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比较性研究

作 者: 郑洋
导 师: 孙霈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高凝状态 芪龙颗粒 芪蛭颗粒 气虚血瘀 诊断标准
分类号: R27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探索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并对血栓弹力图仪指标、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医生对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识别率。第二部分: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以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栓弹力图仪相关指标、血常规相关指标、凝血试验相关指标为观察指标,制定调查表,收集病例。以血栓弹力图仪测得的结果为参照,分析不同标准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适用于临床、简便易行的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实验室诊断标准,并用Fisher判别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中的价值。第二部分:以门诊及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并符合气虚血瘀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小板相关指标、凝血试验相关指标、血栓弹力图仪相关指标、中医气虚血瘀证症状积分及KPS评分为观察指标,按1:1:1的比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对照组,连续用药14天后评价各组药物的疗效。结果第一部分:纳入统计分析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32例。(1)用血栓弹力图仪(TEG)筛选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发病率为37.12%。(2)①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3s;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3s;③纤维蛋白原含量(FIB)>4g/dL;④D-二聚体含量(DD)>300ug/L;⑤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以满足上述2项或2项以上为标准筛选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测得的发病率为38.64%,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0.7%。(3)用Fisher判别对全部观察指标,包括R、K、ANG、MA、 CI、WBC、HGB、PLT、MPV、PDW、PT、APTT、TT、FIB、DD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到诊断方程:6.8×K+1.8×MA-3.3xR>100,该诊断方程测得的发病率为38.64%,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92.8%。(4)用Fisher判别对除TEG指标以外的其它指标包括WBC、HGB、PLT、MPV、PDW、PT、APTT、TT、FIB、DD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到诊断方程:8.1×PLT+O.7×DD-36.8、APTT>1000,该诊断方程测得的发病率为32.58%,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5.5%。第二部分:纳入统计分析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并符合气虚血瘀证患者共61例,其中芪龙颗粒组21例,芪蛭颗粒组20例,对照组20例。(1)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体倦乏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芪龙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有效率为66.7%,生活质量疗效判定21例患者均为稳定。(2)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DD、PDW, ANG、CI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K值较治疗前延长(P<0.05);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面色晦暗、体倦乏力、疼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头目眩晕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升高的幅度无临床意义。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有效率为60%,生活质量疗效判定20例患者中1例改善,19例稳定。(3)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FIB、DD值、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出的幅度无临床意义。(4)芪龙颗粒组与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观察指标、中医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KPS评分在两组间的比较中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一部分:(1)通过TEG筛选:①反应时间(R)<5min;②凝固时间(K)<lmin;③α角(ANG)>72°;④曲线的最宽距离(MA)>70mm。满足上述任何1项,可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2)通过血常规和凝血试验筛选: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T)>3s;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3s;③纤维蛋白原含量(FIB)>4g/dL;④D-二聚体含量(DD)>300ug/L;⑤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满足上述2项或2项以上者,建议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3)通过诊断方程筛选:8.1×PLT+0.7×DD-36.8x APTT>1000,满足上述方程,建议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4)在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时,TEG的价值要优于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TEG的各项指标中R、K、MA的价值要优于ANG、CI,且K>R>MA;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中APTT、DD、PLT的价值要优于FIB、WBC、HGB、MPV、PDW PT、TT,且APTT>PLT>DD。第二部分:(1)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均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缓解相关的临床症状。(2)在改善NSCLC血液高凝状态、治疗气虚血瘀证方面,芪蛭颗粒的疗效优于芪龙颗粒。(3)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对NSCLC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无改善作用。(4)益气活血的方药选用得当可以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

全文目录


目录  3-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英文缩略词表  10-13
综述一: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13-23
  参考文献  19-23
综述二: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中医治疗现状  23-29
  参考文献  26-29
前言  29-31
第一部分: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标准探讨  31-44
  临床资料  31-32
    1 受试对象  31
    2 诊断标准  31
    3 纳入标准  31
    4 排除标准  31
    5 实验方法  31
    6 仪器与试剂  31
    7 统计学方法  31-32
  结果  32-38
    1 一般资料  32
    2 按TEG标准分组结果  32-33
    3 按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分组结果  33-36
    4 各项观察指标的Fisher判别  36-38
  讨论  38-43
    1 实验室观察指标的选择  38-40
    2 按TEG标准分组结果分析  40-41
    3 按血小板及凝血相关指标分组结果分析  41-42
    4 判别方程结果分析  42-43
  结论  43-44
第二部分: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比较性研究  44-61
  临床资料  44-48
    1 受试对象  44
    2 诊断标准  44-45
    3 纳入标准  45
    4 排除标准  45
    5 剔除标准  45
    6 实验方法  45
    7 观察指标  45-47
    8 仪器与试剂  47
    9 剔除病例处理  47
    10 统计学方法  47-48
  结果  48-55
    1 一般资料  48
    2 实验室观察指标结果  48-49
    3 中医证候学观察指标结果  49-51
    4 生活质量观察指标结果  51
    5 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  51-52
    6 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与对照组疗效的两两比较  52-54
    7 中医疗效判定  54
    8 生活质量疗效判定  54-55
  讨论  55-60
    1 观察药物的选择  55-56
    2 芪龙颗粒的疗效评价  56
    3 芪蛭颗粒的疗效评价  56-57
    4 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的疗效比较  57-60
  结论  60-61
不足与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64
附一:非小细胞肺癌TNM定义与分期标准  64-66
附二:临床试验流程图  66-67
附三: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比较性研究病例报告表  67-79
致谢  79-80
个人简历  80

相似论文

  1. 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去甲基化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p16基因转录的研究,R734.2
  2.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伴发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R473.73
  3.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4.2
  4.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40例临床分析,R563.5
  5. 甲状腺少见恶性肿瘤42例回顾性分析,R736.1
  6. 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R734.2
  7. ERCC1/RRM1的表达与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及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R734.2
  8. 氟尿嘧啶缓释剂联合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R734.2
  9.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R587.1
  10. 放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R587.1
  11. Survivin、p53、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R734.2
  12. NSCL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Th17细胞和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R734.2
  13. ERCC1和XPD基因SNPs与晚期NSCLC含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4.2
  14. 艾迪注射液对不同恶性肿瘤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R285.5
  15. 细胞质胸苷激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意义,R733
  16. 肥胖与女性结直肠癌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R735.37
  17. 代谢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在沈阳市高校职工人群的比较研究,R589
  18. mTOR抑制剂RAD001联合吉非替尼对EGFR野生型吉非替尼耐药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R734.2
  19. CIK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R730.5
  20. 乙酰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R734.2
  21. 新医大一附院2005年-2010年维吾尔族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变化,R73-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肿瘤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