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研究

作 者: 孙楠
导 师: 周敏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戏曲 尚真 美学思想
分类号: J8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戏曲滥觞和繁荣兴盛于充满世俗真实趣味的市井民间,以摹写男女之间的自然情欲为它的原始主题,正因为其具有表现个体感情欲望的审美特性,着重抒发个人的真性情,把人人具足的感性欲望作为合理的真实的生命欲望,是一种“民间娱乐”的市井文艺。在明代初期,由于程朱理学割裂了道德与情感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天理”凌驾于“人欲”之上,并将其上升为先验存在的绝对天理,否定了个人自然情欲之心存在的合理性,戏曲也浸染了“存理杀人”的道德教化论观念。戏曲家从道德观念出发来构筑德性化的人物,直接把理学要义生硬填塞在戏曲中。“文词家”醉心于着墨藻饰、卖弄词藻,日益与戏曲滥觞于市井民间的艺术特性相违背,极端地否定个体的主观精神,以“理”为绝对的权威成为这一时期戏曲创作的主旋律。直至明代中后期,自然人性论与“存理杀人”的理学发生了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冲突也波及到了戏曲领域。戏曲是理学还是人学成为论争之焦点,戏曲是图解道德概念还是表现个体感情欲望的真实状态?戏曲创作是在古人的作文之法中模拟剽窃还是师法于从本心流出的肺腑之言?这些问题引发了进步戏曲美学家长足的思考,促使了明代中后期戏曲创作向以摹写真人、真性、真情美学思想转变。另外,明代中后期处在社会文化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的出现,使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市井大众赤裸裸地追求物质生活享乐和自由意志时代风尚;阳明心学的兴起也从哲学的角度肯认了个人自然情欲的合理之处,僵化陈腐的封建道学再也不能禁锢个人蠢蠢欲动的私心和情欲之心的萌发。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便是将被打上伦理属性烙印的人从道德本位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将个人的感性欲望上升为合理的自然天则,并高扬个人自然本性之真。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戏曲领域中进步戏曲美学家从反道学反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潮出发,将长期以来道德伦理对戏曲表现人性之真美学特性的迫害剥离,提出了戏曲重在表现个人的性灵、童心、本色、至情等具有浓郁个人感性色彩的美学思想。这些学说的美学本质都归结为对“真”的推崇,从学术性上确立了“真”美学范畴在戏曲美学思想中不可取代的位置。围绕戏曲尚“真”美学思想这一论题,结合明代曲论、序跋、评注、题词等戏曲资料,探究产生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并从戏曲审美观、戏曲创作观、戏曲表演观三个方面,着重阐释徐渭、李贽、汤显祖、冯梦龙、凌濛初、潘之恒等戏曲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结合戏曲文本的解读,力求全面分析“真”美学思想的内涵,客观地评价明代中后期尚“真”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2
1 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  12-22
  1.1 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型  12-14
  1.2 哲学思想的蜕变  14-17
  1.3 文人审美趣味的变化  17-22
2 明代中后期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内涵  22-40
  2.1 戏曲审美观:以真为美  22-31
    2.1.1 徐渭:推崇本色之真  22-26
    2.1.2 李贽:顺天性,尚化工  26-29
    2.1.3 凌濛初:尚真情,贵自然  29-31
  2.2 戏曲创作观:以情真为本  31-36
    2.2.1 汤显祖:真至情  32-35
    2.2.2 冯梦龙:真情说  35-36
  2.3 戏曲表演观:以本真自然为美  36-40
    2.3.1 潘之恒:情真传神  37-40
3 戏曲尚“真”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40-48
  3.1 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积极影响  40-44
    3.1.1 自然情欲成为戏曲创作的主题  40-41
    3.1.2 情本体的自觉  41-42
    3.1.3 尚真思想余韵悠长  42-43
    3.1.4 戏曲表演对真情真色的强调  43-44
  3.2 戏曲尚“真”美学思想的消极影响  44-48
    3.2.1 以真为美戏曲审美标准的局限性  44-45
    3.2.2 戏曲中的滥情主义  45-48
结语  48-50
致谢  50-52
参考文献  52-5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2.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3. 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616
  4. 《文心雕龙》总论及创作论美学思想管窥,I206.2
  5. 郑振铎戏曲文献研究管窥,I207.3
  6. 白居易音乐诗创作研究,I207.22
  7. 超越困境:刘小枫神学研究中的生存美学,B83
  8. 河北梆子二六板式研究,J825
  9. 中国戏曲脸谱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8.3
  10.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11. 浅谈戏曲文化招贴设计中的民族性,J524
  12. 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J527
  13.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14. 谈花鼓戏训练与民族声乐演唱的“不解之缘”,J825
  15.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601
  16. 《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601
  17. 试论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演唱方法上的关系,J616
  18. 明代中后期王府官问题研究,K248
  19. 明代中后期江南民间妇女新探,K248
  20. 白蛇题材作品的场上演变研究,I207.3
  21. 明代中后期练兵方法研究,K248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戏剧艺术理论 > 戏剧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