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空间太阳能电站动力学与控制的柔性一体化仿真平台

作 者: 张骏
导 师: 赵阳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人机与环境工程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电站 动力学与控制 仿真平台 柔性平台 一体化平台
分类号: V41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仿真系统广泛应用在航天、工业、测控等众多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仿真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规模在不断加大、涉及领域也在不断增多。而大多数的仿真系统都是某一领域专用的仿真软件,无法实现多领域建模、仿真等功能,也不能和多个仿真系统进行数据共享。这就导致了模型的重复开发,造成了时间和资金等资源上的浪费。因此,构建既能复用、装配、定制模型,又能满足不同领域仿真需求的柔性一体化仿真平台成为了如今仿真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多领域一体化仿真的理论和方法系统调查研究后,本文设计建立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动力学与控制模型,并使用自主调配式的模型复用技术及基于接口规范的模型集成方式,设计实现了能够提高模型复用率、与其他仿真系统数据共享的柔性一体化仿真平台。平台以能与COM组件无缝集成的C#作为编程语言,在模型管理上,采用组件装配技术、Modelica文本建模技术以及图像建模技术,实现仿真模型不同方式的建立,并创建模型库对所创建的模型进行集中存储;在流程管理上,使用连接器对仿真流程进行设置,以达到数据在指定接口之间的传递;在意外中断处理上,通过保存过程数据及记录断点位置,使平台再次启动时仿真任务能够从中断位置继续执行。此外,平台还集成了Modelica的仿真模型以及其他的仿真系统,以满足不同领域建模仿真的需求。本文最后在柔性一体化仿真平台上,对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动力学与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并得出结果,从而验证了柔性一体化平台的功能可用性与完整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绪论  8-22
  1.1 课题概述  8-10
    1.1.1 课题背景  8-9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20
    1.2.1 空间太阳能电站  10-16
    1.2.2 多领域建模仿真技术  16-20
  1.3 研究内容  20-22
第2章 空间太阳能电站动力学与控制模型  22-33
  2.1 坐标系定义  22
    2.1.1 当地轨道坐标系( O_r–x_ry_rz_r)  22
    2.1.2 站本体坐标系( O_b–x_by_bz_b)  22
    2.1.3 附件坐标系( O_a -ξηζ )  22
  2.2 空间太阳能电站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  22-28
    2.2.1 大气力摄动  23-24
    2.2.2 太阳辐射压摄动  24-25
    2.2.3 地球反照辐射压摄动  25
    2.2.4 经验修正摄动模型  25-26
    2.2.5 由位置速度矢量计算轨道根数  26-27
    2.2.6 由轨道根数计算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  27-28
  2.3 空间太阳能电站姿态动力学模型  28-30
  2.4 空间太阳能电站控制模型  30-32
  2.5 本章小结  32-33
第3章 平台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3-51
  3.1 主要技术研究与应用  33-39
    3.1.1 自主调配式模型复用  33-34
    3.1.2 基于接口规范的模块集成  34-39
  3.2 模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39-46
    3.2.1 模型管理的功能分析与实现  39-43
    3.2.2 模型建立的实现  43-46
  3.3 流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46-50
    3.3.1 流程信息管理  46-48
    3.3.2 状态管理  48-49
    3.3.3 流程中断的管理  49
    3.3.4 流程版本的管理  49-50
  3.4 本章小结  50-51
第4章 柔性一体化仿真平台功能测试  51-67
  4.1 平台数据库设计  51-55
    4.1.1 数据库架构  51
    4.1.2 设计原则  51-52
    4.1.3 数据库设计  52-55
    4.1.4 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  55
  4.2 功能测试  55-66
    4.2.1 测试用例  55-58
    4.2.2 模型接口  58-61
    4.2.3 测试结果  61-66
  4.3 本章小结  66-67
结论  67-69
参考文献  69-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2. 串联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研究,TP242
  3. 高大工业整体厂房焊接烟尘控制与置换通风数值仿真平台和试验研究,TU834
  4. 织机机械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开发,TP391.9
  5. 铝箔冷轧机仿真系统和张力控制的研究,TG334.9
  6. 基于OverSim的P2P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3.02
  7. 基于LTE协议下行链路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TN929.5
  8.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信息处理子站的研究与设计,TP368.1
  9. 开关电源的PCB布局及EMI滤波器设计,TN713
  10. 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设计分析与仿真平台研究,TM341
  11. 基于Q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双足机器人控制,TP242
  12. 基于虚拟仪器的航电系统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TP274
  13. 气浮实验平台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V526
  14. 双柔性机械臂动力学研究,TP241
  15. 一体化全网控制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电网部分的研究,TM734
  16. 新型超压翼伞特性分析与控制系统初步设计,V221
  17. LTE-A系统多小区联合调度算法仿真研究,TN929.5
  18. 工程总承包风险控制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F284
  19. 基于Myard机构的空间可折展机构网络装配与动力学分析,V465
  20. 基于GIS的承德供电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21. 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计算研究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天(宇宙航行) > 基础理论及试验 > 空气动力学 > 航天器、航天飞机的计算机仿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