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播学视域下的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

作 者: 赵芳璇
导 师: 贺雪飞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余秋雨 秋雨散文 文化学者 传播与传播效应
分类号: I207.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传播学为理论视角,全面考察了余秋雨众多文学作品与外部传播环境的关系,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这一论题作出了较为系统而独特的阐释。研究将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视为传播内容,从传播者与接受者、文学本体与外在环境两个层面的互动展开具体论述,最终揭示了余秋雨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与现代转型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认为,余秋雨在实地考察文明遗址的基础上,从文明与蒙昧、野蛮对峙的高度对中华文化作出了个性化的阐释。其中一部分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成为秋雨散文,它们是作者探寻普世价值的诗意体现,蕴含着鲜明的读者意识,拓展了中国当代散文的艺术境界、文化品位与社会影响。另一部分由余秋雨本人通过影视节目、各类演讲、大学授课等方式作出亲自传达,它们在展现作者独特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和秋雨散文共同建构并确立了“文化学者”的身份内涵,获得了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可。本研究认为,在余秋雨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参与当代文化价值重构的过程中,海内外的文化传播机构与读者群体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个性化的阐释并引发强大传播效应的背后,是传受双方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和对于民族复兴的热切企盼。首先,以《收获》为代表的文学期刊,通过文学生产活动中的守门行为发现了具有文学创造潜能的余秋雨,其自身的刊物定位与刊发方式大致规定了秋雨散文的创作与刊载情况,并为他搭建了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其次,以知识出版社、尔雅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为代表的两岸出版机构,通过各自社会环境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形成了秋雨散文的商业特性,并推动“余秋雨”成为了当代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品牌,其品牌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再次,以央视与凤凰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和以网上书店为代表的网络空间,通过参与余秋雨的文学创作、新书推介、文化普及工作等途径,帮助建构和传播了其“文化学者”的身份与形象。最后,广大读者的接受与反馈既印证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进行多元化传播的有效性,反过来又对作品的出版、修改乃至新的创作计划产生了由浅至深的影响。总体观之,余秋雨作为一个在体制外寻求生命价值与行为意义的文化学者,努力践行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有力彰显了现代君子与人类智者的人格理想,其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对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3
1 余秋雨和《收获》的互动合作及其双向影响  13-40
  1.1 余秋雨和《收获》“守门人”的互动合作  13-17
    1.1.1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收获》刊载情况概述  13-15
    1.1.2 《收获》“守门人”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发现  15-17
  1.2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收获》的刊载  17-32
    1.2.1 “秋雨散文”的基本特性:精神追求与艺术魅力  17-27
    1.2.2 《收获》对“秋雨散文”创作与刊载的规定作用  27-32
  1.3 余秋雨和《收获》互动合作后的双向影响  32-40
    1.3.1 《收获》架起余秋雨转换职业身份、积聚读者群体的桥梁  32-36
    1.3.2 余秋雨成为《收获》个人散文专栏的品牌建构者  36-40
2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及其传播效应  40-72
  2.1 大陆出版机构和余秋雨文学作品的商业化运作  40-45
    2.1.1 《文化苦旅》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先锋与试验  40-42
    2.1.2 余秋雨文学作品商业性的强化及其影响  42-45
  2.2 台湾出版机构对余秋雨文学作品的传播  45-57
    2.2.1 外部支撑:尔雅出版社与作者版税制  45-50
    2.2.2 内部动力:两岸文化认同与复兴企盼  50-57
  2.3 余秋雨文学作品在两岸的传播效应  57-72
    2.3.1 正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学奖励机制为视角  57-64
    2.3.2 负效应:以出版机构与文化耗损机制为视角  64-72
3 视听媒介在余秋雨文学创作与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72-96
  3.1 视听媒介对余秋雨文学创作的全程参与  72-81
    3.1.1 《千年一叹》与《行者无疆》的创作特色  72-77
    3.1.2 视听媒介全程参与两部作品的创作  77-81
  3.2 余秋雨运用视听媒介进行新书推介  81-88
    3.2.1 推介方式之一:媒体专访  82-85
    3.2.2 推介方式之二:网络推介与整合传播  85-88
  3.3 余秋雨通过视听媒介参与文化建构  88-96
    3.3.1 遵循媒体运行逻辑下的文化普及——以“青歌赛”为例  88-90
    3.3.2 以电视为平台践行独特文化理念  90-96
4 读者对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反馈  96-130
  4.1 余秋雨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96-101
    4.1.1 隐在与真实:接受者的初步形成  96-99
    4.1.2 筛选与扩展:接受者的定位过程  99-101
  4.2 读者接受与反馈对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101-117
    4.2.1 浅层影响:扩展读者群体与调整创作、出版计划  101-106
    4.2.2 深层影响:以读者接受为中心指向的作品修改  106-117
  4.3 “文学批评”和余秋雨文学创作的推进  117-130
    4.3.1 余秋雨及其文学创作的批评现状  117-120
    4.3.2 余秋雨对“文学批评”的回应与反思  120-130
5 结语  130-133
参考文献  133-136
附录一 《收获》开设的个人散文专栏(1988-2012)  136-138
附录二 列举中国大陆收录余秋雨作品的散文选集(1990-2012)  138-142
附录三 列举余秋雨在海峡两岸出版的文集(1983-2012)  142-144
附录四 列举余秋雨发表的演讲、参与的对话(1992-2012)  144-148
附录五 余秋雨研究资料选编(1989-2012)  148-155
附录六 列举余秋雨参与的电视节目(1995-2012)  155-159
附录七 余秋雨六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版本变迁  159-160
在学研究成果  160-161
致谢  161-162

相似论文

  1. “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I207.6
  2. 政治文化语境下的“去政治化”书写-论20世纪40年代学者散文,I206.6
  3. 网络软文传播机制与效应研究,G206
  4. 冯伟林与余秋雨散文的文体比较,I207.6
  5. 余秋雨散文的悲剧品格与历史意识,I207.6
  6. 《文化苦旅》翻译报告-以汉英散文翻译中虚词的处理技巧为重点,H059
  7. 余光中、余秋雨散文比较论,I207.6
  8. 殊途同归,I206.7
  9. 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I207.6
  10. 余秋雨散文现代性研究,I207.6
  11. 理性、诗性的契合与冲突,I207.6
  12. 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I206.7
  13. 论余秋雨的都市文化意识,I207.6
  14. 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I207.6
  15. 余秋雨散文戏剧性研究,I207.6
  16. 匠心独运成奇章,I207.6
  17. 库索文化——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价值研究,G206
  18. 热点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研究,G206
  19. 超越繁华影像的小思,I207.67
  20. 论龙应台作品中的人文关怀,I207.67
  21. 廖玉蕙散文创作论,I207.6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散文、杂著 > 当代(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