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离子液体及其极性溶剂混合液的溶剂化动力学研究

作 者: 张新星
导 师: 赵丽娟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凝聚态物理
关键词: 溶剂化动力 离子液体 转动动力学 介电弛豫 连续场模型 荧光上转换 超快光谱
分类号: O645.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离子液体(IL)的溶剂化动力学过程具有典型的双相性。其快响应过程通常在1ps内结束,而剩余部分则在纳秒时域内弛豫。为观测IL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宽光谱荧光上转换系统(FLUPS)经调节,在多方面得到改进。通过采用波前倾斜后的红外门脉冲(1340nm)以及光度和时间零点校准,系统可以测量到80fs时间分辨率且高信噪比的宽带(425-750nm)荧光光谱。结合FLUPS和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TCSPC)两种测量手段,可以完整地观测到荧光团在IL中的斯托克斯位移动力学过程。利用该手段,本文测量了香豆素153(C153)在21种咪唑、吡咯烷等类型离子液体中的完整溶剂化响应函数,其中快响应过程通常占整体动力学过程的10%-40%。快响应过程时间与离子对约化质量的相关性表明,这部分动力学过程是由离子的惯性运动引起的。溶剂化弛豫中的慢响应部分则在较宽时域上分布且与IL粘滞度相关联,证明了慢响应过程源于溶剂的扩散性结构重组。为进一步研究溶剂化动力学与溶剂本身介电弛豫过程的关系,简单介电连续场模型被引入到溶剂化响应函数的预测中。溶剂化响应函数的预测值通常快于实验值2-4倍。为了深入理解溶剂化效应与介电弛豫过程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还测量“基准”溶质C153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与两种极性溶剂(乙氰和水)混合液中的溶剂化响应函数,并且均未找到证明C153在这两种混合体系中优先溶剂化效应的有力证据。C153在上述混合体系中的溶剂化及转动时间与粘滞度呈现良好的相关性。此外,文中还利用混合体系的介电弛豫谱(频域范围为200MHz-89GHz)对溶剂化响应函数作了预测,并且通过与实验值比较,进一步讨论了介电连续场模型的正确性。在IL+乙氰混合液中,介电连续场模型的预测精度与纯离子液体中的情况相似:快响应部分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相符,但慢响应过程的预测值过快。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混合体系中乙氰含量无关。与此相反,介电连续场模型无法正确预测IL+水混合体系的溶剂化响应函数。介电连续场模型对溶剂化响应函数的预测值仅依赖于溶剂的介电谱,与溶质探针无关。因而为进一步分析该理论,本文测量了另外一种溶致变色探针—4-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4AP)在离子液体中的溶剂化响应函数。总体来说,4AP的溶剂化动力学过程要系统性地慢于C153在同种IL中的观测值。这种差异性被认为是由溶质探针的自身运动造成的。文中所提出的“转动修正”利用转动相关函数,有效地缩小了两者所观测到的溶剂化响应函数间的差异。利用文献数据4-二甲基胺基-4’-氰芪(DCS)和C153,“转动修正”的正确性得到进一步验证。此外,仅通过调节介电谱数据中的电导率,介电连续场模型就能很好地预测转动修正后的溶剂化响应函数。除实验研究外,本文还利用了数值和解析计算扩展了介电连续场模型的应用。若将溶剂化响应函数用多指数函数的形式拟合,通过解析形式的模型算法,拟合参量可以直接转换为多德拜函数+电导率项形式的广义介电量。该方法预测出的介电响应函数与实验值非常一致,但电导率则普遍小于测量值。解析算法揭示了溶剂化时间(τsolv)与静态电导率σ0之间的简单关联性。文中通过公式推导验证了该关系的正确性,并利用C153在34种离子液体中相关数据得到了经验关系式:ln(<τsolv>/ps)=4.37-0.92ln(σ0/Sm-1)。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引言  12-17
  第一节 溶剂化效应  12-14
  第二节 离子液体  14-17
第二章 实验及数据处理  17-46
  第一节 样品及处理  17-20
  第二节 物理性质的测量  20
  第三节 稳态光谱实验  20-21
  第四节 瞬态光谱实验  21-45
    2.4.1 宽光谱荧光上转换光谱仪(FLUPS)  21-37
    2.4.2 时间相关单分子计数光谱仪(TCSPC)  37-41
    2.4.3 数据处理  41-45
  第五节 扩散系数的测量  45-46
第三章 离子液体的溶剂化动力学  46-69
  第一节 引言  46
  第二节 溶剂化能  46-49
  第三节 溶剂化响应函数  49-59
  第四节 介电连续场模型预测  59-67
  第五节 小结  67-69
第四章 离子液体与极性溶剂混合体系的溶剂化动力学研究  69-84
  第一节 引言  69-70
  第二节 混合体系的物理特性  70-74
    4.2.1 粘滞度  70-71
    4.2.2 折射率  71-72
    4.2.3 自扩散系数  72-74
  第三节 香豆素153在混合体系中的动力学特性  74-83
    4.3.1 光谱特征及其能量变化  74-77
    4.3.2 转动动力学  77-78
    4.3.3 溶剂化动力学  78-81
    4.3.4 介电连续场模型在混合体系中的应用  81-83
  第四节 小结  83-84
第五章 离子液体与水混合体系的介电弛豫及动力学研究  84-102
  第一节 引言  84
  第二节 介电场实验  84-85
  第三节 物理性质  85-87
  第四节 介电性质  87-91
    5.4.1 实验数据  87-89
    5.4.2 高频区估测  89-91
  第五节 溶剂化能及动力学  91-98
    5.5.1 溶剂化能  91-94
    5.5.2 溶剂化动力学  94-98
  第六节 介电弛豫与溶剂化响应的关联性  98-101
  第七节 小结  101-102
第六章 溶剂化动力学的溶质依赖性研究  102-115
  第一节 引言  102
  第二节 转动动力学  102-104
  第三节 溶剂化响应函数  104-107
  第四节 溶质转动对溶剂化响应函数的影响及修正  107-112
  第五节 转动修正在连续场模型中的应用  112-114
  第六节 小结  114-115
第七章 介电连续场模型的解析算法及扩展  115-139
  第一节 引言及理论背景  115-123
    7.1.1 介电弛豫  116-118
    7.1.2 反应场  118-120
    7.1.3 脉冲响应及阶跃响应  120-121
    7.1.4 连续场模型在溶剂化动力学中的应用  121-123
  第二节 介电连续场模型的解析算法  123-129
    7.2.1 溶剂化响应函数预测的解析算法  124-126
    7.2.2 模型的逆向解析算法:由溶剂化响应函数预测介电色散谱  126-129
  第三节 离子液体的局域介电场及电导率扩展研究  129-138
    7.3.1 离子液体的局域介电场  129-133
    7.3.2 电导率对溶剂化响应时间的影响  133-138
  第四节 小结  138-139
第八章 综述  139-141
参考文献  141-163
致谢  163-164
附录  164-170
个人简历  170-171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71

相似论文

  1. Reline室温离子液体中锌钴和锌镍合金的电沉积研究,TQ153.1
  2. 苯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O626.23
  3. 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及再生纤维素水解研究,TQ352.1
  4. 离子液体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 Br)对金鱼的发育毒性,X174
  5. 咪唑类离子液体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及其活度系数研究,O646
  6. 质子型离子液体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对GOD直接电子转移的促进作用,O646
  7. 离子液体在石油产品加工中的应用,TE624.55
  8. 离子液体用于苯—环已烷萃取分离的研究,TQ202
  9. 化学吸收法捕捉CO2的初步研究,X51
  10. 乙腈—水—离子液体系统的汽液相平衡研究,O642.42
  11. 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O646
  12. 羰基钴配合物在羰化合成丙二酸酯中的催化性能研究,TQ225.242
  13. 功能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CO2捕集特性,X773
  14. 食用植物油快速检测方法研究,TP274
  15. 功能型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固定CO2中的应用,X701
  16. 铋基焦绿石介电体的微结构与低温弛豫特性研究,O482
  17. 基于芦丁功能化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研究,TB383.1
  18. 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应用,TE667
  19. 甲醇羰基化制醋酸均相催化体系的研究,TQ225.12
  20. 离子液体金属配合物及其超分子金属凝胶的研究,O641.4
  21. 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及其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研究,TE39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溶液 > 液态溶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