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肯定性的联系”:《渡河》中家庭关系的隐喻

作 者: 沈雅茜
导 师: 张和龙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卡里尔 菲利普斯 《渡河》 家庭关系 流散身份
分类号: I561.0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卡里尔菲利普斯出生在加勒比海地区,在英国接受教育,是英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位“世界公民”,菲利普斯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流散族群及其生存状况。他的作品关注传统历史学所排斥的人物,重现了西方社会刻意掩盖的历史,揭露了黑人与黑人、黑人与白人、白人与白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无根的状态、模糊的归属感、生命的流散的探讨构成了菲利普斯小说的主要特点。《渡河》是卡里尔菲利普斯的第五部小说,发表于1993年。该作品有着宏大的地理和历史叙事,是一部流散的史诗。在小说中,菲利普斯详细描述了困扰流散族群的复杂的家庭关系。本论文试图分析书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婚姻关系,以及新型家庭关系的意义,说明菲利普斯如何揭示黑人被奴役的历史、表现流散族群流离失所的状况。通过探讨人类,特别是黑人所遭受的苦难,卡里尔菲利普斯提出,应该用更开明、更兼容的眼光来处理人类关系,摒弃盲目的极端主义。本篇文章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引言部分引入话题、提出问题。菲利普斯的个人经验使他更深刻的理解流散族群无根的状态。他作品中对主人公家庭关系的描述对于探索流散族群身份、归属感等问题有深刻意义。而已有的文学研究对于书中的家庭关系的关注还不够。正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家庭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婚姻关系、新型家庭关系。第一章分析非洲父亲与子女们的关系、白人奴隶贩子与他父亲的关系、围绕非洲后裔的父母—子女关系。爱与背叛交织、悔恨与悲痛结合,是非洲父子关系的主要特点。这一关系揭示了非洲故土在奴隶贩卖和黑人流散中的复杂作用:它既是连结流散者的精神纽带,又是肮脏的奴隶贩卖的帮凶。白人奴隶贩子和他父亲的关系表现了奴隶贩卖运动对殖民者的影响。所有奴隶贩卖的参与者都忍受着家庭破碎的痛苦。破碎的家庭关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奴隶贸易和殖民主义导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关系破裂,流散族群从此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中。第二章着眼于三位主人公的婚姻关系。纳什的婚姻状况反映了他在不同文化中的挣扎以及他由虔诚的信徒变成异教徒的“堕落”过程。玛莎幸福家庭美梦的破灭表明,在这片被种植园奴隶制束缚的土地上,流散族群无法获得归属感。白人妇女乔伊丝被她的丈夫折磨,她的第二次婚姻也随着特拉维斯的死亡而破裂。因此,在这片充满利用、歧视和冷漠的土地上,建立在契约精神上的婚姻关系也无法让流散族群逃脱流离失所的命运。第三章讨论了新型家庭模式的意义。菲利普斯希望在《渡河》中建立一种“肯定的联系”。建立在血缘基础和契约精神上的家庭关系的失败促使流散族群探索新的联系。混血儿格里尔是白人与黑人爱的结晶,他的出现以及自我寻找之路象征着一种混杂的家庭关系;而文中“多种族大合唱”则代表着一个消除了歧视、平等、和谐的家庭模式。作者通过这种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新型关系对流散族群身份以及人类关系进行了探索。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通过对书中父母—子女关系、婚姻关系、新型家庭模式的分析,本论文揭示了作家对流散族群的关注。此外,小说中对流散身份的探索对我们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1
Introduction  11-20
Chapter One The Disruption of the Blood-based Relationships  20-35
  1.1 Love and Betrayal: the Black Father-Children Relationship  21-26
  1.2 Suppressed Agony: the Whit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26-30
  1.3 The Recurrent Disrupted Parental Relationships  30-35
Chapter Two The Failure of the Contract-based Relationships  35-47
  2.1 Bigamous Marriages in the "Homeland"  36-39
  2.2 The Temporary Cohabitation in America  39-42
  2.3 The White Wife-and-Husband Relationships  42-47
Chapter Thre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ffirmative Connection"  47-58
  3.1 Hybridity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s  48-52
  3.2 The Many-tongued Chorus  52-58
Conclusion  58-61
Bibliography  61-65

相似论文

  1. 流散下的身份构建,I712.074
  2. 构建理想的流散身份,I712.074
  3. 论福克纳三部小说中的家庭关系,I712.074
  4. 动迁对农村居民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C912.8
  5.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F726
  6.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主题研究,I712.074
  7. 大连市城乡家庭关系研究,D669.1
  8. 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实证分析,F224
  9. 在自我和他者夹缝中的柳美里文学,I312
  10.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与实践性研究,F249.2
  11. 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权衡关系研究,F124;F224
  12. 大渡河得妥—加郡河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P694
  13. 人格、人格匹配类型及人口学变量对婚姻质量的影响研究,C913.13
  14. 我国变性人性别变更问题与婚姻家庭关系探析,D923.9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F249.2;F822.5
  16. 岷江中游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评价,P595
  17. 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F822.5
  18. 重庆市知识型员工工作—家庭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9
  19. 我国和谐家庭构建研究,C913.1
  20. 对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测算与预防措施研究,F822.5
  21. 电信全业务经营下维系挽留体系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各国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