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左氧氟沙星临床不良反应监测及方法学探讨

作 者: 刘妍
导 师: 李青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医院集中监测
分类号: R97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索左氧氟沙星在实际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建立一套针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监测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在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为关键词分别对其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检索,对符合筛选标准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二部分: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某医院呼吸科、传染科使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检验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第三部分: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为例,对医疗真实环境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学进行探索。结果: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检索,收集符合标准的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共355篇、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232例。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在年龄、过敏史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布于全国31个地区,以山东、北京、河北三个地区报道数量居前三位;平均年龄为48.5±19.8岁,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占35.2%;有过敏史37例,占10.4%;静脉滴注给药为315例,占88.7%;合并用药106例,占29.9%;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性损害118例,占33.2%,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05例,占29.6%,心血管及血液系统损害35例,占9.9%;不良反应342例给予处理后痊愈或好转,6例未好转,5例死亡。氧氟沙星涉及32个地区,山东、湖北、河北三个地区不良反应报道居前三位,平均年龄为44.7±18.8岁,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占23.8%;有过敏史35例,占15.1%;发生不良反应时间最短为用药30秒,最长时间为用药后20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损害有78例,占33.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有68例,占29.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3例,占9.9%;22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给予处理后痊愈或好转,5例未好转,1例死亡。第二部分:共收集使用左氧氟沙星病例926例,出现不良反应7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患者平均年龄为60.2±17.5岁,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94岁;男性有627例,女性299例,男性是女性的2.1倍;患者有不良嗜好的470例(50.8%);有过敏史192例(20.7%),过敏史中有药物过敏的224例次,占所有过敏例次的80%;左氧氟沙星日剂量为0.2g-0.6g,给药次数为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时间为53天,平均天数为11.5±6.4天;患者单独用左氧氟沙星有205例,占22.1%,合并用药721例,占77.9%,其中合用两种抗菌药有713例(77.0%),合用三种抗菌药有8例(0.9%)。77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最小年龄的为20岁,最大年龄为87岁,平均年龄为60.4±18.4岁;用药过程发生不良反应47例,占61.0%,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30例,占39.0%;发生不良反应最短时间为5min,最长时间为23天。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36例、消化系统损害28例;停药患者有54例,占70.2%,未停有23例,占29.8%;发生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全部痊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过敏史、给药频次、用药天数、合并用药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过敏史是发生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合并用药是发生不良反应保护因素。第三部分:根据医院情况,制定出集中监测模式。具体步骤为选定研究对象、设定监测药品品规、设定监测范围、设计调查表、分组监测、查阅病例、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结论:第一部分:左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在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第二部分:1.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与药物过敏史、合并用药有关;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是没有过敏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1.982倍,合并用药是单独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0.566倍。第三部分: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例,建立了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模式。

全文目录


目录  4-5
摘要  5-8
Abstract  8-12
前言  12-14
第一部分 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4-23
  1.1 资料与方法  14-15
  1.2 结果  15-21
  1.3 讨论  21-23
第二部分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医院集中监测  23-44
  2.1 资料与方法  23-24
  2.2 结果  24-40
  2.3 讨论  40-44
第三部分 医院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方法学探索  44-48
  3.1 医院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方法探索  44-45
  3.2 医院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模式图  45-46
  3.3 集中监测具体步骤(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例)  46-47
  3.4 讨论  47-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3
附录一  53-57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7-58
致谢  58-59
作者简历  59

相似论文

  1. MAC在ERCP中应用的临床总结,R614
  2. 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思考,R95
  3.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R96
  4. 完善我国药品安全监管若干问题研究,D922.16
  5. 帕瑞昔布钠用于术后镇痛对患者镇痛效果及肝肾功能的影响,R614
  6. 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研究,F203
  7. 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923
  8.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政府监管研究,F203
  9. 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中医辩证分型及中药对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R273
  10.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化疗临床意义的研究,R733.7
  11. 透析液钙浓度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及透析中不良反应影响的相关性研究,R692.5
  12. 新疆维、汉族人群MTHFR C677T多态性遗传流行病学调查,R394
  13. 芜菁膏对脾虚湿盛型大肠癌FOLFOX4化疗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R285
  14. 药品侵权责任研究,D923
  15. 喹喏酮类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选择吸附性能研究,O631.3
  16. 基于实验室指标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R595.3
  17. 左氧氟沙星缓释胶囊的研究,R944
  18. 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R563.1
  19. 正视中药不良反应及完善相关监测体系的探讨,R288
  20. 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研究与品种质量提高,R286.0
  21. 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922.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品 > 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 > 抗生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