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八棱海棠种子中苹果潜隐性病毒的分布特征及脱除技术研究

作 者: 乔雪华
导 师: 孙建设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八棱海棠种子 潜隐性病毒 脱除 分布特征
分类号: S436.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病毒病严重影响苹果的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剂,一旦侵染就很难根除,因此培育无病毒苗木实行无毒化栽培成为防治苹果病毒病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生产上普遍应用的苹果苗木多为乔砧和矮化中间砧苗木,两种苗木均以实生苗为砧木(基砧)。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实生苗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盐碱,是我国北方苹果主产区应用最为广泛的苹果砧木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生苗不携带病毒,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有些实生苗表现出病毒病的症状。为了明确八棱海棠种子是否携带苹果潜隐性病毒,本研究以河北怀来八棱海棠种子为试材,运用多重RT-PCR技术,研究分析了八棱海棠种子的带毒情况、不同药剂对种子病毒的脱除效果以及八棱海棠种子病毒的分布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以八棱海棠果实及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其适宜的总R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宝生物公司生产的RNAiso Plus和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两种试剂结合使用适宜枝皮组织、种子及种胚高质量RNA的提取,但不适用于果皮和果肉;适宜果皮和果肉总RNA提取的试剂为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NAplant植物总RNA提取试剂。2.运用多重RT-PCR技术对随机采取的八棱海棠种子进行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种子携带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总体带毒率为33%,复合侵染率为4%,苹果茎沟病毒带毒率为28%,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带毒率为9%,但未检测出苹果茎痘病毒。3.以确定带毒母树的果实为试材,对果实的不同部位进行了潜隐性病毒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果实果皮、果肉和种子的带毒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果实膨大期的果皮果肉均携带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但只有53.33%的果皮和13.33%的果肉携带苹果茎痘病毒;成熟果实果皮果肉同时携带苹果茎沟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和苹果茎痘病毒三种潜隐性病毒;膨大期果实的种子均携带苹果茎沟病毒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病毒带毒率为88.23%;成熟果实种子苹果茎沟病毒带毒率69.23%,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带毒率为53.25%,苹果茎痘病毒带毒率为42.86%。对带毒母树种子的种胚进行病毒检测,种胚的苹果茎沟病毒带毒率为25%,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带毒率为8.34%,种胚未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4.以带毒母树上采集的种子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对清洗浸泡的种子进行苹果潜隐性病毒检测。结果表明,清洗后苹果茎沟病毒带毒率下降到64%,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带毒率下降到26%,而未检测到苹果茎痘病毒。5.理化处理能够脱除种子携带的病毒,本研究以随机采取的八棱海棠种子为试材,采用80℃的热水、10%的磷酸三钠溶液、1%高锰酸钾溶液和2%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浸种30min,运用RT-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种子的带毒率,并对处理后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八棱海棠种子的带毒率。其中热水处理对脱除苹果茎沟病毒无效,高锰酸钾和磷酸三钠效果较好,脱毒效率为42%,而氢氧化钠效果最好,脱毒效率为82%。理化处理均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力,其中热水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幅度最大。6.为筛选脱毒率高且对种子萌发力负效应较小的处理组合,对氢氧化钠浸种处理进行了优化,分别设置了1%和2%的2个浓度组合和10min、20min、30min、40min和60min5个时间组合对氢氧化钠的浸种处理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氢氧化钠浸种脱除种子潜隐性病毒的效果不明显;2%氢氧化钠不同时间处理之间脱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氢氧化钠溶液浸种20min、30min和40min时,脱除效率较高且相近,综合考虑处理的脱毒效果及其对萌发力的影响,2%氢氧化钠浸种20min-30min为最佳的理化处理组合。为筛选出更适宜的处理组合,以怀来八棱海棠采种圃带毒母树种子为试材,用1.5%氢氧化钠分别浸种20min、30min和40min,对氢氧化钠处理组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1.5%氢氧化钠浸种处理40min和2%氢氧化钠浸种处理30min,脱除苹果潜隐性病毒的效率大体相同,但1.5%氢氧化钠浸种处理对种子的萌发力无影响。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固定床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X701.3
  2. 湿法脱硫系统协同脱除汞的实验研究,X773
  3. 基于地反力局部均匀分布的筏基计算方法研究,TU471.15
  4. 杏与粮棉间作系统内的光分布特征研究,S344;S181
  5. 锌氨浸出液的深度净化及模拟电解液中有机物的脱除研究,TF813
  6. 黄土窑洞灾害形成机理数值模拟研究,TU42
  7. 坛紫菜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和脱除技术研究,S968.431
  8. 胶州湾丁基锡污染状况调查及三丁基锡对常见微藻的毒性研究,X55
  9. 中国大陆东部小时降水气候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P426.613
  10. 滇池水体中多氯联苯的分析测定研究,X832
  11. 活性炭纤维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的试验研究,X773
  12. 环塔里木盆地核桃与粮棉间作系统的光环境和根系分布特征研究,S344
  13. 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的分布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S154
  14. 葡北油田萨尔图油层开发潜力评价,P618.13
  15. 渤海湾西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分布特征研究,P736.21
  16. 黄东海颗粒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分布和来源,P734
  17. 2010年黄、渤海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P734
  18. 近50年东海海水中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P734
  19. 黄茅岛倾倒区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X820.4
  20. 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对燃油中有机硫化物脱除性能研究,TE624.5
  21. 滩涂贝类—文蛤产地环境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S931.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果树病虫害 > 仁果类病虫害 > 苹果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