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短程反硝化除磷动力学模型及工艺技术研究

作 者: 李燕
导 师: 张雁秋
学 校: 中国矿业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短程反硝化除磷 厌氧释磷模型 缺氧吸磷模型 单泥系统
分类号: X7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因其处理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脱氮除磷过程中存在着的矛盾,如基质竞争和泥龄不同等等。反硝化聚磷菌(DPB)具有同步除磷脱氮的特殊功能,在厌氧条件下,反硝化聚磷菌通过分解胞内多聚磷酸盐,合成胞内物质聚羟基烷酸(PHA),储存在微生物体内;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聚磷菌利用胞内物质—PHA,以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在缺氧环境下同时进行除磷脱氮。与传统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相比,反硝化聚磷菌能够同步实现脱氮除磷,实现了“一碳两用”的目标,可以节约碳源用量;此外,缺氧吸磷减少了曝气量,节省能源,减少了排泥量。本论文对短程反硝化除磷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影响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因素等,结合活性污泥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短程反硝化除磷释磷、吸磷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动力学实验研究。论文根据短程反硝化除磷的特性,结合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的优点,结合短程硝化、反硝化聚磷理论和内源呼吸等理论,发明了以短程反硝化除磷菌为优势的新工艺条件—单泥系统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了短程反硝化除磷的实验研究,分别驯化培养出高效的短程硝化菌和短程反硝化聚磷菌,接种于单泥系统,成功完成了系统的启动和优化运行,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并研究了COD浓度、氨氮浓度、pH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短程反硝化厌氧释磷模型:厌氧段释磷与碳源浓度及微生物体内的聚磷含P聚量有关(聚磷为上一个过程中缺氧吸收的TP量),与碳源浓度C的关系符合统一动力学模型。(2)建立短程反硝化缺氧吸磷模型:缺氧吸磷速度和厌氧阶段吸收的碳源量、微生物浓度、混合液中磷浓度有关,吸磷速度与磷浓度P的关系符合统一动力学模型。(3)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释磷活动是一种呼吸作用,是生长性呼吸。当溶液中的碳源被耗尽时,微生物仍然存在低速度的释磷;碳源存在饱和浓度,高于这一浓度,释磷速率达到最大值,此后释磷速度不随碳源浓度而增加;碳源存在临界低浓度,低于这个浓度,释磷速度明显减小。(4)缺氧吸磷时,当NO2--N浓度充足时,在较低的TP浓度下,微生物仍然可以吸磷,显示出一定的吸磷速率,说明生物除磷达到较低的浓度(小于0.5mg/L)是能够实现的。溶液中TP浓度对吸磷速度的影响表现为,TP浓度存在饱和浓度,高于某一浓度,吸磷速度达到最大,此后释磷速度不随碳源浓度而增加。(5)利用反硝化除磷的原理,在“碳与氧隔离、氧化剂与隔离碳、短程硝化节能”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构建有利于反硝化聚磷实现的条件,发明了反硝化菌与聚磷共存的单泥系统工艺,建立了可能适用于生产的工艺技术体系。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NH4+浓度是工艺系统的一项重要的监测控制指标。(6)进行了单泥系统的驯化、启动和优化运行,当进水COD浓度100~220mg/L,NH4+为30~40mg/L,TP为4~5mg/L浓度的前提下,系统可以获得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系统可以处理低C/N的污水,最低C/N为2.5;平均DO在0.5~0.8mg/L时,NO2--N累积率在60%左右,平均曝气量为8.5L/h,节省了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为40h,曝气池容积比33.75%具有节约曝气量、低碳源反硝化、短程反硝化除磷作用明显的特点,适用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的的脱氮除磷。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0
Extended Abstract  10-13
目录  13-15
Contents  15-17
图清单  17-21
表清单  21-24
1 绪论  24-46
  1.1 研究背景  24-25
  1.2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技术现状  25-31
  1.3 反硝化除磷技术及研究进展  31-41
  1.4 活性污泥动力学研究  41-44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4-46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6-50
  2.1 试验装置  46-48
  2.2 试验用水  48-49
  2.3 分析方法  49-50
3 短程反硝化除磷动力学模型和工艺系统研究  50-71
  3.1 短程反硝化除磷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0-66
  3.2 单泥系统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构建与理论分析  66-69
  3.3 本章小结  69-71
4 短程反硝化除磷动力学研究  71-101
  4.1 短程反硝化菌的驯化及培养  71-76
  4.2 反硝化除磷污泥性能分析  76-77
  4.3 厌氧释磷动力学模型研究  77-90
  4.4 缺氧吸磷的动力学研究  90-100
  4.5 本章小结  100-101
5 单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研究  101-134
  5.1 短程硝化试验研究  101-117
  5.2 短程反硝化除磷实验研究  117-123
  5.3 单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123-132
  5.4 本章小结  132-134
6 单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优化控制与运行  134-149
  6.1 单泥系统工艺参数优化  134-138
  6.2 单泥系统优化工况下的运行及影响因素研究  138-144
  6.3 单泥系统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144-147
  6.4 本章小结  147-149
7 结论与展望  149-152
  7.1 结论  149-151
  7.2 创新点  151
  7.3 前景和展望  151-152
参考文献  152-163
作者简历  163-165
学位论文数据集  165

相似论文

  1. 污泥龄对侧流除磷反硝化除磷系统影响,X703
  2. 双泥折流板反应器反硝化除磷及深度处理效能研究,X703
  3. 双泥折流板反应器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X703
  4. 后置好氧生物膜双泥反硝化除磷的研究,X703
  5. 双泥折流板反硝化除磷工艺硝化菌的FISH检测研究,X703
  6. 双泥折流板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反硝化除磷微生物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研究,X703
  7. 双泥折流板反应器短程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X703
  8. 大型企业职工餐厅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生物转盘设计,X703.1
  9. 规模化猪场废水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X713
  10.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同步脱氮除磷效能研究,X703.1
  11. 基于生物选择器改良A~2/O工艺除磷脱氮效能研究,X703
  12. A~2/O工艺在小型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X703
  13. 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试验研究,X703
  14. 厌氧—缺氧活性污泥—生物膜硝化系统的脱氮与除磷特性研究,X703
  15. 颗粒污泥除磷特性和磷的去除途径,X703
  16. 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及控制策略,X703
  17. 反硝化除磷特性及改进工艺研究,X703
  18. 厌氧/好氧交替式SBR处理城市污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X703
  19. 复合式反硝化除磷-BAF工艺处理效能研究,X703
  20. 双泥膜法SBR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研究,X703
  21. SBR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试验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