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结核药物缓释微球在兔椎体中释放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作 者: 刘鹏
导 师: 江建明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骨外科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异烟肼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分类号: R96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目前为止结核病仍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有约1/3的人口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目前全世界结核病患者逾2000万,每年新增近800万,1993年WHO宣布了“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据文献报道在HIV阴性的患者约有3%-5%的患者在感染肺结核后出现脊柱结核,而HIV阳性患者这一数字则达到了60%,这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和骨科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和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1979年全国第一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717/10万,全国约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00万,据专家估计骨与关节结核占3%-5%,即有骨关节结核病人21万-35万。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67/10万。估计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500万,如按3%-5%计算,现有骨关节结核病人15-25万。外科手术可以直接切除脊柱结核病灶,但不能完全清除结核菌。而手术放置内固定则有可能成为术区残留结核菌粘附的金属床,加上骨骼特殊的成分和生理活性,以及抗结核药物自身半衰期较短和组织渗透性差的特点,治疗药物按一般给药途径难以有效转运到作用部位,成为了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结束时往往会在术区局部放置抗结核药物,但是局部的药物会随血液循环和自身的代谢迅速消失。聚乳酸(PLA)已经广泛应用于载药释放系统的实验研究[17][18],其中外消旋聚乳酸(D,L-polylactic-acid, PDLLA)是经FDA批准可用作医用手术防粘连膜和注射用微胶囊、微球及埋植剂等缓释制剂的材料。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分子式为Ca10(PO4)6(OH)2,其组成和结构均与人体硬组织(骨骼,牙齿)中的无机成份相似,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植入人体后能与原骨组织形成生理结合。因此本题提出了设计了两种组织相容性好,缓释效果理想的抗结核药缓释载体,通过在术区埋置抗结核药物缓释剂,使骨骼中的抗结核药物浓度长期保持在有效杀菌药物浓度,并对缓释剂的离体释放和在动物椎骨中释放进行浓度检测。从而有效地提高脊柱结核的疗效,减少脊柱结核术后的复发,为骨结核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手段。本文对实验动物脊柱骨内埋置抗结核药物缓释剂后外周血液持续给予五联抗痨药物,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对实验动物椎骨及外周血液中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吡嗪酰胺(PZA),链霉素(MS)及乙胺丁醇(EMB)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浓度进行了全面检测。探讨正规化疗及埋置缓释剂后抗结核药物在实验动物脊柱骨中的分布情况,为探索进一步提高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术区抗结核药物浓度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寻找一种能够在脊柱结核病灶术区内持续长时间释放抗结核药物的缓释载体,保障术区保持长期的有效杀菌浓度。2.寻找出一种一次性进样检测全部一线五种抗结核药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并确保该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生物样本浓度检测的要求。3.对实验动物进行造模干预后模拟人体抗结核治疗的过程,检测其病灶内的药物浓度并与人体抗痨治疗后药物浓度作比较,将异烟肼缓释微球放入实验动物病灶中进行浓度检测了解其代谢和分布规律。方法:1.寻找出一种能够在脊柱结核病灶术区内持续长时间释放抗结核药物的缓释载体(1)采用复乳-溶媒挥发法制备异烟肼聚乳酸微球:①分别称量聚乙烯醇4g和1g加入超纯水各100ml,加热至100C°后充分搅拌溶解聚乙烯醇为4%和1%PVC液各100ml备用。②称量INH标准品20mg,溶于4%PVC液1ml中;称量PLGA25mg溶于2ml二氯甲烷中。③将含INH的4%PVC液体倒入二氯甲烷溶液中,冰水冲浴下磁力搅拌,分散1min,形成W/O液(water/oil)。④倒入1%PVC液10ml,搅拌10min,形成W/O/W。将W/O/W倒入1%PVC20ml中搅拌12-18h,扩散有机相。⑤将全部液体高速离心4000转/min离心10min得漂浮白色颗粒,将白色颗粒用BPS液体冲洗后再次离心,收集离心后的BPS液体测试紫外,取顶部白色漂浮物再次BPS液冲洗,离心,循环三次后用称量纸包裹白色颗粒晾晒干燥后备用。(2)采用压力渗透技术备制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微球:①称取质量比为10:10:80的Li2CO3, CaCO3, H3BO3粉料充分混合②混合物置于硅碳棒高温炉中,在1100℃下加热熔融15min后冰水急速淬冷。③将混合物干燥破碎后筛取100-140目(每平方英时筛网上的孔眼数目)之间的颗粒,再至于800℃管式炉中球化两次。④将球化后的颗粒置于K2HPO4(0.25mol/L, pH=9)溶液中,静置于37℃恒温箱中一周后取出。⑤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后再90℃恒温干燥24h,然后将微球置于800℃马弗炉中加热2h,冷却后即得到多孔HA微球。⑥称量异烟肼标准品23.4mg加入超纯水1ml,超声10min后加温至90C°充分溶解药物备用。⑦称量制备好的羟基磷灰石0.100g放入50ml烧杯,再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保持真空度<0.058MPa放置12h,以排除微球孔隙中的气体增加载药量,异烟肼药液倒入微球超声15min,放置24h。⑧将全部液体高速离心4000转/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收集测试紫外。取底部白色沉淀再次BPS液冲洗,离心,循环三次后用称量纸包裹白色颗粒晾晒干燥后备用。2.寻找出能一次性进样检测全部一线五种抗结核药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并确保该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生物样本浓度检测的要求。(1)确定出检测的HPLC-MS条件:①色谱柱:亲水性高效液相色谱(HILIC)柱(150mm×2.1mmI.D.,3μm(Thermo, USA)。柱前连接有一个RRLC在线过滤器(Agilent, Germany)。柱温:40C°。②流动相:由甲醇和含0.1%甲酸的5mM乙酸铵溶液(65:35,v/v)组成。流速:0.5mL/min。进样量:5μL。③质谱离子化方式: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采用多级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相应的MRM离子对和质谱参数为。ESI+条件:喷雾电压5000V;离子源温度700℃;气帘气15psi,碰撞活化参数:M;雾化气:70psi;辅助气:65psi。(2)样品提取过程:①样品提取溶液:含5mM乙酸铵、0.1%甲酸和10%水的甲醇溶液。②100μl标准曲线系列样品或质控样品加50μl内标工作液和300μl样品提取溶剂。待测血浆样品100μl,加50μL内标工作液和300μl样品提取溶剂。③样品经充分涡旋2min后,于13000rpm离心10min。上清液转移至自动进样瓶中,进样5μl。(3)建立标准曲线:得出9个浓度低度的色谱图,再以五种药物的峰面积为X轴、三种药物的浓度为Y轴作线性性分析。RPZA=0.9982,RINH=0.9973,RSM=0.9963,REMB=0.9921,RRFP=0.9973Y PZA=0.000377x+0.00577Y INH=0.000654x+0.00384Y SM=8.7e-005x-0.000435Y EMB=0.104x+0.0596YRFP=0.00137x+0.00199(4)样品处理:①取样品血浆100μl,加内标液50μl,加提取液300μl(流动相/甲醇=65:35),涡旋15min后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样。②骨组织样品则加入200μl骨组织提取液,加内标液50μl,加提取液300μl(流动相/甲醇=65:35),涡旋15min后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样。③得5种抗结核药物和2中内标药物质谱图,带入标准曲线求出药物浓度。3.对实验动物进行造模干预,模拟人体结核抗痨治疗的过程,为脊柱结核的基础研究搭建实验动物平台。(1)实验动物的准备①新西兰白兔(成年2-3岁)共38只(清洁级),雌雄不限。饲养条件为:23℃左右,相对湿度:70%左右,标准兔饲料饲养2周(基本热量需求)。②提前一个月对新西兰兔予以地塞米松注射液(Dexamethasone,DSMS)0.32mg iv QOD(按照0.16mg/公斤折算),一周后改为片剂喂饲给药0.06mg poQD(按照0.03mg/公斤折算),抑制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菌株备制过程①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菌株BCG在改良Sauton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扩增2-3周。②分装于离心管,离心后用10%小牛血清培养液稀释成均匀的5mg/ml混悬液,常温放置待用。使用时再次稀释并镜下调整浓度为1×105/ml。(3)菌株接种过程。①麻醉满意后常规碘酒消毒,酒精脱碘,铺无菌巾,术前器械高温消毒,取双侧第12肋末端连线的中点向下至双侧髂嵴连线的中点作约4cm纵向切口的后正中入路,显露腰4、5椎体棘突及棘上韧带。②于腰5椎体左侧近椎间盘处紧贴椎体皮质骨部由上往下剥离,暴露腰5椎体的左半部。用电动球磨钻机在腰5椎体上钻一骨孔,深度约为0.4cm、孔径约0.25cm,骨孔道止血后填入医用明胶海绵,在明胶海绵上用注射器缓慢注射BCG菌株悬液0.1m1。③1一0号丝线间断关闭切口,关闭深筋膜后皮下涂洒注射用青霉素粉剂(30万U/只),缝合皮肤后再次酒精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切口上,并固定好。④将动物松绑后送入3P级饲养房内饲养。结果:1.制作一种能够在脊柱结核病灶术区内持续长时间释放抗结核药物的缓释载体,保障术区保持长期的有效杀菌浓度。①聚乳酸异烟肼微球孔隙率为63.68%,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微球孔隙率为82.18%。②聚乳酸异烟肼微球载药率为26.62%,包封率为28.35%。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微球载药率为10.45%,包封率39.87%。③两种缓释微球均能在第52天释放出有效杀菌浓度的异烟肼。2.寻找出一种一次性进样检测全部一线五种抗结核药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并确保该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生物样本浓度检测的要求。①本题所采用的质谱条件下可以一次性进样品检测出全部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浓度,检测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效率比单纯的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大大提高。②INH,RFP, PZA, SM和EMB回收率:分别为98.1%,97.6%,98.3%,98.1%和97.9%。日间及夜间变异率:在5.6%-12.3%。INH,RFP,PZA,SM,和EMB。精密度:分别为0.212%,0.119%,0.103%,0.351%和0.209%。3.对实验动物进行造模干预后模拟人体抗结核治疗的过程,检测其病灶内的药物浓度并与人体抗痨治疗后药物浓度作比较,将异烟肼缓释微球放入实验动物病灶中进行浓度检测。①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菌株BCG造模的实验动物,病灶组织学改变同H37Rv菌株存在很大差异,但形态学改变上有一定的相似性。②实验动物病灶内的抗结核药物浓度与人体脊柱结核病灶内药物浓度有一定差异。实验动物服药后抗结核药物原药的浓度在髂骨和病灶中较为相似,在血液中存在少许差异。(2小时FRFP血=8.544,PRFP血=0.015,3小时FRFP血=6.182PRFP血0.040)而其代谢产物的差异则更为明显。③在实验动物体内埋置异烟肼缓释微球,能有效的长期保持局部抗结核药物的高浓度水平。结论:1.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微球能在术区内缓慢释放,长期保持局部术区的抗结核药物浓度。2.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可一次性进样检测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浓度,该检测方法稳定性好,可重复性强,灵敏度高。3.采用BCG作为实验菌株接种实验动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体脊柱结核的病理过程,并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平台,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3-10
ABSTRACT  10-23
前言  23-33
  参考文献  29-33
第一章 异烟肼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释放和组织相容性  33-71
  第一节 聚乳酸异烟肼微球和羟基磷灰石异烟肼微球的制备  33-44
    1.1 材料与方法  33-39
    1.2 结果  39-43
    1.3 讨论  43
    参考文献  43-44
  第二节 聚乳酸微球和羟基磷灰石微球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44-62
    2.1 材料与方法  44-50
    2.2 结果  50-59
    2.3 讨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2
  第三节 组织相容性在体测试  62-71
    3.1 材料和方法  62-67
    3.2 结果  67-69
    3.3 讨论  69-71
第二章 抗结核药物在生物组织中浓度浓度的检测  71-115
  第一节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抗结核药物浓度  71-93
    4.1 材料与方法  71-83
    4.2 结果  83-87
    4.3 讨论  87-90
    参考文献  90-93
  第二节 同位素示踪联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抗结核药物的浓度  93-104
    5.1 材料与方法  93-99
    5.2 结果  99-101
    5.3 讨论  101-103
    参考文献  103-104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在人体骨骼与实验动物的分布和代谢的比较  104-115
    6.1 材料与方法  104-110
    6.2 结果  110-111
    6.3 讨论  111-114
    参考文献  114-115
第三章 聚乳酸异烟肼缓释微球和羟基磷灰石异烟肼缓释微球在脊柱结核动物模型中释放的浓度检测  115-139
  第一节 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的造模  115-131
    7.1 材料与设备  116-122
    7.2 结果  122-130
    7.3 讨论  130-131
    参考文献  131
  第二节 聚乳酸异烟肼缓释微球和羟基磷灰石异烟肼缓释微球透析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131-138
    8.1 材料与方法  131-135
    8.2 结果  135-137
    8.3 讨论  137-138
  结论  138-139
全文总结  139-141
综述  141-150
  参考文献  145-150
附录一  150-151
附录二  151-15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绩  153-155
致谢  155-157
统计学审稿证明  157

相似论文

  1.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定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影响研究,S153
  3. 酸溶液对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R318.08
  4. 恩诺沙星缓释制剂的制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5.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6. 胸腰椎结核病椎残余高度与前路内固定方式选择的关系,R687.3
  7.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8. 无机填料改性聚乳酸的研究,TQ320.1
  9. 无机及无机—有机杂化Zn类催化剂及其催化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制备L-聚乳酸的应用研究,O631.3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定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应用研究,X53
  11. 玻璃体内注射用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的合成及鉴定研究,R943
  12. 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薄膜改性材料的研究,TQ320.721
  13. 多孔性羟基磷灰石/丝素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318.08
  14. 苏州市结核病耐药流行病学调查及INH和RFP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关基因突变特点的研究,R52
  15. 多孔性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318.08
  16.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相关药物控释载体的研究,R943
  17. 聚乳酸/聚乙烯/淀粉共混体系的研究,O631.3
  18. 抗骨结核药物控释微球支架的多级构建及药物缓释研究,R318.08
  19. 聚碳酸酯/聚乳酸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TQ322.3
  20. 聚乳酸可降解复合薄膜的研究,TQ320.721
  21. 基于叔丁基杯[6]芳烃成核剂的聚乳酸结晶过程调控研究,TQ32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实验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