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化学杀雄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作 者: 赵彩霞
导 师: 孙万仓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杂种优势 化学杀雄剂
分类号: S63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白菜型冬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问题,对北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技术,化学杀雄对白菜型冬油菜相关性状的影响,以及杂种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两年试验研究,研制出了新化学杀雄剂GSC,推出了相应应用技术,并对化学杀雄剂GSC、SX-1和麦极在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上的化学杀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化学杀雄剂对雄蕊的影响不同,SX-1和GSC对白菜型冬油菜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麦极对雄蕊基本无影响。2.不同种类杀雄剂的最佳杀雄浓度不同,杀雄时期和方法、单株受药量对杀雄效果也有较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X-1以9.0~10.0mg/L浓度在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天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3~4ml、5~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5%;GSC以0.6mg/L左右浓度,在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天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9~10ml、15~1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8%;当SX-1和GSC的单株受药量分别超过8ml和20ml时,无论是在初花期前那个时期处理,均产生药害现象。3.化学杀雄剂对花粉发育与花药的生理生化活性均有较大影响。细胞学观察发现,化学杀雄剂GSC和SX-1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主要是绒毡层的异常,使花粉发育失去“哺育组织”,不能提供花粉发育所需的营养,因而导致花粉败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化学杀雄剂使花药呼吸强度降低,花蕾中游离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保护性酶活性紊乱,最终导致植株败育。4.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分枝数和株高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所有组合的株高和一次和二次分枝数表现为明显的中亲优势,75%杂交组合的株高和二次分枝数、87%杂交组合的一次分枝数表现为超高亲优势。杂种的叶面积的增长速率显著优于父母本,表现为超亲优势;冬前杂种植株较早进入枯叶期,叶绿素含量迅速降低,冬后叶绿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杂种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中亲优势、甚至超亲优势;陇油9号×陇油6号、陇油8号×陇油9号、陇油9号×陇油8号、陇油9号×天油4号过氧化物同工酶出现父母本的互补酶带,陇油9号×陇油7号出现新的杂种酶带。5.利用40对引物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和陇油9号的杂种F2代进行SSR多态性标记,构建了简单的白菜型冬油菜遗传图谱;并对叶面积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检测到的2个QTLs位点,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6
缩略词表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3
  1.1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概况  10-11
  1.2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1-19
    1.2.1 化学杀雄剂(CHA)的特点  11-12
    1.2.2 常见的化学杀雄剂  12-13
    1.2.3 油菜化学杀雄的处理方法  13-14
    1.2.4 化学杀雄剂的杀雄效果  14-17
    1.2.5 化学杀雄的机制探索  17-19
  1.3 杂种优势与植株生长发育特性  19-22
    1.3.1 植株生理生化特性与杂种优势  19-20
    1.3.2 亲本间关系与杂种优势  20
    1.3.3 DNA 分子标记差异与杂种优势  20-22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23
第二章 化学杀雄剂 GSC 的研制  23-26
  2.1 材料和方法  23
    2.1.1 试验材料  23
    2.1.2 试验方法  23
  2.2 结果与分析  23-25
    2.2.1 化学药物的不同组配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23-24
    2.2.2 苯磺隆和赤霉素不同重量百分比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24-25
    2.2.3 GSC 母液配制  25
  2.3 结论  25-26
第三章 化学杀雄剂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的杀雄效果  26-40
  3.1 材料和方法  26-28
    3.1.1 试验材料  26
    3.1.2 试验方法  26-27
    3.1.3 观测指标  27-28
  3.2 结果和分析  28-35
    3.2.1 化学杀雄方法研究  28-30
    3.2.2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植株育性的影响  30-31
    3.2.3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31-32
    3.2.4 化学杀雄剂的不同浓度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32-33
    3.2.5 化学杀雄剂对花粉活力的影响  33
    3.2.6 化学杀雄剂对花药结构发育的影响  33-35
  3.3 讨论  35-36
  3.4 小结  36-38
  附图  38-40
第四章 化学杀雄剂对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40-48
  4.1 材料和方法  40-42
    4.1.1 试验材料  40
    4.1.2 试验方法  40
    4.1.3 测定指标  40-42
  4.2 结果和分析  42-46
    4.2.1 化学杀雄剂对花药呼吸的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42-43
    4.2.2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3-44
    4.2.3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4
    4.2.4 化学杀雄剂对叶片和花蕾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44-46
  4.3 讨论  46-47
  4.4 小结  47-48
第五章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杂种的叶片结构与生理特性表现  48-66
  5.1 材料和方法  48-50
    5.1.1 试验材料  48
    5.1.2 试验方法  48
    5.1.3 测定方法  48-50
  5.2 结果与分析  50-61
    5.2.1 保护性酶活性  50-53
    5.2.2 叶绿素含量  53-55
    5.2.3 叶面积大小  55-56
    5.2.4 气孔特征和叶片结构  56-61
  5.3 讨论  61-62
  5.4 小结  62-63
  附图  63-66
第六章 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66-75
  6.1 材料和方法  66
    6.1.1 试验材料  66
    6.1.2 测量指标和方法  66
    6.1.3 杂种优势的计算  66
  6.2 结果和分析  66-74
    6.2.1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经济性状表现  66-70
    6.2.2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产量性状表现  70-71
    6.2.3 白菜型冬油菜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71-72
    6.2.4 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72-73
    6.2.5 单株产量和各产量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73-74
  6.3 讨论  74
  6.4 小结  74-75
第七章 白菜型冬油菜叶面积性状的 QTL 分析  75-87
  7.1 材料和方法  75-81
    7.1.1 试验材料  75
    7.1.2 试验方法  75
    7.1.3 DNA 提取方法  75-77
    7.1.4 DNA 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77
    7.1.5 SSR 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77-80
    7.1.6 分子标记基因型记录  80
    7.1.7 数据统计分析  80
    7.1.8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80-81
    7.1.9 叶面积性状 QTL 分析  81
  7.2 结果和分析  81-85
    7.2.1 DNA 提取结果  81-82
    7.2.2 SSR 引物在亲本间的多态性分析  82-83
    7.2.3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83-84
    7.2.4 油菜群体叶面积大小的分析  84-85
    7.2.5 叶面积性状的 QTL 分析  85
  7.3 讨论  85-86
  7.4 小结  86-87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7-89
参考文献  89-95
致谢  95-96
作者简介  96-97
导师简介  97-98

相似论文

  1.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2.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3. 基于SSSL玉米产量性状QTL鉴定与杂种优势分析,S513
  4.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5. 基于小孢子培养的青梗菜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S634.3
  6. 1BL.1RS易位及条锈病抗性品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生理参数变化研究,S512.1
  7. 羽衣甘蓝的杂交优势育种及DH1代的初步研究,S681.9
  8. 贺50A(B)及其所配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表现和杂种优势研究,S511
  9.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及其利用,S512.3
  10. 籼粳交偏型恢复系农艺性状及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S511
  11. 4个新育成水稻两系不育系特征特性的鉴定与评价,S511
  12. 油茶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分析与鉴别选育,S794.4
  13. 百日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S681.9
  14. 石竹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研究,S681.5
  15. 玉米种子活力和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S513
  16. 新恢复系R238基本特性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S511
  17. 小麦AL型雄性不育系遗传规律的研究,S512.1
  18. 玉米自交系及其杂种F1代的甲基化研究,S513
  19. 线椒数量性状遗传及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的研究,S641.3
  20. 利用cDNA-AFLP技术对大白菜杂交种白引2号杂种优势的研究,S634.1
  21. 水稻籼粳交种质遗传多样性分类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分析研究,S51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类 > 白菜(小白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