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泛平原农田林网生态因子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模拟

作 者: 邴贝贝
导 师: 李传荣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农田林网 生态场 风场 风偏角 温度场 湿度场 空间异质性 有效防护面积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已成为与人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农田林网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在农区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日趋受到重视。黄泛平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粮食产区,有效控制该区域风沙危害对于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生态场理论,以菏泽鄄城县240m×150m的林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同步观测林网内生态因子的方法,研究林网的风速、温湿度等主要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行了模拟,目的是阐明生态因子的空间异质性,为农田林网建设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林网内风速的空间异质性在垂直于主林带的三条样线上(分别距副林带48m、120m、192m),样点(线)上风速呈异质性分布,在一定范围内,林网内各点风速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风速随着距离主林带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且与对照点采用线性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738以上。相同风速风偏角分别为75.8o、60o和45.4o,林网内的风场的防护面积不是规则图形,总体平均风速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平均防风效能为51.3%、49.5%和48.2%,均采用指数模型拟合,其空间自相关性均在90%以上。风向风偏角均相同,风速分别为0.74m/s、1.48m/s和2.23m/s进入同一林网时,随着风速的逐渐增大,网格内风速变化差异显著(P<0.05),分别降低了44.3%、44.6%和47.5%;防护效应区的形状基本相似,网格内风速的空间分布连续性顺序是0.74m/s <1.48m/s <2.23m/s。随着对照风速的逐渐增大,网格内风速空间自相关性和连续性均较强也逐渐增大,异质性增强,防护效益区面积增大的趋势。(2)林网的调温效能与对照相比,林网内平均温度大约降低2℃。在垂直于主林带的三条样线上(分别距副林带48m、120m、192m),温度变化规律相似,存在异质性变化规律,明显小于对照(P<0.05),林缘处温度较低,林网中心区域空气温度较高;在中午14时左右达到最大值,呈“U”型变化,在12时~16时相对对照温度相差较大,夜间21时附近逐渐趋于接近。3个不同时刻(11时、14时、17时)下网格内温度平均比对照降低了3.3%、4.4%和3.3%,有效调温区也均为不规则的图形,林网的调温效能趋于一致。林内温度与林外对照点拟合模型采用线性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3)林网内调湿效能各样点湿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林缘附近湿度较高,空气湿度由林带四周向林网中心区域逐步减小。林内湿度与林外湿度的关系采用线性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从11时、14时到17时明显表现出高湿度的频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平均湿度与对照区相比分别增加了4.56%、4.25%和4.73%,即14时湿度达到最小值且增湿幅度相对最小。网格内空气湿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随机因素影响小,空间连续性较强。

全文目录


符号说明  4-5
目录  5-8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引言  12-22
  1.1 生态场理论的提出  13-14
  1.2 农田林网的生态因子场研究  14-19
    1.2.1 林带的结构参数  15
    1.2.2 林网的防风效能  15-16
    1.2.3 林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16
    1.2.4 林网的调温效能  16-17
    1.2.5 林网的调湿效能  17-18
    1.2.6 林网的有效防护范围  18
    1.2.7 林网的胁地效应研究  18-19
  1.3 农田林网的可持续经营  19-20
  1.4 存在问题  20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0-22
2 材料与方法  22-27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23
    2.1.1 地理位置  22
    2.1.2 气候条件  22
    2.1.3 农田林网建设情况  22-23
  2.2 研究方法  23-27
    2.2.1 样地的设置  23-24
      2.2.1.1 样地的选取  23
      2.2.1.2 观测点的设置  23-24
    2.2.2 数据的采集  24-25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5-27
      2.2.3.1 防护效能计算  25
      2.2.3.2 不规则图形插值运算法  25-26
      2.2.3.3 制图和建模  26-27
3 结果与分析  27-53
  3.1 网格内平行主林带样线上生态因子的日变化  27-31
    3.1.1 平行主林带样线上的风速日变化  27-29
    3.1.2 平行主林带样线上的空气温度日变化  29-30
    3.1.3 平行主林带样线上的空气湿度日变化  30-31
  3.2 垂直主林带样线上生态因子的日变化  31-36
    3.2.1 垂直主林带样线上的风速日变化  31-33
    3.2.2 垂直主林带样线上的温度日变化  33-34
    3.2.3 垂直主林带样线上的湿度日变化  34-36
  3.3 林内生态因子与林外对照点间的拟合模型  36-39
    3.3.1 林网内与林外风速的拟合关系  36-37
      3.3.1.1 垂直于主林带风速的拟合模型  36-37
      3.3.1.2 垂直于副林带风速的拟合模型  37
    3.3.2 林网内温度的拟合模型  37-38
    3.3.3 林网内湿度与林外对照湿度的关系模型  38-39
  3.4 风速对网格内风场的分布特征  39-46
    3.4.1 风偏角对网格内风场分布特征的影响  39-43
      3.4.1.1 网格内的风速频率分布  39-40
      3.4.1.2 网格内风场的变化  40-42
      3.4.1.3 网格的有效防护面积  42-43
    3.4.2 风速大小对网格内风场分布的影响  43-46
      3.4.2.1 风速大小对网格内风速频率分布的影响  43-44
      3.4.2.2 网格内风场的变化  44-45
      3.4.2.3 风速大小网格内有效防护面积的影响  45-46
  3.5 网格内不同时刻空气温度场的分布特征  46-49
    3.5.1 网格内空气温度频数分布  46-47
    3.5.2 网格内空气温度场的变化  47-48
    3.5.3 网格内空气温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48-49
    3.5.4 网格的调温面积  49
  3.6 网格内不同时刻空气湿度场的分布特征  49-53
    3.6.1 网格内空气湿度频数分布  49-50
    3.6.2 网格内空气湿度场的变化  50-51
    3.6.3 网格内空气湿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51-52
    3.6.4 网格的有效增湿面积  52-53
4 讨论  53-56
5 结论  56-58
  5.1 林网防风效能  56
  5.2 林网调温效能  56-57
  5.3 林网调湿效能  57-58
参考文献  58-65
致谢  65-66
附录  66-67
论文发表情况  67

相似论文

  1.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2.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3.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4.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5. 现代化温室温度场数字化模拟研究,S625.51
  6. 温压炸药爆炸温度场存储测试技术研究,TQ560.7
  7. 炉头金属型铸造生产系统的研究与改进,TG23
  8. 搅拌摩擦焊温度场的测量及分析,TG453.9
  9. 复杂转子系统若干动力学特性的研究,TH113
  10. 基于卡西米尔势能温度场的微电子机械系统性能研究,TH703
  11. 热塑性塑料激光透射焊接的实验研究和温度场模拟,TQ320.1
  12. 中厚板辊式淬火过程数值模拟研究,TG156.3
  13. H型钢超快速冷却技术的研究,TG335.4
  14. 喷流插件式热风炉数值模拟和强度分析,TF578
  15. 轮胎硫化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TQ336.1
  16. 高炉炉墙结构热应力分析,TF573.1
  17. 三通道回转干燥机筒体强度分析及参数优化,TK173
  18. 煤炭工作面巷道的热害分析及温度场模拟,TD727
  19. 厚板加热炉钢坯三维温度场在线数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G307
  20. 半连续铸造过程中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在凝固组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TG249.7
  21. 装载机空调驾驶室室内温度场仿真及试验研究,TH24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