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作 者: 李婷婷
导 师: 王兆君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林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KAYA模型 实证研究
分类号: F326.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已经走入末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森林自身特有的自然属性,使其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具有先天优势,但从全球来看林业依然是高碳产业,林区依然沿袭着高碳经济模式,因此,转变林业经营方式和林区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化道路,是发挥森林资源吸碳固碳优势,推动林区经济、社会、资源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诉求为切入点,考量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当前林区以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可实现的途径。最后研究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本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理论研究,包括两章内容。绪论介绍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其评价、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林业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林区实际情况,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是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通过介绍和分析世界上典型的几个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和国内低碳项目,为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包括两章内容。首先论述了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低碳发展之路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森林自身特殊的自然属性出发,论述其在吸收二氧化碳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全球来看,林业作为一个产业依然是高碳产业,林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整体依然沿袭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运用KAYA模型,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考量了当前林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的驱动要素,并运用多元回归,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两大碳排放主要驱动要素——经济发展和能源强度进行更深入的实证分析,得出工业发展水平、林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经济发展起着显著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则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能源强度起着重要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应该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为重点。最后一部分是应用研究,包括两章内容。首先,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低碳经济发展内容为依据,以碳排放主要驱动要素为重点,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森林培育生态化模式、森林碳汇模式、森林生态旅游休闲模式、森林生态文化产业模式、林产工业低碳重塑模式、产业结构低碳调整模式、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人居生活低碳导向模式。这八个模式各有侧重点,最终促进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的发展。然后论述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运作的保障机制,通过政府引导的推动机制、企业创新的牵引机制、政策倾斜的催化机制、技术支持的动力机制、人才聚敛的保障机制来保障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当前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以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主。为了实现林区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林区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碳发展之路。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实现的路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1 绪论  15-28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7
    1.1.1 研究背景  15-16
    1.1.2 研究目的  16
    1.1.3 研究意义  16-1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7-24
    1.2.1 低碳经济研究  17-19
    1.2.2 低碳技术研究  19-21
    1.2.3 林业与低碳经济研究  21-23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3-24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4-25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5-27
    1.4.1 研究方法  25-26
    1.4.2 技术路线  26-27
  1.5 本文的创新点  27-28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8-44
  2.1 本研究的基础理论  28-38
    2.1.1 低碳经济理论  28-30
    2.1.2 循环经济理论  30-32
    2.1.3 生态经济理论  32-34
    2.1.4 区域经济理论  34-36
    2.1.5 林业经济理论  36-38
  2.2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38-43
    2.2.1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概况  38-41
    2.2.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41-43
  2.3 本章小结  43-44
3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44-49
  3.1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  44-47
    3.1.1 英国的“政府投资,企业运作”模式  44-45
    3.1.2 德国的生态工业模式  45-46
    3.1.3 丹麦的绿色能源模式  46-47
  3.2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  47-48
    3.2.1 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低碳城市试点  47
    3.2.2 南昌低碳经济试点  47
    3.2.3 CDM清洁项目  47-48
  3.3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48
  3.4 本章小结  48-49
4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诉求  49-68
  4.1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49-59
    4.1.1 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  49-57
    4.1.2 林业发展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7-59
  4.2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测算  59-67
    4.2.1 碳排放模型的选择  59-61
    4.2.2 碳排放模型的构建  61
    4.2.3 碳排放模型的变量说明与数据整理  61-64
    4.2.4 测算结果  64-65
    4.2.5 测算结果分析  65-67
    4.2.6 研究结论  67
  4.3 本章小结  67-68
5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驱动要素实证分析  68-81
  5.1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驱动要索分析  68-71
    5.1.1 碳排放驱动要素模型的选择  68
    5.1.2 碳排放驱动要素分析  68-71
  5.2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主要驱动要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71-80
    5.2.1 实证方法的选择  71-73
    5.2.2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73-77
    5.2.3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能源强度的回归分析  77-80
  5.3 本章小结  80-81
6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81-104
  6.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81-82
    6.1.1 指导思想  81
    6.1.2 基本原则  81-82
  6.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82-84
    6.2.1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因素  82
    6.2.2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82-84
  6.3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84-103
    6.3.1 森林培育生态化模式  84-87
    6.3.2 森林碳汇模式  87-89
    6.3.3 森林生态旅游休闲模式  89-92
    6.3.4 森林生态文化产业模式  92-93
    6.3.5 林产工业低碳重塑模式  93-96
    6.3.6 产业结构低碳调整模式  96-100
    6.3.7 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  100-101
    6.3.8 人居生活低碳导向模式  101-103
  6.4 本章小结  103-104
7 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保障机制  104-111
  7.1 政府引导的推动机制  104-105
    7.1.1 加快转变思想  104
    7.1.2 制定战略规划  104-105
    7.1.3 加强监督管理  105
    7.1.4 引导低碳行为  105
  7.2 企业创新的牵引机制  105-107
    7.2.1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105-106
    7.2.2 加快企业产品创新  106-107
    7.2.3 督促企业组织创新  107
    7.2.4 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  107
  7.3 政策倾斜的催化机制  107-109
    7.3.1 财政扶持政策  108
    7.3.2 税收优惠政策  108
    7.3.3 生态补偿政策  108-109
  7.4 技术支撑的动力机制  109
    7.4.1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109
    7.4.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109
  7.5 人才聚敛的保障机制  109-110
    7.5.1 人才培养政策  110
    7.5.2 人才吸引政策  110
  7.6 本章小结  110-111
结论  111-113
参考文献  113-119
附录  119-12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2-123
致谢  123-124

相似论文

  1.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3.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4. 教育对犯罪程度的效应分析,D917
  5.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6. 刑事和解制度运作的实证研究,D925.2
  7. 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实证研究,D925.2
  8.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公司长期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9. 统计方法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应用的调查研究,H319
  10. 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G633.41
  11.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G633.41
  12. 股权结构对关联交易及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6;F224
  13.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F224
  14. 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体系构建研究,C964.2
  15.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的循证与实证研究,R749.1
  16.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F224
  17. 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研究,F224
  18. 基于UTAUT模型的SNS服务用户接受影响因素分析,G202
  19. 我国八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现状调查,G252
  20. 青岛H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效果评价研究,F323.4
  21. 浙江省“下山搬迁”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效率研究,F812.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林业 > 地方林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