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C12A7-O~-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作 者: 宫璐
导 师: 李全新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C12A7 凝胶溶剂法 细菌 抗菌 生物油重整制氢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最大的影响是引发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而大量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许多菌株发生变异,严重威胁着的人类健康,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的抗菌材料的研究一直是抗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次成功地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氧化特性的氧负离子存储-发射材料(C12A7-Oˉ),研究了制备的C12A7-Oˉ材料的结构特性、0ˉ离子发射和存储特性;并且研究了C12A7-Oˉ材料在溶液中的抗菌作用和抗菌机理。主要的创新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成功地利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合成温度(900-1150℃)下制备了纳米C12A7-Oˉ材料,并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表征。研究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12A7-Oˉ材料包括三个主要的过程:前躯体中的铝盐生成A1203,钙盐生成CaO,CaO/A1203复合物相变产生纳米Ca12Al14033(C12A7)晶体结构。材料的性能分析表明:(1)1150℃焙烧制备的C12A7-Oˉ材料中所含的Oˉ和02ˉ离子的浓度均为1.2×1020 cm-3;(2)从C12A7-Oˉ材料表面发射的离子中主要的是Oˉ离子,其数量约占发射总量的89%,当材料表面的温度是800℃,引出场为800 V/cm时,Oˉ离子的发射电流强度为0.89土0.15μA/cm2;(3)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12A7-Oˉ材料的平均粒径约为33-74nm,比传统粉末合成方法制备的材料粒径(通常大于1μm)更小。此外,溶胶凝胶法在工艺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苛刻条件(如:需要200-300 atm压片、1350℃以上高温焙烧),显著降低了合成温度和合成周期,使制备工艺更加简便。2.首次使用制备的的纳米C12A7-Oˉ材料进行抗菌实验。结果显示C12A7-Oˉ材料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当负载有C12A7-Oˉ粉末材料的纺织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h的杀灭率可达99.89%,表明C12A7-Oˉ粉末材料具有快速有效的抗菌作用,可应用于抗菌纺织品、抗菌塑料等领域。3.首次研究了C12A7-Oˉ材料在溶液中的抗菌作用机理。研究了C 12A7-Oˉ材料在溶液中的抗菌作用和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当C12A7-Oˉ材料中含有的Oˉ浓度为2×1020 cm-3,1 mg/mL的C12A7-Oˉ水溶液中的Oˉ浓度约为4×1016 cm-3。1mg C12A7-Oˉ/mL的溶液可在1 h内将菌液浓度为105 cfu/mL的大肠杆菌浓度降低99.98%。对比实验表明,在中性PBS环境中,1 mg/mL的C12A7-Oˉ材料加入后不会产生明显的pH效应和接触效应,结合XRD和ESR结果分析,C12A7-Oˉ材料在中性PBS溶液中主要是0ˉ负离子起到抗菌作用。4. Ni/ZSM的催化剂与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研究(附加研究)。此外,本文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ZSM的催化剂,考察了生物油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的催化性能、S/C和电流对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含Ni比例相同的Ni/ZSM催化剂与Ni/Al2O3催化剂相比,相同条件下的碳转化率和氢产率都有所提高;反应温度、S/C和电流明显地提高了碳转化率和氢产率;在400℃、S/C=17、I=3.5A时,生物油达到完全转化和92.6%的氢产率。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2-40
  1.1 微生物介绍  12-14
  1.2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7
  1.3 O~-的重要性和传统的产生方法  17-19
  1.4 负离子发射材料介绍  19-24
    1.4.1 YSZ(Y_2O_3-stabilized ZrO_2)材料  19-21
    1.4.2 O~-发射材料C12A7-O~-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21-24
  1.5 C12A7材料的制备方法  24-34
    1.5.1 传统C12A7材料的制备方法  24-28
    1.5.2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SGCS)法  28-34
  1.6 本文新进展  34-35
  参考文献  35-40
第2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C12A7-O~-材料  40-58
  2.1 引言  40-41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48
    2.2.1. 实验材料  41-42
    2.2.2. 样品制备  42
    2.2.3. 样品表征  42-48
  2.3. 材料表征结果  48-55
    2.3.1. TG/DTA分析  48-49
    2.3.2. XRD分析  49-51
    2.3.3. ESR分析  51-52
    2.3.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观察  52-53
    2.3.5. TOF及电流发射实验  53-55
  2.4. 小结  55-56
  参考文献  56-58
第3章 C12A7-O~-材料抗菌性能及其抗菌机理研究  58-78
  3.1 引言  58-61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1-66
    3.2.1 材料和试剂  61
    3.2.2 实验仪器  61-62
    3.2.3 实验方法与装置  62-65
    3.2.4 样品表征  65-66
  3.3 抗菌实验结果  66-74
    3.3.1 抗菌性能试验结果  66-67
    3.3.2 C12A7-O~-粉末材料负载于纺织品的抗菌效果  67
    3.3.3 抗菌试验FESEM结果  67-68
    3.3.4 抗菌机理试验结果  68-72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72
    3.3.6 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72-73
    3.3.7 抗菌机理讨论  73-74
  3.4 小结  74-76
  参考文献  76-78
第4章 Ni/ZSM催化剂上生物油重整制氢的研究  78-100
  4.1 引言  78-83
    4.1.1 氢气生产现状  78-79
    4.1.2 生物质能及其应用介绍  79-80
    4.1.3 生物质裂解制生物油及生物油水蒸汽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  80-82
    4.1.4 生物油重整制氢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82-83
  4.2 实验部分  83-91
    4.2.1 生物油原料  83-87
    4.2.2 催化剂的制备  87
    4.2.3 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  87-91
  4.3 重整制氢结果  91-95
    4.3.1 载体对碳转化率和氢产率的影响  91-92
    4.3.2 S/C对碳转化率和氢产率的影响  92-93
    4.3.3 电流对碳转化率和氢产率的影响  93-94
    4.3.4 电流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94-95
  4.4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95-97
    4.4.1 H_2-TPR(H_2-程序升温还原)测试  95
    4.4.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95-97
  4.5 小结  97-98
  参考文献  98-100
总结与展望  100-10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2-104
致谢  104

相似论文

  1.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虾池两种蓝藻溶藻效果的研究,S942.91
  2.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3.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优势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X172
  4.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5.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6. 云南有色金属矿山细菌多样性初步探究,TD926.4
  7. 光合微生物制氢菌种连续培养系统及其装置研究,TQ116.2
  8. 抗菌型多功能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及应用研究,TQ342.1
  9.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10.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11.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12.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13.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4.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5. 环境胁迫对棘胸蛙(Paa spinosa)抗坏血酸及其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Q958.1
  16.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17. 淀粉液化芽孢杆菌ES-2抗菌脂肽生产工艺的研究,TQ936.16
  18.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9.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20. 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1
  2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