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137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 者: 李娜
导 师: 王纯雁
学 校: 大连医科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以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上实现早期子宫颈癌个体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8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7例临床Ia2~IIa2期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临床分期,大体分型,病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侵润深度,阴道切缘,脉管瘤栓,术前消瘤,盆腔淋巴结(髂内,髂外,闭孔),髂总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及转移数目。总结各期子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回顾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Pearsonχ2检验、确切概率法(Fisher Exact Test)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37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均进行了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共有41例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转移率29.93%(41/137)。其中盆腔淋巴结(包括闭孔、髂内、髂外)转移39例,转移率28.47%(39/137),其次是髂总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率8.76%(12/13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例,转移率6.57%(9/137)。髂总,腹主跳跃式转移各1例,转移率分别为0.73%(1/137)。2.按照宫颈癌2009FIGO分期,Ia2期有4例,均无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0;Ib1~Ib2期96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27.08%(26/96),其中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5.00%(24/96),髂总淋巴结转移率6.25%(6/9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17%(4/96);IIa1~IIa2期3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40.54%(15/37),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0.54%(15/37),髂总淋巴结转移率16.22%(6/3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13.51%(5/37)。可见,随着临床分期期别的增高,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增高。但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差异不显著。即,早期子宫颈癌三组之间的腹膜后淋巴结、盆腔淋巴结、髂总淋巴结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36;4.205;3.236;3.681;P值分别为0.175;0.096;0.181;0.156,均>0.05)。3.早期子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最易转移的部位是盆腔淋巴结(依次为闭孔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其次是髂总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最少。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或髂总淋巴结转移≥1个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分别是6.514,25.417;P分别为0.018,0.000)。4.137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单因素分析: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χ2=6.517,P=0.030);子宫颈癌病灶>4cm(OR=4.464;95%CI1.123-17.744;P=0.037)、分化程度差(OR=5.600;95%CI1.360-23.059;P=0.026)、阴道切缘阳性(OR=18.000;95%CI2.199-147.367;P=0.022)、脉管瘤栓阳性(OR=6.369;95%CI1.578-25.712;P=0.013)、侵润深肌层(OR=5.460;95%CI1.090-27.345;P=0.034)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相关。盆腔淋巴结转移(OR=25.032;95%CI3.011-208.093;P=0.000)以及髂总淋巴结转移(OR=25.417;95%CI5.398-119.668;P=0.000)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病理类型、阴道切缘、髂总淋巴结转移数≥1个exp(B)分别为11.828;100.643;405.907,均大于1,所以认为这三个因素都是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即病理类型为腺鳞癌或其它罕见非鳞癌组织学类型、阴道切缘阳性、髂总淋巴结转移数≥1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子宫颈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规律性。最易转移的部位是盆腔淋巴结:依次为闭孔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其次是髂总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最少。随着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增高,腹膜后各组淋巴结转移率逐渐升高。此外,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肿瘤直径>4cm、病理类型为腺鳞癌或其它罕见非鳞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较差、阴道切缘阳性、存在脉管瘤栓、侵润深肌层、盆腔淋巴结和/或髂总淋巴结转移阳性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早期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为腺鳞癌或其它罕见非鳞癌组织学类型、阴道切缘阳性、髂总淋巴结转移数≥1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上出现这些高危因素就应积极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前言  12-13
资料与方法  13-16
  1. 研究对象  13-14
  2. 方法  14-16
    2.1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  14
    2.2 腹膜后淋巴结分组  14-16
  3. 数据分析  16
    3.1 一般数据处理  16
    3.2 统计学分析  16
结果  16-21
  1. 各组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  16-17
  2. 各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  17
  3. 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分布  17-18
  4. PALN转移与各组淋巴结转移数目的相关性  18
  5. PALN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8-20
  6. PALN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0-21
讨论  21-2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28
综述  28-39
  参考文献  35-39
附录  39-40
致谢  40-41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3.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4.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5.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6.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7. 高性能聚丙烯腈的合成与表征,O631.3
  8. 小菜蛾APN和Pxbre基因的克隆与mRNA表达,S433.4
  9.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0. 小麦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Ta-UGT3的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化小麦研究,S512.1
  11.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体系在sf9细胞中重组表达保守性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R346
  12.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13.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14. 我国残奥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特征研究,G846
  15.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Sphingopyxis sp.DLP-2的生物学特性及Tnmpd的克隆和功能鉴定,X172
  16. 以小鼠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为靶点miRNA的筛选和鉴定,R346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18. 青年与老年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研究,R542.22
  19.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R563.1
  20.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R657.51
  2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后及预防的探讨,R65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