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

作 者: 吕勃川
导 师: 李令根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康脉Ⅱ号胶囊 血小板活化因子 核转录因子
分类号: R2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进一步证实应用康脉Ⅱ号胶囊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康脉Ⅱ号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脉络舒通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试验的各项指标水平变化。实验研究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采用康脉Ⅱ号胶囊灌胃治疗,脉络舒通颗粒灌胃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管病理形态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ET-1、IL-6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F、NF-kB、Racl、Rac2的蛋白表达,应用PCR方法检测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结果:临床研究:康脉Ⅱ号胶囊治疗组31例患者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4%。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康脉Ⅱ号胶囊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2、康脉Ⅱ胶囊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脉Ⅱ胶囊治疗组凝血功能试验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1、本实验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造模后6h-72h陆续出现下肢肿胀、皮色暗红,食量和饮水减少等症状。给药后康脉Ⅱ号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2、HE染色光镜下改变空白对照组:内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整齐,大小均匀,中膜血管平滑肌排列规整,整个血管内膜表面光滑、平整。,造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剥脱,血管平滑肌结构紊乱,血管壁及组织间隙大量炎细胞局灶性浸润,管壁进一步变薄,血栓蔓延至管腔的大部分。但用药后,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栓部分填充于管腔,造模后72h治疗组病理改变较造模后72h对照组明显。3、造模后ET-1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ET-1的含量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6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IL-6的含量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继续增加,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后PAF、NF-kB、Racl、 Rac2蛋白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的阳性表达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O.05)。5、造模组后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调,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的水平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下调,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调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康脉Ⅱ号胶囊通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从而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康脉Ⅱ号胶囊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有效矫正血栓前状态,从而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动物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2、通过测定ET-1、IL-6的含量,验证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成功建立。进一步验证了康脉Ⅱ号胶囊通过降低ET-1、IL-6的含量,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上调,参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4、Rac1和Rac2或PAF可能通过激活NF-kB通路,使NF-kB激活,导致血栓形成,从而为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5、康脉Ⅱ号胶囊可通过降低PAF, NF-kB、Racl、Rac2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5-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3-36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历代中医学研究进展  13-14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代中医学研究进展  14-22
    2.1 现代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病机的认识  14-15
    2.2 现代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中药治疗的概况  15-22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2-36
    3.1 流行病学  22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25
    3.3 临床诊断  25-28
    3.4 辅助检查  28-30
    3.5 鉴别诊断  30
    3.6 防治  30-36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36-45
  1. 临床资料  36
  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和脱落标准及终止试验标准  36-37
  3. 治疗方法  37
  4. 结果  37-39
    4.1 疗效  37-38
    4.2 血液流变学指标  38
    4.3 凝血功能试验指标  38-39
    4.4 临床症状、体征、Doppler超声  39
  5. 讨论  39-44
    5.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及关于“迁延期”的讨论  40-41
    5.2 康脉Ⅱ号胶囊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  41-42
    5.3 血液流变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42-43
    5.4 凝血功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43-44
  6. 结论  44-45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45-69
  1. 实验材料  45-46
    1.1 实验动物  45
    1.2 实验药物  45
    1.3 实验仪器  45-46
    1.4 实验试剂  46
  2. 实验方法  46-51
    2.1 动物分组  46
    2.2 造模方法  46-47
    2.3 给药方法及用量  47
    2.4 标本的采集  47
    2.5 HE染色方法  47
    2.6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ET-1  47-48
    2.7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6  48
    2.8 免疫组化法检测  48
    2.9 PCR法检测  48-51
    2.10 统计学处理  51
  3. 结果  51-61
    3.1 大鼠一般状态的变化  51-52
    3.2 组织形态学变化  52
    3.3 血清学检测  52-53
    3.4 免疫组化检测  53-55
    3.5 PCR检测检测  55-61
  4. 讨论  61-68
    4.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建立的客观评价  61-62
    4.2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ET-1、IL-6的影响  62
    4.3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AF的影响  62-64
    4.4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NF-kB及NF-kBmRNA的影响  64-66
    4.5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ac1、Rac1mRNA及Rac2、Rac2mRNA的影响  66-68
  5. 结论  68-69
结语  69-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81
附录  81-90
个人简历  90-9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1

相似论文

  1.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2. 约氏疟原虫CSP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及其机制研究,R730.5
  3. NF-κB、TNF-a及PLGF与子痫前期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714.244
  4. 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细胞脂多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R96
  5. 经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R654.3
  6. 腹部火器伤后心脏iNOS的表达及其与心脏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R82
  7. 肿瘤坏死因子-α单抗干预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735.7
  8. 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R285.5
  9. 应用循证医学评价中医中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R259
  10. 塞来昔布对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海马NF-κ Bp65和PGP表达的影响,R742.1
  11. 康脉Ⅱ号胶囊治疗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R274.1
  12. 糖皮质激素反常促进人羊膜成纤维细胞中前列腺素合成关键酶环氧合酶-2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Q78
  13. 以NF-κB为靶点的氮杂环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分析,R91
  14. C-反应蛋白诱导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的信号途径及其干预研究,R587.1
  15. 高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NF-κB的作用,R776.1
  16. 磷酸化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P38、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p65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的研究,R714.246
  17. NF-κB与iNOS在肾上腺疾病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R586
  18. IRE1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575.3
  19. 银杏内酯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20.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和积液中炎性介质的微观辨证研究,R276.1
  21. 穿心莲内酯抗肿瘤作用及靶向NF-κB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