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起~(192)Ir放射事故中5例受照者的医学处理和4年随访

作 者: 蒲汪旸
导 师: 刘玉龙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肿瘤学
关键词: 192Ir 过量照射 放射性皮肤损伤 医学处理 医学随访
分类号: R81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一起192Ir放射事故中5例受照者的医学处理及为期4年的系统医学随访,为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治提供技术准备,为研究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积累资料。方法1.临床观察: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重点观察造血系统、皮肤、眼晶体、甲状腺、性腺等放射敏感组织。2.剂量估算: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生物剂量;通过现场模拟及物理计算估算物理剂量。3.辐射遗传学指标随访: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常规、G-显带分析和微核分析。4.免疫功能检查: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含量评价体液免疫功能;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全T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B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比例评价细胞免疫功能。5.内分泌指标的测定:用放射免疫技术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es)、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水平。6.自由基指标的检测:利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SOD抑制率,评价SOD活性。7.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定量分析事故受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nm23-H1、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8.心理评估:利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问卷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问卷评价受照者的心理特征。结果1.物理剂量估算结果:ZXW全身0.19~0.26 Gy,右手指5.1~7.7 Gy,右手小鱼际5~7.5 Gy,左手小鱼际5~7.5 Gy,左手指40~60 mGy;CJ全身0.18~0.25 Gy,右手指2.5~5.1 Gy,左手指0.9~1.7 Gy;LEJ全身0.18~0.25 Gy,右手指2.6~5.2 Gy,左手指40~60 mGy;ZJT全身0.12~0.34 mGy;ZSQ:因受照时间短,源皮距长,考虑受照剂量极低,未进行物理剂量估算。生物剂量估算结果:ZXW全身0.25(0.083~0.37) Gy;CJ全身0.29(0.11~0.42) Gy;LEJ全身0.20(0.033~0.32) Gy;ZSQ全身0.17(0.045~0.28) Gy;ZJ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分析均正常,无法估算生物剂量。2.受照后结合受照史、临床表现和剂量估算结果,在全身放射性损伤方面,ZXW、CJ、LEJ、ZSQ 4人诊断为192Ir过量外照射;在局部放射性损伤方面,诊断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ZXW右手拇指Ⅲ度,右手食指Ⅲ度,右手小鱼际Ⅲ度,左手小鱼际Ⅲ度,颜面部I度;LEJ右手食指Ⅱ度,右手拇指Ⅲ度;CJ左手全手掌Ⅱ度,右手全手掌Ⅱ度。在初期医学处理方面,对ZXW、CJ、LEJ 3位患者采取手部皮肤外敷维生素B12溶液及保护措施,ZXW右手食指远端水疱范围较大、张力高,指压反应(+),予水疱穿刺抽液;全身采取调节免疫、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3.事故后ZJT工作单位变更,ZSQ退休,初次就诊后2人失访。4.四年随访过程中发现,ZXW、CJ双下肢酸软无力。ZXW右手食指和小鱼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Ⅲ度迁延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右手拇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Ⅲ度及颜面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损I度伤完全恢复;LEJ右手食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发展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Ⅰ度,右手拇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Ⅲ度伤完全恢复,受照后第3年发现双小腿膝盖下方5cm×3cm色素沉着;CJ左手及右手全手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完全恢复。5.辐射遗传学指标:受照后初期,ZXW、CJ、LEJ 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微核率正常,受照后第2年3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恢复正常。受照后第4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异常。6.免疫功能、内分泌激素水平和血浆SOD活性:受照后ZXW、ZSQ 2人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受照后第4年ZXW、CJ、LEJ 3人细胞免疫功能轻度异常;4年期间未发现受照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甲状腺功能异常;事故后第4年ZXW、CJ、LEJ 3人与对照组的血浆SOD活性无统计学差异。7.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ZXW、CJ、LEJ 3人受照后第4年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nm23-H1基因mRNA,与健康人相比,其相对表达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8.事故后5人均有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经心理疏导后明显改善。受照后第4年对ZXW、CJ、LEJ 3人分别进行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和艾森克情绪稳定性测验,提示CJ仍有焦虑、紧张,ZXW、LEJ心理状况良好。结论成功地对一起192Ir放射事故中5例受照者进行了医学处理,并对其中3例受照者进行了4年系统的医学随访观察;对于远后效应的进一步评价有待于更长时间的医学随访。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2
引言  12-21
  一、本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2
  二、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0
  三、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0-21
第一部分 初期医学处理  21-40
  1 资料与方法  21-25
    1.1 一般资料  21-22
    1.2 事故经过  22
    1.3 剂量估算  22-25
    1.4 实验室检查  25
  2 结果  25-36
    2.1 临床表现  25-28
    2.2 剂量估算  28-32
    2.3 实验室检查  32-36
    2.4 诊断  36
    2.5 医学处理  36
  3 讨论  36-40
    3.1 过量照射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关系  36
    3.2 剂量估算  36-38
    3.3 诊断  38-39
    3.4 治疗  39
    3.5 心理状况  39-40
第二部分 医学随访  40-63
  1 资料与方法  40-45
    1.1 随访项目  40-45
    1.2 随访周期  45
    1.3 随访对象  45
  2 结果  45-56
    2.1 临床表现  45-46
    2.2 皮肤改变  46-48
    2.3 眼晶体  48-49
    2.4 实验室检查  49-51
    2.5 血浆SOD  51-52
    2.6 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G-显带分析和微核分析  52-54
    2.7 GADD45和nm23-H1基因mRNA表达水平  54-55
    2.8 心理评估  55-56
    2.9 其他  56
  3 讨论  56-63
    3.1 症状  56
    3.2 皮肤  56-57
    3.3 眼晶体  57
    3.4 造血功能  57-58
    3.5 免疫功能  58
    3.6 肝肾功能  58-59
    3.7 甲状腺功能  59
    3.8 性激素  59
    3.9 血浆SOD  59-60
    3.10 辐射遗传学指标  60-61
    3.11 GADD45和nm23-H1基因mRNA表达  61-62
    3.12 心理评估  62
    3.13 遗传效应  62-63
结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9
综述 外照射放射性皮肤损伤救治进展  69-77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7-78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78-81
致谢  81-82

相似论文

  1.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及其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R818
  2.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R285.5
  3.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促进大鼠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机制的实验研究,R818.7
  4.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R818.7
  5.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的表达,R818.7
  6. SOD脂质体对大鼠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R641
  7.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及其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R818
  8. 心肌肌钙蛋白T联合DVH图在放射性心肌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R818
  9. 肺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分泌和凋亡在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R818.7
  10. 血浆中TNF-α、IL-6、ACE水平及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研究,R818
  11. 姜辣素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R818
  12. EMP暴露对雄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R818
  13. 血小板第4因子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辐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818
  14. 阿司匹林对放射性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R818
  15. 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比格狗的实验研究,R818
  16. 不同种属急性放射病动物出凝血变化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治疗作用研究,R818
  17. 大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的实验研究,R818
  18.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促进大鼠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机制的实验研究,R818.7
  19. 低剂量照射区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前瞻性研究,R818
  20. 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正常门静脉早期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R81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特种医学 > 放射医学 > 放射病、放射损伤 > 放射病与放射损伤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