妈妈》为起点,新生代电影人及作品频频亮相国际影坛并屡次斩获大奖,给世界一次新的震惊体验,从此新生代电影人成为中国影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电影生力军。新生代电影人通过对中国电影传统资源及世界电影资源的不断开掘,通过个性化的影像实践与世界电影作有益的对话与交流。短暂的20多年中新生代电影人为中国电影甚至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本土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探索精神和文化品格在未来仍然会持续显现出价值和影响。本论文通过对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溯源及当前进程的解读,针对目前它们跨文化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和障碍,试图建构一条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以实现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的崛起。绪论主要是梳理国内外有关中国新生代电影研究现状,在总结中国电影界代际论的观点和有关“第六代”“新生代”“后第五代”命名等观点,突破以往以导演出生年代、学习专业来划分代际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新生代是继“第五代”中国电影一元化格局终结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活跃在中国影坛,在多元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实验性、先锋性、个人化电影创作的年轻新锐导演群体,是电影创作多元共生的一代。这一定义丰富了新生代的含义,基本能准确概括当下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状态和影像实践状况。第一章主要分析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多元语境。论文立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阔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入手,深入挖掘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种种根源和动因,揭示出繁复多变的电影思潮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历史规律,分析中国新生代电影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合理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揭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走向。第二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创新性地将中国新生代电影与世界电影进行对比,剖析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中国新生代电影在对世界电影资源的不断开掘中形成了独特而又鲜明的跨文化传播特征。他们以强烈的主体精神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生命,关注底层。他们秉持着对电影艺术的赤诚之心,以青年特有的蓬勃朝气和敏锐思维,确立国际化视野,争取国际观众群。在世界纪实电影理论的感召下新生代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自觉扛起纪实主义大旗,以参展国际电影节为突破口积极建构着全球文化传播的策略,创造了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别样风情。第三章重点分析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遭遇的现实困境,为建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路径探求方向。新生代导演置身于一个日益开放交融的文化语境,立足于世界的庞大市场,裹挟于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商品,新生代电影大众娱乐精神缺失、电影主体僵化、电影类型单一、稚弱;作为文化产品,新生代电影民族价值追求和文化精神显现相对虚空、审美视野局限;作为意识形态,新生代电影遭遇文化征服、凸现后殖民危机。这一切导致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严峻挑战。揭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实质问题,阐明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是本论文研究的关键所在,试图建构中国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之路径。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在近30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和迅速提升,但和世界电影强国相比,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依然积弱不强,竞争乏力。中国新生代电影面对全球化的现实、面对自身跨文化的困境必须探索一条通往世界的电影之路。国家政策创新,完善电影管理体制,深化电影产业改革,打造电影跨文化传播平台,为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提供有力保障;电影产品要练好“内功”,在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和国际化视野中精心打造电影品质,提升新生代电影核心竞争力;开发后电影产品市场,理顺、拓宽新生代电影投融资渠道,增强跨文化传播的经济实力,共同建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突围的路径,实现中国民族电影的复兴与崛起。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完全被裹挟在全球化的洪流中,在跨文化对话中打造“民族电影”的品牌,实现与世界电影的接轨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中国新生代电影人的面前。中国新生代电影人一定能够不辱使命,在探索中发现,在挫折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共同开创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更加辉煌的未来。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23
第一章 多元交响 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  23-37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23-29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逐步分化  23-25
    二、中国电影管理制度的变动与调整  25-29
  第二节 多元文化语境中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29-33
    一、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29-31
    二、后殖民语境与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31-32
    三、消费文化与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32-33
  第三节 电影市场崛起与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33-37
    一、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进程改变新生代电影创作  33-35
    二、电影观众的分化促成新生代电影分众传播  35-37
第二章 “模仿”与“拿来” 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当前进程  37-57
  第一节 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思想基础  37-42
    一、新生代电影对世界文化思潮的借鉴  37-40
    二、新生代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联系  40-42
  第二节 和而不同 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化品质  42-50
    一、观念共通的精神特征  43-45
    二、文化共通的题材特征  45-49
    三、风格共通的审美特征  49-50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50-57
    一、国际化视野的确立和世界观众群的形成  50-53
    二、纪实主义——跨文化传播的美学策略  53-54
    三、参展电影节——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选择  54-57
第三章 困惑与焦虑 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57-73
  第一节 作为商品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57-61
    一、大众娱乐精神缺失,跨文化传播影响有限  57-58
    二、电影主体僵化,电影跨文化传播动力不足  58-59
    三、电影类型、类型电影缺失,电影跨文化传播竞争不力  59-61
  第二节 作为文化产品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61-66
    一、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的主要障碍  61-63
    二、文化身份迷失,显现身份认同危机  63-65
    三、审美视野局限,跨文化传播影响受限  65-66
  第三节 作为意识形态的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66-73
    一、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正面遭遇文化征服  66-68
    二、新生代电影跨文化传播凸显后殖民化危机  68-73
第四章 转型与突围全球化视野中新生代电影的跨文化突围  73-103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跨文化突围  73-84
    一、政策创新,完善电影管理体制  74-77
    二、国家发力,深化电影产业改革  77-81
    三、政府参与,出击国际电影节  81-84
  第二节 电影产品的跨文化突围  84-92
    一、“新主流”电影回归传统——官方文化使者  84-87
    二、个人电影的大众化——民间交流平台  87-92
  第三节 电影市场的跨文化“突围”  92-103
    一、拓宽新生代电影融资渠道  93-96
    二、挖掘潜力,开拓后电影产品市场  96-99
    三、细分市场,开展差别化传播  99-103
结语  103-105
参考文献  105-115
致谢  115-117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17

相似论文

  1. 中国网络游戏《完美国际》的跨文化传播,F49
  2. 论阎连科的土地书写,I207.42
  3. 当代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J905
  4. 坚守与回归,I207.42
  5. 泰国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J905
  6. 大众文化的小众流行,J905
  7. 颠覆与坚守,I207.42
  8. 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J905
  9. 中国民营电影产业突围发展路径研究,J941
  10. 走向生命的圆融,I206.6
  11. 跨文化传播中的自我认同与彼此认同研究,G206
  12.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905
  13. 数字影像艺术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划研究,G206
  14. 后现代视阈下我国工笔人物画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J212
  15. 韩剧成功原因探析及对我国电视剧发展的启示,J905
  16. 荷戟独行的“战士”,I206.6
  17. 从界限维度探析能动司法的困境与突围,D926
  18. 当前中小成本电影发行状况研究,J943.1
  19. 全球视野下探索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突围策略,G222
  20.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解读孔子学院,G206
  21. 在孤独中行走——李锐论,I207.4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