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极典型海洋动物粪土氨气(NH3)与磷化氢(PH3)产生与排放过程研究

作 者: 孙建军
导 师: 朱仁斌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氨气排放 基质结合态磷化氢 南极 企鹅粪(土) 海豹粪 湖泊沉积物 冻融循环
分类号: X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极海洋动物粪NH3和基质结合态磷化氢(MBP)是无冰区苔原生态系统氮磷元素重要来源,对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南极典型海洋动物粪氨的挥发过程和MBP的研究仍很少有研究报道。本文采集了东南极4个企鹅聚集地企鹅粪(粪土)和1个西南极的海豹聚集地海豹粪,在室内模拟测定了这些样品的潜在的氨气排放通量,以及冻融循环与各种环境因子对氨气排放的影响。采集了东南极5个企鹅聚集地企鹅粪(土),1个湖泊沉积物以及北极黄河站附近的1个海鸟粪,1个湖泊沉积物,测量了MBP含量随深度增加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NH3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冻结期间各样品的氨气排放量很小,而在融化过程中氨气的排放通量急剧增加,帝企鹅粪、阿德利企鹅粪和企鹅粪土分别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7.4 mgNH3 kg-1 h-1,3.707 mg.kg-1.h-1和12.29 mgNH3 kg-1 h-1,表明冻融过程是影响南极典型海洋动物粪氨气排放强度的夏季变化的主要因素。在融化过程中,帝企鹅粪、阿德利企鹅粪和海豹粪的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7.66±4.33 mgNH3 kg-1 h-1,1.31±0.64 mgNH3 kg-1 h-1和0.33±0.39 mgNH3 kg-1 h-1,明显高于企鹅粪土的排放量。企鹅粪(土)NH3-N的损失率(NH3-N/TN)存在较大的变化范围(达0.1-82.4‰)。另外,模拟结果也表明:温度,TN,TC和pH这些环境因素都对氨气排放也有重要影响。首次获得了南极海洋动物粪土氨气排放通量与温度、pH、TN和TC之间的定量关系,氨气排放通量与温度和pH呈指数变化,而与TN、TC呈明显直线相关。粪(土)干湿之间变化和通气条件的变化也是影响氨气排放的重要因素。帝企鹅粪和阿德利企鹅粪氨气排放量在通气条件下明显大于封闭条件,表明南极野外大风条件下可能加速海洋动物粪氨的挥发过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南极海洋动物聚集地是巨大的,潜在的氨气排放源。南极夏季频繁的温度变化导致大量的动物粪沉积承受频繁的冻融过程,冻融过程会极大的增加氨气挥发量,这个过程产生的排放量占很大部分的每年排放量。MBP研究结果表明:各粪土及沉积物不同剖面MBP随深度的增加显示了不同的变化特征,高浓度MBP存在于沉积物还原性强的底层或次表层,湖泊沉积物MBP平均含量显然大于其他粪和粪土的MBP含量。比表面积较大的粘土更有利于MBP的赋存;含水量大的湖泊沉积物MBP含量相对较高;较高含量的有机C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利于MBP生成;pH接近中性的土壤和沉积物有利于MBP的保存。没有发现MBP含量与无机磷、有机磷和可溶性总磷浓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MBP也受到各种金属盐类的影响,暗示着沉积物中MBP控制因素的复杂性。本文模拟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南北极生物圈氨的挥发过程和MBP及其对极区苔原生态系统氮磷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1
  1.1 氨气研究进展  12-16
    1.1.1 氨气检测方法  12
    1.1.2 大气氨氮沉降对环境的影响  12-13
    1.1.3 全球区域氨气排放源以及排放量  13-14
    1.1.4 土壤理化性质对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14-16
  1.2 磷化氢研究进展  16-21
    1.2.1 磷化氢检测方法  16-17
    1.2.2 磷化氢分布特征  17-18
    1.2.3 磷化氢的源  18
    1.2.4 影响气态PH3 排放的环境因素  18-19
    1.2.5 磷化氢产生机理  19-21
第二章 南极典型海洋动物粪(土)氨气潜在排放量  21-44
  2.1 引言  21
  2.2 研究地区与方法  21-27
    2.2.1 研究地点状况与样品采集  21-23
    2.2.2 模拟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23-24
    2.2.3 氨气排放通量的测量方法  24-25
    2.2.4 样品中总、碳、氮、硫、氢的测定  25-26
    2.2.5 pH 测定方法  26-27
  2.3 结论  27-39
    2.3.1 冻融循环(FTCs)与企鹅粪和海豹粪氨气排放通量的关系  27-29
    2.3.2 冻融循环(FTCs)与企鹅粪土氨气潜在排放通量的关系  29-35
    2.3.3 粪(土)样品化学性质与氨气排放通量的关系  35-39
  2.4 讨论  39-42
    2.4.1 冻融循环对粪(土)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39
    2.4.2 氮素对企鹅粪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39-40
    2.4.3 TC和TN含量对企鹅粪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40
    2.4.4 pH和通气条件对企鹅粪(土)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40-41
    2.4.5 温度对企鹅粪土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41-42
    2.4.6 水分对企鹅粪土氨气排放通量的影响  42
  2.5 小结  42-44
第三章 极区鸟粪土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44-61
  3.1 引言  44
  3.2 研究地区与方法  44-50
    3.2.1 研究地点状况与样品采集  45-46
    3.2.2 MBP分析装置及样品分析流程  46-47
    3.2.3 环境影响因素的的测定  47-50
  3.3 结论与分析  50-59
    3.3.1 各样品中MBP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与土壤化学性质  50-52
    3.3.2 环境因素对沉积物中MBP的影响  52-59
  3.4 小结  59-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70
致谢  70-7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

相似论文

  1.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2. 氯盐侵蚀和冻融循环下高强粉煤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研究,TU528
  3. 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沥青混合料力学参数研究,U414
  4. UV-B对南极小球藻生理活性的影响,Q947.9
  5. 冻融法制备水溶性壳聚糖中低温脱乙酰与高温热分解的机理及动力学,O636.1
  6. 冻融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TU375.1
  7. 国道314线和硕至库尔勒段盐渍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TU448
  8. 南极政治的多层面研究,D99
  9. 南极臭氧和大气垂直结构探测研究,P421.33
  10. 冻融环境下混凝土内外损伤特性研究,TU528.1
  11. 混凝土结构抗冻耐久性设计方法,TU375
  12. 玄武岩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TU375
  13. 低温下碳纤维混凝土压敏性能试验研究,TU528.572
  14. 3株新菌的分类鉴定及新型耐热琼胶酶基因的克隆表达,Q93
  15. 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胰蛋白酶样酶分离纯化、酶学性质探索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Q814
  16. 湖泊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与有机氮特征研究,X524
  17. 察尔汗盐湖地区盐渍土工程特性及其与环境互馈机理研究,TU448
  18. 奎屯至克拉玛依高速公路天然粗颗粒盐渍土路基填料工程性质试验研究,U412.22
  19. 寒区护坡工程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U417.1
  20. 两株南极海洋来源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R915
  21.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D99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地学 > 环境地球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