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温敏纳米凝胶二元静电组装体溶胶—凝胶相变机理研究

作 者: 余婷
导 师: 赵彦兵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分子间力 核壳型纳米凝胶 温度 pH 盐浓度 相变 流变
分类号: R318.0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子组装技术在构建新型功能材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纳米粒子是通过粒子组装调控其聚集体的有序/无序结构。如纳米粒子的凝胶化广泛发生在具有吸引作用的粒子体系。这些短程强引力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多重氢键、疏水作用等。本课题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带不同表面电荷的多种温敏纳米凝胶,研究这些纳米凝胶的纳米特征、粒子间力作用强度和尺度的温度/pH依赖性对其二元凝胶组装行为、微观分形结构的影响,并探索了二元纳米凝胶静电组装体的相变流变行为。具体内容如下:1)带负电荷核壳型纳米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PNA)和带正电荷核壳型纳米凝胶聚(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乙酯-co-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PMD)二元组装体的研究:①PMD纳米凝胶合成配方优化,150mL反应体系中最佳优化配方为:MEO2MA:7.0mmol,1.69mL,PEG-750:0.27mmol,200mg,V-50:0.028mmol,7.5mg,CTAB:0.015mmol,5.6mg,DEA:0.6mmol,0.120mL。②PEG-750、CTAB和V-50用量影响pMEO2MA的稳定性,交联剂用量越大,pMEO2MA粒径越大,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增加,粒径减小;三者用量达到一定值,粒径趋于稳定。③温度对PMD粒径和表面电位的影响,MEO2MA单体表现出不同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性。④PNA:PMD二元凝胶组装体相变行为研究,仅10wt%的单纯PMD和PNA可以出现低温凝胶化状态;两种凝胶混合比对相变行为无影响;酸的添加可以促进二元凝胶组装体在高温下的相分离;一定浓度的NaCl可促进凝胶化。⑤PNA:PMD二元凝胶组装体流变行为研究,单纯PMD和二元凝胶PNA:PMD (8wt%)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无交点。2)带负电荷PNA纳米凝胶和带正电荷核壳型纳米凝胶聚(N-异丙烯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PND)二元组装体的研究:①温度、pH对PNA和PND粒径和表面电位的影响。②凝胶混合比、温度、pH和NaCl对二元凝胶粒径和表面电位的影响,PNA:PND=1:7时,凝胶粒径最大,这一比值刚好近似于PNA与PND表面电位绝对值之比的倒数(-13.1mV/+2.04mV),两种凝胶完全组装; pH低于4和高于8时,高温下凝胶颗粒粒径增加,这是由于质子化和去质子化作用改变了两种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状况产生的静电排斥作用引起的;NaCl降低了二元凝胶VPTT,它的添加破坏了凝胶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和双电层,使凝胶在高温下发生团聚。③PNA和PND纳米凝胶表面带电基团数的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分析表明,PNA纳米凝胶和PND纳米凝胶带电基团摩尔量之比为4:1。④PNA:PND二元凝胶组装体相变行为研究,PNA:PND二元凝胶可发生凝胶化的最低临界浓度为2wt%,浓度越高,相变温度ST越低;同一凝胶浓度不同混合比的ST不同,PNA/PND纳米凝胶质量比在1/7~1/15时,ST值达到最小值。pH对二元凝胶相变行为影响不大;NaCl的添加可促进凝胶化。NaCl浓度越大,ST值越小。⑤PNA:PND二元凝胶组装体流变行为研究,流变实验定量验证了相变实验的结论,二元凝胶PNA:PND=1:11在pH中性时凝胶强度最佳,凝胶化温度约为35.4℃。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8
  1.1 纳米粒的组装  10-12
  1.2 纳米凝胶的性质与制备方法  12-14
  1.3 凝胶化的模型  14-16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8
2 温敏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18-33
  2.1 前言  18
  2.2 实验试剂与方法  18-22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31
  2.4 本章小结  31-33
3 PNA:PMD 二元纳米凝胶相变流变行为研究  33-39
  3.1 前言  33
  3.2 材料与方法  33-34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37
  3.4 本章小结  37-39
4 PNA:PND 二元纳米凝胶相变与流变行为研究  39-58
  4.1 前言  39
  4.2 材料与方法  39-41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56
  4.4 本章小结  56-58
5 全文总结  58-60
  5.1 实验主要研究内容  58-59
  5.2 特色与创新  59
  5.3 进一步工作内容  59
  5.4 课题展望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4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3.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4.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5.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6.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7.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8.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9.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10.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1.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2. 硝酸钠制配过程中pH值的预测控制及仿真研究,TP273
  13.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4.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5.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6.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7.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18.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19.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20.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21.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S433.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一般性问题 > 生物材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