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栖息地破碎化背景下黑颈长尾雉保护遗传学研究

作 者: 贝永建
导 师: 李进华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线粒体DNA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基因流 系统发育 管理单元 保护建议
分类号: S86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属于世界珍稀濒危雉类,地理分布狭窄,仅分布在中国西南部、泰国北部、缅甸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由于栖息地破碎化和人为捕猎,黑颈长尾雉种群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不断锐减,已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为近危种(Near Threatened)。本文以分布在广西-贵州两省的南盘江和红水河流域的6县(隆林县、西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天峨县和罗甸县)的4个黑颈长尾雉地理种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线粒体DNA和核DNA微卫星为分子标记,检测黑颈长尾雉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以期为针对该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黑颈长尾雉微卫星文库,共筛选出1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利用这12对微卫星引物对来自天峨县的16个黑颈长尾雉个体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和分型。结果表明,12对引物扩增条带均呈现多态性,平均等位基因(Na)数目为9个(4-13),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0(0.2~0.938)和0.81(0.303~0.925)。经进一步分析发现,有4个微卫星位点(ShuI-35, ShuI-62, ShuI-51和ShuI-15)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但是没有发现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这12个具有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将对黑颈长尾雉的保护遗传学或者长尾雉属的其它物种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标记工具。2、线粒体DNA数据和微卫星DNA(12对微卫星引物扩增)数据分析表明,黑颈长尾雉的田林-隆林-西林种群(TLX)、乐业-下老种群(LX)、罗甸种群(LD)和坡结种群(PJ)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个地理种群73个个体全部扩增成功,获得73条黑颈长尾雉mtDNA D-loop基因全序列(1143bp),检测到58个变异位点,并定义了39个单倍型。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h)分别为0.812、0.926、0.722和0.905;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00516、0.0075、0.00463和0.01;微卫星DNA的种群杂合度期望值(HE)分别为0.75、0.77、0.79和0.81,观察值杂合度(HO)分别为0.73、0.77、0.83和0.72。3、利用黑颈长尾雉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以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显示黑颈长尾雉4个种群的单倍型并没有按照独自的地理种群聚集在一起,而是互相混合分散的分布在系统进化树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系统地理格局。微卫星数据多元协调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PCA)也显示相同的结果,4个地理种群的73个体相互混合聚在一起,并形成出现独立进化的地理种群单元。通过用STRUCTURE软件对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发现,种群间不存在聚类关系,种群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说明了种群间个体交流频繁。3、对黑颈长尾雉种群的选择中性检测(neutrality tes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种群的Tajima’s D、Fu and Li’s D、Fu and Li’s F、Fu’s Fs statistic等参数均不显著,线粒体DNA中性检测结果为Fu’s Fs=-0.971(p>0.05)和拟合优度检测结果SSD=0.78094表明黑颈长尾雉种群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显著的种群扩张。基于微卫星数据,采用杂合子检验法(Wilcoxon’s Test)及TPM突变模型检测种群近期动态及遗传瓶颈效应,结果表明种群未经历过近期的瓶颈效应,整个黑颈长尾雉种群处于一个稳定状态。4、在种群遗传分化检测中,线粒体DNA序列数据分析(AMOVA)结果表明,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个体之间,达到了98.03%,而种群间的差异仅为1.97%,而微卫星数据分析(AMOVA)结果与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结果相似,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达到97%之多,而种群间的差异仅为3%,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黑颈长尾雉的种群间基因交流非常频繁(表3-10和表3-17)。另外,线粒体DNA和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共同分析结果表明,323国道对TLX和LX两个种群之间并没有产生阻隔效应,南盘江、和红水河在LX和LD、LX和PJ、TLX和LD种群之间均没有形成天然的地理阻隔,南盘江和红水河两岸的种群基因交流频繁。此外,本文所研究的黑颈长尾雉4个地理种群之间没有遗传分化,因此,建议把这4个地理种群当做一个管理单元进行保护管理。5、问卷调查结果说明,民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薄弱以及大量的人为猎捕是导致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遏制黑颈长尾雉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急需对黑颈长尾雉进行相应保护,主要措施为:(1)重视和加强偏远山区民众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和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2)加强野生动物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对非法偷猎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的查处,通过法律手段来震慑各种偷猎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3)加快偏远山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尽早的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耕种模式,尽可能的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3
  1 黑颈长尾雉研究进展  11-17
    1.1 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  11-13
    1.2 人工饲养和繁殖  13
    1.3 再引入研究  13-14
    1.4 栖息地特征及选择  14-16
    1.5 食性研究  16
    1.6 生存状况  16
    1.7 遗传多样性研究  16-17
  2 保护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17-18
  3 保护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选择  18-20
    3.1 线粒体DNA(mtDNA)标记  18-19
    3.2 核DNA微卫星标记  19-20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23
第二章 桂西北雉类资源保护意识调查  23-32
  1 引言  23-24
  2 研究方法  24-25
    2.1 调查对象  24
    2.2 调查方法  24
    2.3 数据分析  24-25
  3 结果与分析  25-30
    3.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5-26
    3.2 当地的雉类资源状况  26-28
    3.3 当地居民对雉类资源的保护意识  28-29
    3.4 经济收入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雉类保护的影响  29-30
  4 讨论  30-32
第三章 黑颈长尾雉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32-91
  1 引言  32-35
  2 材料与方法  35-53
    2.1 样品采集  35
    2.2 仪器与试剂  35-36
    2.3 黑颈长尾雉微卫星位点筛选  36-45
    2.4 线粒体控制区(D-Loop)的PCR扩增  45-48
    2.5 微卫星的扩增和分型  48-49
    2.6 数据分析  49-53
  3 结果  53-85
    3.1 样品数量和分布  53-54
    3.2 富集法对SSR富集文库的构建  54-56
    3.3 微卫星引物设计、最适温度梯度试验及引物多态性检测结果  56
    3.4 种群基因分型及位点多态性  56-59
    3.5 线粒体控制区(D-Loop)的PCR扩增  59-61
    3.6 基于mtDNA控制区(D-loop)序列的黑颈长尾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61-75
    3.7 基于微卫星数据的黑颈长尾雉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75-85
  4 讨论  85-91
    4.1 遗传多样性  85-87
    4.2 黑颈长尾雉种群间的遗传差异与基因流  87-89
    4.3 系统地理格局的形成  89-90
    4.4 种群瓶颈效应  90-91
第四章 保护单元的划分及保护建议  91-95
参考文献  95-112
致谢  112-114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114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4.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5.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6.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7.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8.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9.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0. 铁皮石斛叶绿体微卫星的开发应用及其种间通用性研究,S567.239
  11.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2.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13.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14. B型和Q型烟粉虱河南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及取食行为比较,S433
  15.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16.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7.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18.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19.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20.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21. 小麦族St基因组植物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