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部真菌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刘芳
导 师: 桑红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临床医学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慢性湿疹 皮肤癣菌 速发型变态反应 真菌抗原 交叉反应 皮肤点刺试验 抗真菌治疗
分类号: R75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多种方式致病,包括感染、致畸、中毒、致癌或诱发变态反应。真菌作为最常见、最重要的吸入性致敏原之一,可以诱发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曲霉、青霉等,而关于皮肤癣菌研究较少。近年陆续出现关于皮肤癣菌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相关的病例报道。这提示我们皮肤癣菌可能在部分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真菌变应原和非真菌变应原检测,观察敏感性及常见皮肤癣菌变应原间的交叉反应,同时进行抗真菌治疗,评估治疗效果,从而明确皮肤癣菌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的病因学作用。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真菌及非真菌变应原在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中的敏感性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合并/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变应原的敏感性,比较作为常用变应原的须癣毛癣菌及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皮肤癣菌阳性率,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对照组:变念反应性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试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慢性荨麻疹及慢性湿疹患者试验组须癣毛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念珠菌属(Candida spp.),试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抗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敏感性及交叉反应研究目的通过制备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抗原,检测在慢性荨麻疹、甲真菌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敏感性,从而评价皮肤癣菌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病因学作用,并观察各四种真菌抗原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方法174名受试者参加本实验,其中男性95名,女性79名,平均年龄35.7±13.5岁,通过病史、体征及真菌镜检分为以下四组:1)实验组:慢性荨麻疹合并甲真菌病患者(n=53);2)对照组1:甲真菌病无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n=45);3)对照组2:慢性荨麻疹无真菌感染患者(n=42);4)对照组3:正常人(n=34)。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四种变应原点刺试验,实验组及对照组1进行真菌培养确定菌种。结果实验组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抗原点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P<0.05),对照组1高于对照组2,3(P<0.008),对照组2与对照组3比较(P>0.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白念珠菌抗原点刺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抗原阳性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皮肤癣菌抗原与白念株菌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受试者真菌变应原检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第三部分抗真菌治疗在合并皮肤癣菌病的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或湿疹患者中的治疗观察目的观察抗真菌治疗在合并皮肤癣菌病的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患者中的疗效,进一步明确皮肤癣菌病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对论文一和论文二中的部分难治性CU及CE患者按4级评分法记录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予抗真菌联合抗组胺治疗3个月,根据治疗指数观察治疗效果,电话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本组共16例患者,6例甲真菌病患者口服伊曲康唑联合抗组胺药治疗,1例甲真菌病患者口服特比萘芬联合抗真菌治疗,9例足癣患者外用抗真菌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治疗结果显示痊愈2例,显效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87.5%。14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结论皮肤癣菌抗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真菌感染是皮肤癣菌变应原阳性的重要决定因素;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抗原之间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白念珠菌抗原无交叉反应;部分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联合抗真菌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们认为皮肤癣菌感染,在部分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制备出的皮肤癣菌抗原和白念珠菌抗原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全文目录


目录  5-7
英文縮写简表  7-8
中文摘要  8-12
Abstract  12-16
前言  16-17
第一部分 真菌及非真菌变应原在合并/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中的敏感性比较研究  17-33
  材料和方法  17-22
  结果  22-30
  讨论  30-32
  结论  32-33
第二部分 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抗原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敏感性及交叉反应研究  33-45
  材料和方法  33-39
  结果  39-42
  讨论  42-44
  结论  44-45
第三部分 抗真菌治疗在合并皮肤癣菌病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45-50
  材料和方法  45-46
  结果  46-49
  讨论  49
  结论  49-50
全文总结  50-51
参考文献  51-54
综述  54-65
  参考文献  63-65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65-69
附录二、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  69-70
附录三、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70-72
致谢  72-73

相似论文

  1.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2. 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IL-2、IL-4的影响,R285
  3. 芪鲜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药效学研究,R285
  4. 调气养血汤加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对IL-2、IL-4水平的影响,R275.9
  5. 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研究,R765.21
  6. 养血消风汤治疗慢性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临床观察,R275
  7. 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评估及机理初探,R275.9
  8. 慢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R275
  9. 200例慢性荨麻疹的体质分析,R758.24
  10. 银川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R765.21
  11. 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R275
  12. 中药配合腕踝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13. 健脾养血汤治疗慢性湿疹(脾虚血燥型)临床研究,R275
  14. 幽门螺杆菌及真菌与鼻息肉相关性的研究,R765.25
  15. 悬浮芯片在病毒性出血热多重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R440
  16. 中药成份配方“皮癣净”凝胶剂的研制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R285.5
  17. 以伤寒阳明经欲解时理论用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R275.9
  18. 清热化湿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清ECP水平的影响,R275.9
  19. 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765.21
  20. 华佗外敷麻药神方加减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75.9
  21. 小柴胡汤加减对瘾疹肝郁气滞型临床疗效的观察,R2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皮肤病学 > 变态反应性及中毒性皮肤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