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生境红砂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

作 者: 董秋莲
导 师: 李毅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林木遗传育种
关键词: 红砂 不同生境 种群结构 数量动态 分布格局
分类号: S79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Pall.)Maxim),是荒漠地区分布最广的半灌木类型。红砂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很强的抗旱、耐盐和集沙能力,是保护干旱荒漠化土地重要的生物屏障。本研究以甘肃省境内由西向东依照红砂自然分布情况,选择张掖、武威、兰州3个以红砂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分布区作为研究区域。对三个不同生境红砂种群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和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和空间分布格局;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一次移动平均法对红砂种群龄级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并对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及合理利用红砂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红砂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相似,都表现为红砂植株在各龄级都有分布且中龄级植株最为丰富;种群年龄结构均符合钟型结构,所以种群都属于稳定型。张掖红砂种群在4龄后种群数量开始急剧下降,种群步入衰老阶段;武威和兰州红砂种群在7龄后种群数量降低,开始进入衰老期。2)张掖红砂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在种群内各龄级死亡率接近,种群为稳定型。武威和兰州红砂种群的存活曲线为凸形即DeeveyⅠ型,说明红砂种群在早期死亡率低,种群数量增长快,而到一定的时间后,图中显示为7龄开始种群存活数量大幅度减少,种群开始衰减,最终趋于稳定,这与静态生命表中一致,反映出种群为稳定型种群。3)张掖红砂种群在未来2-4年内呈现增长趋势,4年后其增长速度较慢。武威红砂种群的增长速度较张掖种群增长快,种群4年后各龄级植株均增加,且增长迅速。兰州红砂种群增长的速度较其他两个种群快,种群在前期增长较快,随着种群的生长及时间的推移,种群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4)张掖红砂种群整体也处于增长状态,在1龄和2龄之间变化最为显著;武威红砂种群整体的动态变化指数为0.21,说明种群整体也处于增长状态;兰州红砂种群整体的动态变化指数最大(0.92),种群从1龄级开始长期处于增长趋势,直至8龄达到增长峰值。5)三个红砂种群整体的分布格局类型为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不同,依次为武威红砂种群(3.3142)>张掖红砂种群(2.9835)>兰州红砂种群(2.8760)。在同一红砂种群的不同生长阶段,种群聚集程度大小也不同,表现为幼龄聚集强度最大,老龄次之,中龄最小。

全文目录


摘要  2-4
Summary  4-6
目录  6-8
第一章 前言  8-16
  1.1 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8-10
  1.2 红砂研究现状  10-14
    1.2.1 红砂分类及植物区系的研究  10-11
      1.2.1.1 红砂分类研究  10-11
      1.2.1.2 红砂区系研究  11
    1.2.2 红砂生理生态的研究  11-13
      1.2.2.1 红砂形态解剖研究  11-12
      1.2.2.2 红砂花粉形态研究  12-13
      1.2.2.3 红砂生物及生态特征研究  13
    1.2.3 红砂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13-14
  1.3 红砂的生物生态学特征  14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6
第二章 研究地区及方法  16-23
  2.1 研究区概况  16-17
    2.1.1 张掖研究区  16
    2.1.2 武威研究区  16-17
    2.1.3 兰州研究区  17
  2.2 野外样地的调查与确定方法  17-18
  2.3 分析方法  18-23
    2.3.1 种群年龄结构  18
    2.3.2 种群静态生命表编制  18-19
    2.3.3 种群存活率及死亡率  19
    2.3.4 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预测  19
    2.3.5 种群动态变化指数  19-20
    2.3.6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20-23
      2.3.6.1 扩散系数(C)  20-21
      2.3.6.2 负二项指数(K)  21
      2.3.6.3 平均拥挤度(m )  21
      2.3.6.4 聚块性指标(m /m)  21
      2.3.6.5 丛生指数(I)  21
      2.3.6.6 Cassie 指标(CA)  21-23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3-35
  3.1 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  23-25
  3.2 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25-28
  3.3 种群的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分析  28-29
  3.4 种群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29-31
  3.5 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分析  31-32
  3.6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2-35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35-40
  4.1 结论  35-36
  4.2 讨论  36-40
    4.2.1 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  36-37
    4.2.2 种群分布格局  37-40
致谢  40-41
参考文献  41-46
个人简介  46-47
导师简介  47-49

相似论文

  1.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2.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3. TGGE法分析人工湿地细菌种群结构与净化效果,X703
  4. MBR和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中除磷菌种群结构研究,X172
  5. 农业有机废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种群结构比较,X172
  6.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793.9
  7. 生境条件对八角果莽草酸含量的影响,S573.9
  8. 大环江沿岸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当地植被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X173
  9. 几种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动态及其协同去污能力的初步研究,X173
  10. 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与种质资源评估,S791.49
  11. 云南省高原湖泊湿地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R184
  12. 云南勐腊原生态区与开发区蚊虫群落特征分析比较研究,R184
  13. 淀山湖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主要经济鱼种的生物学研究,S931.1
  14. 红砂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793.9
  15. 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种群结构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S931.1
  16. 水禽空肠弯曲菌流行病学及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S855
  17. 千岛湖姥山岛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次生演替及机理研究,S791.248
  18. 湖北省铁坚杉(Keteleeria davidiana)群落生态学研究,Q948
  19. 侧柏群落数量生态研究,Q948
  20. 内蒙古沙地主要草本植物生物量与种群分布格局研究,S812
  21. 黔西北地区光皮桦次生林的生长与经营,S792.15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阔叶灌木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