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酿酒葡萄果实中花色苷的影响

作 者: 张家荣
导 师: 赵新节
学 校: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成熟过程 花色苷 HPLC 负载量 疏花 疏粒 疏穗
分类号: TS26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试验以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l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验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葡萄花色苷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了葡萄成熟过程中果皮内总花色苷和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锦葵花素葡萄糖苷、飞燕草素葡萄糖苷、矢车菊素葡萄糖苷、芍药素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疏花疏粒疏穗)对葡萄总花色苷和五种花色苷单体含量的影响及不同负载量调控方式对葡萄总花色苷和五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影响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皮内总花色苷和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葡萄完全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其中,花色苷单体中含量最高的是锦葵花素葡萄糖苷(Malvidin-3-0-Glucoside),其次为芍药素葡萄糖苷(Peonidin-3-0-Glucoside)、飞燕草素葡萄糖苷(Delphinidin-3-0-Glucoside)、矮牵牛素葡萄糖苷(Petunidin-3-Glucoside)和矢车菊素葡萄糖苷(Cyanidin-3-0-Glucoside)。采用不同方式降低负载量均能够明显提高葡萄果皮总花色苷的含量。其中,疏粒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总花色苷含量的提升程度最高,当葡萄完全成熟时,其葡萄果皮总花色苷含量达到114.1A520/g,是对照(CK)的2.1倍;疏花与疏穗控制负荷分别比对照(CK)增加了54.9%和58.8%。对于葡萄果皮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总含量,疏花控制负荷对其的提升并不明显;而疏粒与疏穗控制负荷却可以明显提高,且两者提升程度相近,分别是对照(CK)的1.42倍和1.45倍。对于葡萄果皮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含量,疏穗与疏粒控制负荷均能够明显提高其含量,而疏花控制负荷仅能够明显提高葡萄果皮飞燕草素葡萄糖苷、芍药素葡萄糖苷及锦葵花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对于矢车菊素葡萄糖苷和矮牵牛素葡萄糖苷的含量提升却并不明显。不同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每种花色苷单体含量的提升程度各不相同:疏粒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锦葵花素葡萄糖苷及芍药素葡萄糖苷含量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对飞燕草素葡萄糖苷含量的提升程度最低;疏穗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矢车菊素葡萄糖苷、矮牵牛素葡萄糖苷及飞燕草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影响最大,提升程度最高;除飞燕草素葡萄糖苷外,疏花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锦葵花素葡萄糖苷、芍药素葡萄糖苷、矢车菊素葡萄糖苷及矮牵牛素葡萄糖苷四种花色苷单体的含量影响均最小,提升程度在三种负载量调控方式中皆为最低。

全文目录


摘要  9-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前言  12-24
  1.1 花色苷的天然分布  12-13
  1.2 花色苷的生态功能  13-14
    1.2.1 光保护作用  13-14
    1.2.2 提高植物耐寒抗冻能力  14
    1.2.3 提高植物的抗旱及渗透应激能力  14
  1.3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  14-16
  1.4 花色苷的化学结构  16-17
  1.5 花色苷的提取和纯化  17-21
    1.5.1 花色苷的提取  18-19
      1.5.1.1 植物材料的准备  18
      1.5.1.2 溶剂浸提法  18-19
      1.5.1.3 超声提取法  19
      1.5.1.4 超临界流体萃取  19
    1.5.2 花色苷的纯化  19-21
      1.5.2.1 纸层析  20
      1.5.2.2 薄层层析  20
      1.5.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20-21
  1.6 花色苷的分析鉴定  21-23
    1.6.1 花色苷的定性分析  21-22
      1.6.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
      1.6.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1-22
    1.6.2 花色苷的定量分析  22-23
      1.6.2.1 总花色苷含量分析  22
      1.6.2.2 花色苷单体的定量  22-23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3-24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4-30
  2.1 材料  24
  2.2 试剂  24-25
  2.3 仪器  25-26
  2.4 方法  26-30
    2.4.1 试验材料的处理方法  26
    2.4.2 采样方法  26
    2.4.3 酿酒葡萄成熟过程中果实理化指标的测定  26-30
      2.4.3.1 果实纵横径及平均粒重的测量  27
      2.4.3.2 葡萄果粒间温度的测量  27
      2.4.3.3 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7
      2.4.3.4 果实总酸含量的测定  27
      2.4.3.5 果实 pH 的测定  27
      2.4.3.6 果实总酚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27-28
      2.4.3.7 果实单宁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28
      2.4.3.8 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8
      2.4.3.9 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的提取及其含量的测定  28-30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0-54
  3.1 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0-33
    3.1.1 DNS 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0
      3.1.1.1 DNS 的配制  30
      3.1.1.2 DNS 标准曲线的绘制  30
    3.1.2 总酚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0-31
      3.1.2.1 总酚标准溶液的配制  30-31
      3.1.2.2 总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31
    3.1.3 单宁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1-32
      3.1.3.1 单宁标准溶液的配制  31
      3.1.3.2 单宁标准曲线的绘制  31-32
    3.1.4 酿酒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标准工作曲线的建立  32-33
      3.1.4.1 五种花色苷标准品标准溶液的配制  32
      3.1.4.2 五种花色苷单体标准曲线的绘制  32-33
  3.2 不同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基本物理指标  33-35
    3.2.1 葡萄果粒大小及平均粒重  33
    3.2.2 葡萄果粒间的温度  33-35
  3.3 不同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基本化学指标  35-36
  3.4 不同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条件下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含量  36-54
    3.4.1 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  36-37
    3.4.2 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含量  37-54
      3.4.2.1 对照(CK)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含量的变化  40-41
      3.4.2.2 疏花条件下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含量变化  41-44
      3.4.2.3 疏粒条件下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含量变化  44-47
      3.4.2.4 疏穗条件下葡萄果皮中五种基本花色苷单体含量变化  47-48
      3.4.2.5 疏花与疏粒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五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48-51
      3.4.2.6 疏花与疏穗控制负荷对葡萄果皮五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51-52
      3.4.2.7 疏粒与疏穗控制负荷葡萄果皮中五种花色苷单体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52-54
第四章 讨论  54-60
  4.1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葡萄果粒大小及平均粒重的影响  54
  4.2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葡萄果实基本化学指标的影响  54-55
  4.3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55-56
  4.4 葡萄果粒间的微环境对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56-57
  4.5 葡萄花色苷与葡萄酒颜色之间的关系  57-60
第五章 结论  60-62
  5.1 葡萄成熟过程中果皮中花色苷含量变化规律  60
  5.2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葡萄果皮中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60
  5.3 负载量及其调控方式对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单体含量的影响  60
  5.4 负载量调控方式对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单体含量影响的差异性  60-62
参考文献  62-68
附录 A  68-81
致谢  81-82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2

相似论文

  1.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2.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TS206.4
  3.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4.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5. 茶叶中有效生化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凤凰乌龙茶检测中的应用,TS272.7
  6.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7. 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482.2
  8.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9. 5-氨基乙酰丙酸调节梨树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S661.2
  10. 中国茶饮料中有效生化成分的分析研究,TS272.7
  11. 3GT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S532
  12. 白芍中芍药苷提取工艺的研究,R284.2
  13. 禽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S859.84
  14. 柱前衍生化HPLC法在远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R284
  15.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含量测定及其配伍稳定性的考察,R927.2
  16. 铁棒锤炮制方法的初步研究,R283
  17. 两种中药的化学物质与质量标准研究,R284.1
  18.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285.5
  19. HPLC-MS/MS技术在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R96
  20. 5-azaC对菠菜生长发育及DNA甲基化的影响,S636.1
  21. 头孢丙烯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各种酒及其制造 > 葡萄酒、香槟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