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作 者: 陈素琴
导 师: 沈红强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TDP 原发性痛经 针刺
分类号: R711.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针灸科及妇科门诊原发性痛经病人进行临床观察,验证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优效性、安全性、简便性,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此治疗方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中医、西医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详细论述,并阐述了针刺结合TDP照射在镇痛及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的部分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和除外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治疗组: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取穴以气海、关元、中极、天枢(双)、子宫(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丘墟透照海(双)为主穴,结合辨证取穴气滞血瘀加太冲、肾气亏损加太溪,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针刺留针30min,留针时同时配合TDP灯照射患者小腹,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患者于月经来潮前半个月进行治疗,隔日治疗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月经期。对照组:服用芬必得药物治疗,患者于每次月经前2-3天开始口服芬必得,每次0.3g,每日两次,疼痛消失时停止,连续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在患者治疗前、治疗三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组间对比、组内对比的方法对即使疗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进行评价。3.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开始前采用均衡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初潮年龄、病程、痛经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病情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疗效比较:两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即时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和83.33%,经统计分析,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近期疗效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3.33%和60.00%,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经统计分析,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远期疗效进行对比愈显率分别为76.67%和40.00%,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经统计分析,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本课题所选方法在即时疗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将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痛经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进行对比,P<0.05,说明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这两种方法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综合影响因素后分析:患者病程越短,病情越轻,配合度越高,患者所取得的疗效就越好。结论: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即时效果好,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优良,临床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等许多的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全文目录


目录  3-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英文縮略词  10-11
文献综述  11-27
  1. 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概述  11-20
    1.1 历史渊源  11-13
    1.2 病因病机  13-15
    1.3 辨证分型  15
    1.4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  15-19
    1.5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  19-20
  2. TDP的原理及现代研究  20-21
  3.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概述  21-27
    3.1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  21-24
    3.2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24
    3.3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24-27
前言  27-29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29-35
  1. 研究目的  29
  2. 研究对象  29-31
    2.1 病例来源  29
    2.2 临床标准  29
    2.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9-30
    2.4 病情分级标准  30
    2.5 纳入标准  30
    2.6 排除标准  30
    2.7 剔除标准  30-31
    2.8 脱落标准  31
    2.9 观察标准  31
  3. 研究方法  31-35
    3.1 分组  31-32
    3.2 观察指标  32-33
    3.3 疗效评价  33
    3.4 不良事件纪录及处理方法  33-34
    3.5 质量控制  34
    3.6 伦理学分析  34
    3.7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4
    3.8 随访  34-35
研究结果  35-41
  1. 一般资料分析  35
  2. 基线分析  35-36
  3. 组间对比  36-39
  4. 组内对比  39-40
  5. 安全性评估  40-41
结果分析  41-43
  1. 脱落与实际完成病例  41
  2. 基线对比  41
  3. 组间疗效对比  41
  4. 组内疗效对比  41-42
  5. 影响疗效的因素  42-43
讨论  43-47
  1. 取穴依据及穴解  43-44
  2. 针法  44
  3. TDP  44-45
  4. 治疗时机的选择  45
  5. 不足与展望  45-47
参考文献  47-51
附表  51-53
  1. 一般情况  51
  2. 痛经症状积分表  51-52
  3.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统计表  52-53
致谢  53-55
个人简历  55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3.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4.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5.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6. 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R246
  7.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8. 基于聚焦扫描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分析及医学应用,R318.51
  9.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0.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11. CGRP、OPG在大鼠疲劳性骨折胫骨组织中的表达及针刺的干预作用,G804.2
  12. 机制丝绵相关技术的研究,TS156
  13. 针刺对缺氧大鼠骨骼肌HIF-1和MHC亚型的影响,R245
  14. 针刺对Bell氏麻痹患者血浆中SP、VIP、CGRP含量的影响,R246
  15. 玄武岩基/PPS针刺滤料的性能研究,TS176.5
  16. MMP-1和TIMP-1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组织的表达及其针刺干预作用,R87
  17. 针刺预处理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45
  18. 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趋化因子CX3CL1CCL4及其受体CX3CR1,CCR1的影响,R245
  19. 针刺和药物防治慢性应激对雌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20. 耐高温针刺过滤材料基布损伤机理分析,TB34
  21. 基于针刺加固的高温滤料玻纤基布损伤性研究,X701.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妇科学 > 女性生殖器功能性疾病 > 月经的生理与失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