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联合网络工作室建筑创作的非体系化表现研究

作 者: 宋珊珊
导 师: 刘松茯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联合网络工作室 非体系化 建筑创作
分类号: TU2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众多的当代西方建筑师和工作室中,联合网络工作室具有独特的特征。联合网络工作室总是能够摆脱传统设计思维和技术的限制,很难用一种或几种风格来对工作室的作品进行分类,工作室的作品涉及商业、博物馆、住宅、科学研究机构、大型公共网络项目以及其他领域,但是它们却能够通过分析领悟自如的分享不同类型建筑之间的经验。联合网络工作室的建筑作品更多关注建筑的精神内涵,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觉醒、一种情感的升华。相对于建筑结构和造型给人的震撼,建筑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具持久性。第一,联合网络工作室的非体系化创作思想解析。联合网络工作室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多方面的。工作室的创始人本·范·伯克尔是其灵魂所在,伯克尔受到扎哈·不和哈迪德的影响,对数学形体十分的着迷,他将拓扑几何学创造性的以图解的方式应用到了建筑创作中来,网络式的工作理念使多元融合的方式成为工作室的一大特色,独特的管理机制使设计的更多创新成为可能;哲学的引入也为建筑创作增加了非理性色彩,东西方哲学的交融为其设计带来了独特的感知性导向,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的心理感受、情感变化都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而这又是最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他积极的将哲学引入到了其建筑创作过程中,致力于创造满足人类情感精神需要的建筑。第二,非体系化创作手法的阐释。伯克尔曾受到德勒兹的影响,他擅长外源性图解的运用,他认为图解是一种很直接的、易于传达信息的工具,是一种为人熟知和理解的用于信息表达的视觉化工具;流动的力场是指通过电脑模拟的方式,将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力量以一种交织流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可及性是指负担得起的可持续,可及性的理念力图在长远发展和短期回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一种容易实现的可持续。运用到建筑上,就要求建筑师在对项目进行分析时,从理想化概念模式和项目的实际经济条件两方面同时入手,寻找适合该项目的合宜技术、合宜材料、合宜形式。第三,非体系化创作形态的梳理。联合网络工作室的建筑作品所表达的建筑语汇极其精炼,很少有纯粹的装饰部分。从建筑的构件、造型、体量、表皮的外在描述,到建筑内部场域的形制、秩序编排以及气氛渲染。联合网络工作室所设计的建筑空间总是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界面参考,空间、时间与光完美的结合,总是给人们带来惊喜;联合网络工作室引领了一种新的美学观,他们对建筑的构件、节点、材料、色彩的运用,颠覆了对建筑细部的传统处理手法。构件的异形处理、材料反转式的使用以及导向性功效、色彩与建筑的互动,共同将建筑的细部和结构构件相结合,使建筑具有强烈的整体感。本文旨在通过对联合网络工作室的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的解析,挖掘其建筑作品内在的思想表达,抓住作品深层的思想动机和生成模式,希望通过本人的研究,能够对国内的青年建筑师正确的了解当代西方建筑发展动向、建筑思维模式等有借鉴作用,对处于探索中的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有所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2
    1.1.1 课题背景  10-11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11-12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方法  12-14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2-13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3
    1.2.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3-14
  1.3 联合网络工作室的创作历程  14-15
  1.4 相关概念  15-18
    1.4.1 非体系化  15-16
    1.4.2 非总体化  16
    1.4.3 混合式设计  16
    1.4.4 深度规划  16-17
    1.4.5 非欧几何学、非线性科学及拓扑几何学  17-18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8-19
第2章 非体系化建筑创作思想表现解析  19-47
  2.1 强化抽象化的几何形体  19-32
    2.1.1 挖掘几何形态的丰富性  20-23
    2.1.2 演绎拓扑学的多样性  23-29
    2.1.3 探索自然形态的原真性  29-32
  2.2 强化网络式的工作模式  32-40
    2.2.1 新型的合作方式  33-36
    2.2.2 建筑思维的生成  36-38
    2.2.3 网络下的建筑观  38-40
  2.3 强化现代哲学的感知性  40-46
    2.3.1 德勒兹思想的汲取  40-42
    2.3.2 东方哲学的吸收  42-44
    2.3.3 非总体化理念的挑选  44-46
  2.4 本章小结  46-47
第3章 非体系化建筑创作手法的阐释  47-72
  3.1 外源性图解的灵活编织  47-52
    3.1.1 图解的多样选择  47-49
    3.1.2 图解的运动与增值  49-50
    3.1.3 图解的功能性填充  50-52
  3.2 流动力场的建构  52-61
    3.2.1 社会复杂力量的有机植入  52-55
    3.2.2 空间的不确定性表述  55-58
    3.2.3 虚拟与现实组织的参数化整合  58-61
  3.3 环境体系内的可及性应对  61-70
    3.3.1 建筑形式的有机异构  62-64
    3.3.2 场所信息的深度规划  64-67
    3.3.3 城市功能区域的混合式设计  67-70
  3.4 本章小结  70-72
第4章 非体系化建筑创作形态的梳理  72-94
  4.1 多样性的实体语音  72-79
    4.1.1 丰富的表皮信息  72-75
    4.1.2 多变的几何元素  75-77
    4.1.3 交缠的结构外形  77-79
  4.2 动态异构式的时空语法  79-86
    4.2.1 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空间序列  80-82
    4.2.2 多视角的连续空间  82-84
    4.2.3 细腻多变的光影效果  84-86
  4.3 颠覆传统的建筑表征词汇  86-92
    4.3.1 身份转换的功能节点  86-87
    4.3.2 非常规运用的材料  87-89
    4.3.3 凸显形式的色彩  89-92
  4.4 本章小结  92-94
结论  94-96
参考文献  96-101
附录1 联合网络工作室作品年表  101-114
附录2 联合网络工作室荣誉与奖项  114-11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7-119
致谢  119

相似论文

  1. 地区现代主义大师杰弗里·巴瓦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TU-86
  2. 西安现代建筑创作中传统形式的表达与评析,TU-86
  3. 近代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在华作品调查及分析,TU-86
  4. 哈尔滨当代建筑创作新潮性研究,TU-80
  5.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的新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研究,TU-86
  6. 汤姆·梅恩建筑创作中的异质共生思想研究,TU-86
  7. 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研究,TU-02
  8. 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TU-0
  9. 当代世博会建筑创作理念研究,F713.83
  10. 探析徽派民居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TU241.5
  11. 排他过程中的相似路径,TU-0
  12. 生态理念、技术与建筑创作,TU-023
  13. 西安明城区内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探索与实践,TU201
  14. 历史地段(街区)建筑创作的类型学思考,TU-80
  15. 建筑创作过程对设计作品的影响研究,TU201
  16. 地区性视野下大理白族地区当代建筑创作研究,TU253
  17. 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TU-0
  18. 典型建筑创作过程模式归纳及改进研究,TU201
  19. 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TU241.5
  20. 经济转型时期建筑文化震荡现象五题,TU-86
  21. 多重语境下的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同质化构成研究,TU-0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一般性问题 >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