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解剖学、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

作 者: 王琳
导 师: 崔慧先;张英泽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 弹性固定 手术治疗 内固定 Endo-button 螺钉固定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借助韧带包绕、连结胫骨远端外侧和外踝上方的腓骨内侧,形成下胫腓联合,这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踝关节损伤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原有的踝关节结构也随之改变。若治疗不当,未能及时、有效地复位下胫腓联合并恢复其原有的微动功能,则可能产生踝关节不稳定、慢性疼痛、踝关节功能退化和创伤性关节炎等问题。诸多学者对下胫腓联合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损伤后的治疗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讨,设计了多种内固定装置。本研究也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内固定技术和内固定装置进行了创新,改进了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中内固定的置入角度,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为这一改进提供解剖学理论支持。本研究还将螺栓和Suture-button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仿生弹性固定装置”。利用这种内固定装置,即可在有效固定下胫腓联合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其原有微动功能。本实验的第二部分,分别将仿生弹性固定装置、皮质骨螺钉、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的下胫腓联合,与完整下胫腓联合进行了生物力学实验,比较各种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以期为仿生弹性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实验依据。本研究的第三部分,评价应用改进技术和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功能结果,为其有效性提供临床证据。第一部分下胫腓联合的临床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分析下胫腓联合的结构特点,为改进临床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只新鲜成年尸体下胫腓联合标本,对其进行层次解剖显露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后,用分规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下胫腓前、后韧带的长度(上缘和下缘)和宽度;用克氏针和量角器测量下胫腓前、后韧带长轴与冠状面和踝关节面成的角度。结果:下胫腓前韧带近端长度为8.12±0.65mm,远端长度为19.78±1.69mm,宽度为17.45±1.30mm,与冠状面夹角为24°±5°,与胫骨踝关节面夹角为31°±4°。下胫腓后韧带近端长度为9.77±0.90mm,远端长度为20.35±2.33mm,宽度为18.58±1.63mm,与冠状面夹角为14°±3°,与胫骨踝关节面夹角为18°±2°。结论:下胫腓联合属于胫腓骨远端的韧带连结,由下胫腓前、后韧带和骨间韧带维持其稳定性。固定下胫腓联合的内固定装置,若以从后外向前内且内侧轻度抬高的方向置入,则更为符合下胫腓联合的原有生理状态。第二部分仿生弹性固定装置、螺钉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比较不同方式(皮质骨螺钉、仿生弹性固定装置、双Endo-button钢板)固定后的下胫腓联合和未破坏的下胫腓联合之间在稳定性上的区别。为仿生弹性固定装置这一创新内固定装置的临床应用,以及术后早期康复活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6例新鲜成年人小腿足踝尸体标本,切断下胫腓前、后韧带和骨间韧带制作下胫腓联合损伤模型。将下胫腓联合复位后分别使用直径3.5mm皮质骨螺钉、仿生弹性固定装置和双Endo-button钢板经相同入路固定(钉道由腓骨后外斜向胫骨前内,与冠状面夹角25°~30°,胫侧抬高10°~15°)。将标本固定于Bose ElectroForce3520-AT生物力学机上,胫腓骨远端粘贴应变片,在踝关节处于不同位置(中立位、背伸位、跖屈位、内翻位、外翻位)时,对标本加载0~700N的载荷。测量胫、腓骨间的位移变化和胫、腓骨的应变变化。在中立位300N载荷下,内旋或外旋踝关节,施加0~5Nm的扭距,测量位移变化和应变变化。将原始标本和3种内固定标本的数据结果进行两两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后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进一步做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无论标本加载载荷或者扭矩时,螺钉固定组产生位移数值最小,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立位、背伸位、内翻位、跖屈位的低载荷、外翻位的高载荷和内、外旋),这种分别小于其他3组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尽管仿生固定组和双Endo-button固定组产生的位移数值大小相当,且略大于原始标本组(极个别记录点例外),但是这3组间的差异分析后几乎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内固定装置后,胫骨的应变变化幅度减小(扭转-外旋时例外),而螺钉固定组的减小最明显(除去压力的中立位和背伸位以外,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仿生固定组和双Endo-button钢板组之间差异不大,而腓骨上的应变几乎没有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穿过4层皮质的螺钉固定,阻碍下胫腓联合微动。对下胫腓联合损伤行手术治疗时,应采用更接近生理需求的仿生弹性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在获得稳定固定的同时,保留下胫腓联合本身微动功能,以利患者早期踝关节康复训练,促进其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预后。第三部分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观察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利用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对12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应用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其中男7例,女5例;左4例,右8例;年龄15~58岁,平均37.2±12.3岁。按照踝关节骨折Danis-Weber分型,其中B型5例、C型7例(C1型4例,C2型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4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后外旋型5例。所有患者均将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按自腓骨后外向胫骨前内,胫侧轻度抬高方向置入,与冠状面夹角25°~30°,与踝关节面夹角10°~15°。术后24小时,患者即进行踝关节屈伸锻炼。结果:本组中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6.5个月(5~9个月)。1例术后8周骨折愈合,11例术后12周愈合。1例术后8周即完全负重锻炼,10例术后12周完全负重活动,1例因肢体其他部位骨折未愈合,延迟负重锻炼。患者术后随访X线检查均未发现仿生弹性固定装置线缆断裂现象,下胫腓联合处胫腓间隙及踝穴与术后X线片无明显变化,无关节退变和关节炎征象,也未观察到腓侧固定扣或胫侧螺母位置骨质变化。术后(9例6个月,3例5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8例,良3例,一般1例。结论:应用仿生弹性固定装置,可实现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靠的弹性固定,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是治疗所有类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理想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5-9
ABSTRACT  9-14
英文缩写  14-15
引言  15-16
第一部分 下胫腓联合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16-26
  前言  16
  材料与方法  16-18
  结果  18-19
  附图  19-21
  附表  21-22
  讨论  22-23
  小结  23-24
  参考文献  24-26
第二部分 仿生弹性固定装置、螺钉和双 Endo-button 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26-56
  前言  26-27
  材料与方法  27-32
  结果  32-35
  附图  35-40
  附表  40-47
  讨论  47-51
  小结  51
  参考文献  51-56
第三部分 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  56-73
  前言  56
  材料与方法  56-60
  结果  60-61
  附图  61-65
  附表  65-66
  讨论  66-68
  小结  68
  参考文献  68-73
结论  73-74
综述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74-100
  参考文献  87-100
致谢  100-101
个人简历  101

相似论文

  1. 多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R687.3
  2.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疗效对比,R687.3
  3.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23例诊治分析,R657.2
  4. 胸腰椎结核病椎残余高度与前路内固定方式选择的关系,R687.3
  5. 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R743.3
  6. 肝血管瘤剥脱术与规则性肝切除术的术式探讨,R735.7
  7.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比较分析,R687.3
  8.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R687.3
  9.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舟骨骨折,R687.3
  10. 解剖锁定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R687.3
  11. AO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R687.3
  12. 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比较,R687.3
  13.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R687.3
  14. 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中凋亡蛋白Caspase-4、Caspase-3的表达及术后随访分析,R726.8
  15.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162例临床分析,R782.4
  16.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对比分析,R737.33
  17. 外科治疗克罗恩病25例临床分析,R656.9
  18. 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分析,R687.3
  19. 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分析,R687.3
  20. 下胫腓联合前韧带断裂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生物力学研究,R687.3
  21.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治先天性半椎体畸形,R68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