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楂核烟熏液的成分分析及在灌肠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王旗
导 师: 姜绍通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液熏灌肠 挥发性成分 贮藏特性 质构改良
分类号: TS251.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烟熏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传统制备方法采用直接烟熏,食品易受熏烟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形成安全隐患。液熏法是在传统烟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烟熏加工技术,该法通过将熏材进行控制性燃烧发烟,收集烟气冷凝液,进而对其进行分离加工制备安全的液体烟熏香味料,再添加到食品中制造烟熏食品。液熏法是解决烟熏食品安全加工的科学途径,也是现代烟熏食品加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目前国内唯一的液体烟熏香味料--山楂核烟熏液为对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其理化指标、有机成分、挥发性香气、应用效果和配方改良,对山楂核烟熏液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山楂核烟熏液的成分分析方面,通过国家标准方法对山楂核烟熏液检测,结果表明其中酸含量(以乙酸表示)为12.414%,酚含量(以2,6-二甲氧基苯酚表示)为5.707mg/mL,羰基化合物含量(以正庚醛表示)为3.834g/100mL,苯并(a)芘含量为0.7μg/Kg,未检出重金属及砷含量;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山楂核烟熏液成分分析,共检测出87种混合物,其中酸类物质占48.687%、醇类物质占14.945%、醛类物质占10.093%、酚类物质占9.576%、酯类物质占8.759%、酮类物质占4.596%、醚类物质占2.383%、呋喃类物质占0.628%;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合GC-MS测定山楂核烟熏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优化最佳的萃取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0min,在此条件下,共检测出山楂核烟熏液挥发性风味物质79种,其中酚类占55.526%、酯类化合物占18.710%、醛类化合物占16.162%、酮类化合物占3.252%、呋喃类化合物占2.108%、酸类化合物占1.019%。在对灌肠食品的应用研究方面,以油脂氧化(POV、AV、TBA)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微球菌和葡萄球菌数、肠杆菌数)为指标,研究添加山楂核烟熏液对低温贮藏灌肠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烟熏液对脂肪氧化和细菌生长都具有抑制的作用,且抑制效果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可以有效延长肉制品的贮藏期;以抗坏血酸和BHT为对照,进一步分析烟熏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还原能力及抗脂质氧化能力VC>BHT>烟熏液,且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液熏灌肠的质构改良方面,以质构(硬度和弹性)、持水性及感官评分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液熏灌肠质构改良剂的优化配方为:15‰山楂核烟熏液Ⅰ号、6%淀粉、0.3%复合磷酸盐、0.4%卡拉胶、3%大豆分离蛋白,此配方下液熏灌肠具有较好的质构特性、持水性和口感。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联合气质联用(GC-MS)法对自制的灌肠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空白灌肠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包含87种物质,其中有20.897%的烯萜类物质、17.526%的醛类物质、17.090%的酚类物质、14.306%的醇类物质、9.525%的苯环、杂环化合物、5.968%的酸类物质、5.182%的酯类物质、4.435%的酮类物质、4.094%的醚类物质以及0.977%的呋喃类物质;液熏灌肠的挥发性成分共检测到104种物质,其中包括20.292%的烯萜类物质、18.776%的酚类物质、14.100%的酮类物质、13.574%的苯环、杂环化合物、9.641%的醛类物质、7.338%的酸类物质、7.262%的呋喃类物质、4.396%的酯类物质、2.503%的醚类物质以及2.118%的醇类物质。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致谢  10-16
第一章 绪论  16-25
  1.1 肉制品烟熏加工技术现状  16-17
    1.1.1 常规烟熏法  16-17
    1.1.2 特殊烟熏法  17
  1.2 烟熏香味料和液熏技术  17-20
    1.2.1 烟熏香味料和液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7-18
    1.2.2 烟熏液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18
    1.2.3 液熏技术相较于传统发烟方法的优势  18-19
    1.2.4 烟熏液的使用方法  19-20
  1.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20-21
    1.3.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  20-21
    1.3.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21
  1.4 肉制品脂肪氧化及评价方法  21-22
    1.4.1 脂肪氧化与肉制品风味的关系  21-22
    1.4.2 脂肪氧化的评价方法  22
  1.5 肉制品的质构改良  22-23
    1.5.1 常用的质构改良添加剂  22
    1.5.2 质构改良机理  22-23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3-25
    1.6.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3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3-25
第二章 山楂核烟熏液的组成分析  25-40
  2.1 材料与方法  25-28
    2.1.1 实验材料  25-26
    2.1.2 实验仪器  26
    2.1.3 实验方法  26-28
  2.2 实验方案设计  28-29
    2.2.1 山楂核烟熏液混合物成分的 GC-MS 分析  28
    2.2.2 萃取头的老化处理  28
    2.2.3 萃取工艺条件最优化实验  28
    2.2.4 山楂核烟熏液挥发性香气成分的 GC-MS 分析  28-29
  2.3 结果与分析  29-39
    2.3.1 山楂核烟熏香味料的基本理化性质  29
    2.3.2 萃取条件优化  29-32
    2.3.3 山楂核烟熏液混合物成分的分析鉴定  32-35
    2.3.4 山楂核烟熏液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35-39
  2.4 本章小结  39-40
第三章 液熏灌肠贮藏性能的研究  40-51
  3.1 材料与方法  40-44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0-41
    3.1.2 仪器与设备  41-42
    3.1.3 检测方法  42-44
  3.2 实验方案设计  44-45
  3.3 结果与讨论  45-50
    3.3.1 烟熏液的不同添加量对液熏灌肠脂肪氧化的影响  45-47
    3.3.2 烟熏液的不同添加量对液熏灌肠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47-48
    3.3.3 烟熏液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48-50
  3.4 本章小结  50-51
第四章 液熏灌肠质构改良配方的研究  51-76
  4.1 材料与方法  51-53
    4.1.1 实验材料  51
    4.1.2 实验仪器  51-52
    4.1.3 液熏灌肠的产品配方及加工工艺  52
    4.1.4 检测方法  52-53
    4.1.5 气质联用检测方法  53
  4.2 实验方案设计  53-55
    4.2.1 烟熏液的单因素实验  53
    4.2.2 改良剂的单因素实验  53-54
    4.2.3 正交试验设计  54-55
    4.2.4 验证实验  55
    4.2.5 自制灌肠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检测  55
  4.3 结果与分析  55-75
    4.3.1 烟熏液的单因素实验  55-57
    4.3.2 淀粉添加量对液熏灌肠 TPA、持水性及感官的影响  57-58
    4.3.3 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液熏灌肠 TPA、持水性及感官的影响  58-60
    4.3.4 卡拉胶添加量对液熏灌肠 TPA、持水性及感官的影响  60-62
    4.3.5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对液熏灌肠 TPA、持水性及感官的影响  62-63
    4.3.6 正交试验结果  63-67
    4.3.7 验证实验  67
    4.3.8 自制灌肠的 GC-MS 分析结果  67-75
  4.4 本章小结  75-76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6-78
  5.1 结论  76
  5.2 展望  76-78
参考文献  78-8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86-87

相似论文

  1. 高压处理对烧鸡贮藏特性的影响,TS251.67
  2.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O658.2
  3. 野菊米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研究,R284
  4. 中国传统面酱挥发性成分分析,TS264.24
  5. 南五味子挥发性成分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R284
  6.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根茎类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共性技术研究,R284
  7. 地耳草的品质评价研究,R284
  8. 黄芪酒发酵技术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TS262.91
  9. 银杏生殖器官光合产物分配规律及挥发性成分研究,S664.3
  10. 用酶催化氧化鸡脂—热反应制备肉香味的研究,TS264.3
  11. 可同化氮素对酵母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TS261.11
  12. 酿造酱油挥发性成份分析及其在酱油鉴别中的应用研究,TS264.21
  13. 珍珠菜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活性成分抗氧化机制研究,S567.239
  14. 德州扒鸡品质相关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保鲜技术研究,TS251.67
  15. 大叶碎米荠和百里香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S567.239
  16. 水稻种子的脱水和贮藏耐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S511
  17. 超临界萃取白术挥发性成分的实验与模拟研究,S567.233
  18. 奥运用芍药切花贮藏技术研究,S682.12
  19. 雪莲果叶片挥发油动态变化及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S567
  20. 药用植物种子形态结构及贮藏特性的研究,S567
  21. 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其微胶囊包埋的研究,TQ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 > 熟肉制品 > 灌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