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文蛤精卵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

作 者: 史振忠
导 师: 尤仲杰;竺俊全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白文蛤 精子发生 精子结构 卵子发生
分类号: S96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白文蛤(Meretrix sp.)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Linnaeus)、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1],是近年来在研究广西文蛤时发现的一个新的种类,该种类个体外表壳色除后缘外以白色为主,无花纹,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称其为白壳文蛤。林志华等[2,3,4]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该种类与辽宁文蛤、山东文蛤、江苏文蛤以及广西常见的文蛤种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其可能为一种新的文蛤属种类。本文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白文蛤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细胞核及细胞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白文蛤的精子结构,并将其与文蛤属其他物种进行了对比,同时,还研究了白文蛤卵黄发生的机制,从而丰富了白文蛤发育生物学方面的理论内容,并且希望能从发育学角度为白文蛤的物种鉴定提供更多依据,同时,为其人工育苗、养殖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精子发生白文蛤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成熟精子五个阶段。精原细胞细胞核内染色质呈小块状均匀分布,胞质中细胞器较少;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时期,细胞核内染色质进一步聚集呈斑块状,细胞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同时,从初级精母细胞时期开始,细胞中可见前顶体颗粒出现。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精细胞。精细胞发育成成熟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核内染色质逐渐聚集在一起,电子密度均一,充满整个细胞核。细胞核形状也发生改变,最终呈弹头状。线粒体发生融合,最后只剩5个呈梅花状分布于细胞一侧,其他细胞器消失。2精子结构白文蛤的精子结构为典型的原始型精子,分为头部、中段、鞭毛三部分。头部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倒“V”字形,亚顶体腔内电子密度较低,细胞核弹头状,核内有核泡存在。无核前窝,有核后窝。顶体位于核前端,其横轴与细胞核纵轴不垂直,而是夹有一定角度。精子中段由5个线粒体和2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线粒体呈梅花状环绕在中心粒周围。尾部为典型的“9+2”结构的鞭毛。3卵子发生白文蛤卵子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合成初期卵母细胞、卵黄合成盛期卵母细胞、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四个阶段。早期卵原细胞细胞器以线粒体为主,线粒体不发达,呈空泡状。后期卵原细胞胞质中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逐渐增多。卵黄合成初期的卵母细胞,胞质中细胞器发达。线粒体数量较多,内部嵴发达,胞质中随处可见其存在。粗面内质网成环形片层状,多分布于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为膜囊结构,末端膨大成囊泡分泌到胞质中,参与卵黄粒的形成。卵黄合成盛期时,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都参与了卵黄粒的合成。到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中充满卵黄粒和脂滴,细胞器只可见少量残余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存在。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1 综述  11-22
  1.1 双壳类动物精子发生的研究  11-16
    1.1.1 精原细胞  11
    1.1.2 初级精母细胞  11-12
    1.1.3 次级精母细胞  12
    1.1.4 精细胞  12-13
    1.1.5 双壳类动物精子的超微结构  13-16
    1.1.6 精子超微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16
  1.2 双壳类动物卵子发生的研究  16-22
    1.2.1 卵原细胞的发育  17
    1.2.2 卵母细胞的发育  17-18
    1.2.3 双壳类动物卵黄发生中各细胞器的变化特点  18-20
    1.2.4 双壳类动物卵黄发生中卵黄的来源  20-22
2 材料与方法  22-23
  2.1 实验材料  22
  2.2 实验方法  22-23
3 结果  23-30
  3.1 精子发生  23-25
    3.1.1 精原细胞  23
    3.1.2 初级精母细胞  23
    3.1.3 次级精母细胞  23
    3.1.4 精细胞  23-24
    3.1.5 精子结构  24-25
  3.2 卵子发生  25-30
    3.2.1 初级卵原细胞  25-26
    3.2.2 次级卵原细胞  26
    3.2.3 卵母细胞  26-27
    3.2.4 卵母细胞中卵黄粒的形成  27-29
    3.2.5 滤泡细胞与卵黄形成的关系  29-30
4 讨论  30-41
  4.1 白文蛤精子发生过程的特点及与其他软体动物的区别  30-32
    4.1.1 细胞核形态及内部染色质的变化  30-31
    4.1.2 线粒体的变化  31
    4.1.3 顶体物质的来源及顶体的形成机制  31-32
  4.2 白文蛤精子结构与其他种类文蛤的比较  32-36
    4.2.1 顶体  33-34
    4.2.2 细胞核  34-35
    4.2.3 线粒体  35
    4.2.4 中心粒卫星体  35-36
  4.3 白文蛤与其他动物卵子发生过程的比较  36-41
    4.3.1 白文蛤卵子发生中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36-37
    4.3.2 白文蛤卵子发生中细胞器的变化  37
    4.3.3 各种细胞器与卵黄形成的关系  37-40
    4.3.4 卵黄物质的来源  40-41
5 总结  41-42
参考文献  42-48
图版说明  48-51
缩略词  51-53
图版  53-62
在学研究成果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已酯(MEHP)对幼鼠生精功能损害机制的研究,R965
  2. 龟足核型、白垩腺结构及卵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Q954
  3. KIF3A在东方蝾螈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克隆和表达研究,Q954.4
  4. 小鼠睾丸特异性miR-471的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Q75
  5. 稻纵卷叶螟迁飞与生殖的互作关系,S435.112.1
  6. SD大鼠新生期暴露多氯联苯致雄性生殖毒效应研究,R994.6
  7. 长蛸生殖系统组织学和精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S917.4
  8. 马达蛋白在嘉庚蛸精子发生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S917.4
  9. 黑腹果蝇CG9138基因在卵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Q963
  10. HIRA敲降对银鲫胚胎发育的影响,S917.4
  11. 斑马鱼Z-OTU蛋白在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早期的表达,Q954.4
  12. 胭脂鱼精子结构和活力及低温保存研究,S917.4
  13. 华山松大小蠹雄性生殖器结构及精子发生,S763.3
  14. MIS通过YWK-Ⅱ受体调节精子存活能力,Q954.43
  15. RNAi抑制Tctex5在雄性鼠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R711.6
  16. 大鼠睾丸特异表达基因Ube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征研究,Q953
  17. 乌塘鳢鱼精巢周期发育和精子发生的研究,Q959.4
  18. 香螺生殖生物学研究,Q954
  19.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殖系统发育的研究,S917.4
  20. 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生殖腺发育和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Q954.4
  21. 单环刺螠虫(Urechis uniconctus)生殖细胞的发生、成熟及环境因子对早期发育和变态影响的初步研究,Q954.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贝类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