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研究

作 者: 孙猛
导 师: 邹红菲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自然保护区学
关键词: 松嫩平原 保护区社区 经济性社会问题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X3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学认识和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社区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与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社会问题,是保护区自然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也成为了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需要考证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松嫩平原是鹤类等水鸟的重要的繁殖地与栖息地,其内保护区大片沼泽地及周边区域成为了保护濒危物种的关键区域。目前,松嫩平原的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社区的协调关系问题,因此开展此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2008—2012年,通过有针对性的现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二手资料搜集等方式对松嫩平原的扎龙、向海、莫莫格和图牧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区人口、社区经济(包括经济收入、经济来源、经济支出、支出科目、人均纯收入)、社区教育等三个方面从保护区内和保护区间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居民的劳动能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四个保护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省内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核心区普遍低于所在县市的平均水平;收入来源以保护区内的农业和简单经营业为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3)四个保护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均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为主(80-90%),核心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整体高于保护区的平均水平。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可以概括总结:影响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可以获得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保护区社区居民人力资源状况。其次,为了更客观地理解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社区居民素质等要素的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灵活应用经济数学原理的研究方法,运用具有截面和时间序列特征的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四个保护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均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初级经济体;(2)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程度相似,核心区尤为明显,缓冲区和实验区受区域经济影响较大;(3)人口素质对社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社区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加剧了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和破坏,可持续发展是缓解经济落后和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困境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充分分析四个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途径,包括宏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低碳模式的生态旅游开展力度,(2)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经济功能,(3)促进劳动力流动,提高农民的致富欲望;以及微观层面的脱贫策略:(1)保护区组织申报社区发展基金示范项目,(2)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建设农民文化学校,(4)旅游工艺品制作技术的推广等主题多元化、途径广泛化的脱贫策略。最后,概括了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的初步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5
1 绪论  15-25
  1.1 课题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15-17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7-22
    1.2.1 自然保护区  17
    1.2.2 社区共管  17-19
    1.2.3 理论基础  19-21
    1.2.4 调查内容  21
    1.2.5 调查方法  21-22
  1.3 课题来源  22
  1.4 主要研究内容  22-23
  1.5 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23-25
2 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5-40
  2.1 松嫩平原概况  25-26
  2.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6-32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6-27
    2.2.2 野生动植物资源  27
    2.2.3 保护区区划状况  27-28
    2.2.4 保护区社区概况  28-32
  2.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34
    2.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2.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32
    2.3.3 保护区区划状况  32-33
    2.3.4 保护区社区概况  33-34
  2.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4-37
    2.4.1 自然地理概况  35
    2.4.2 野生动植物资源  35
    2.4.3 保护区区划状况  35-36
    2.4.4 保护区社区概况  36-37
  2.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7-39
    2.5.1 自然地理概况  37
    2.5.2 野生动植物资源  37-38
    2.5.3 保护区区划状况  38-39
    2.5.4 保护区社区概况  39
  2.6 本章小结  39-40
3 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调查  40-69
  3.1 社区数据收集  40-43
    3.1.1 调查方法  40
    3.1.2 数据收集  40-41
    3.1.3 数据处理  41-43
  3.2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3-48
    3.2.1 社区人口  43-44
    3.2.2 社区经济  44-46
    3.2.3 社区教育  46-47
    3.2.4 综合分析  47-48
  3.3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8-53
    3.3.1 社区人口  48-50
    3.3.2 社区经济  50-52
    3.3.3 社区教育  52
    3.3.4 综合分析  52-53
  3.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3-58
    3.4.1 社区人口  53-55
    3.4.2 社区经济  55-57
    3.4.3 社区教育  57
    3.4.4 综合分析  57-58
  3.5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8-63
    3.5.1 社区人口  58-59
    3.5.2 社区经济  59-61
    3.5.3 社区教育  61-62
    3.5.4 综合分析  62-63
  3.6 保护区间比较  63-67
    3.6.1 社区人口  63-64
    3.6.2 社区经济  64-66
    3.6.3 社区教育  66-67
  3.7 本章小结  67-69
4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定性分析  69-75
  4.1 扎龙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69-70
    4.1.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69
    4.1.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69
    4.1.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69-70
    4.1.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70
  4.2 向海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70-71
    4.2.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70
    4.2.2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70-71
    4.2.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71
    4.2.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71
  4.3 莫莫格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71-73
    4.3.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71
    4.3.2 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71-72
    4.3.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72-73
    4.3.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73
  4.4 图牧吉保护区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关系分析  73-74
    4.4.1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73
    4.4.2 社区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主要特点  73
    4.4.3 自然资源利用对保护区资源保护的影响  73-74
    4.4.4 自然资源利用对社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74
  4.5 本章小结  74-75
5 保护区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关系的模型分析---以扎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75-85
  5.1 研究方法  75
  5.2 社区经济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模型  75-76
  5.3 分析样本及样本聚类  76-78
  5.4 指标体系构建  78-81
    5.4.1 构建的基本依据  78-79
    5.4.2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79-80
    5.4.3 指标显著性检验  80-81
  5.5 模型统计  81-82
  5.6 统计结果实证分析  82-84
  5.7 本章小结  84-85
6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及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解决对策  85-97
  6.1 保护区社区经济性社会问题现状分析  85-93
    6.1.1 贫困的确定  85-86
    6.1.2 贫困的类型  86-88
    6.1.3 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88-93
  6.2 基于保护区参与的贫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途径  93-96
    6.2.1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必要性  93-94
    6.2.2 保护区参与社区脱贫的途径  94-96
  6.3 本章小结  96-97
7 经济性社会问题分析对自然保护区选建及发展的意义  97-102
  7.1 资源利用趋势取决于社区经济发展水平  97-98
  7.2 社区贫困问题分析有助于保护成效预测  98
  7.3 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8
  7.4 保证保护区选建前评估体系建立的科学性  98-101
    7.4.1 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98-100
    7.4.2 以社区经济分析为核心的保护区建立条件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建议  100-101
  7.5 本章小结  101-102
结论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0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9-110
致谢  110-111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1.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3.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4.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5. 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G812.0
  16. 皖江城市带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F127
  17. 民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F832.4
  18. 宁夏羊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426.86
  19. 兰州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F426.22
  20. 辉发河梅河口市段水污染控制规划研究,X522
  2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研究,R197.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