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位置,是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其发展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协调发"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 者: 赵丽玲
导 师: 盖美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辽宁沿海经济带 经济 海洋环境 可持续发展 可变模糊识别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带 的学位论文">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位置,是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其发展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瓶颈效应不断攀升,海洋环境越来越成为了污染输出和环境排放的空间载体。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的扩大、污染排放效果的不佳、污染治理的力度不够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灾害的频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养殖业产量的剧减,严重影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水平。2010年5月,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提出“辽宁沿海不仅仅是经济带的建设,更要做好海的文章,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但同时也要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为前提,以科学用海、适度用海、阶段用海为基本准则,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功能顺序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此不难看出,海洋环境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其协调性的研究也成为海洋环境学术界和相关管理部门研究热点。为了使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实现持续发展,依据一定的理论技术对其做出评价,以科学手段指导海洋环境的利用和保护,使之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手段,对在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运用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空间计量分析模型、小波分析、系统动力学等方法,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辽宁沿海未来的经济与海洋发展调控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1)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状研究通过定性研究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发展轨迹,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和与海洋环境变化关联起来,论述了各阶段经济与海洋环境发展变化,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政策的调整,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与海洋环境的现状予以宏观和微观方向的全面概括,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2)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演变研究本章根据辽宁沿海各子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政策演变历程,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经济发展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将辽宁沿海各子区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变化划分为几个不同特点的阶段,同时本文在逐一对单指标分析基础上,将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经济和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消除了结论的单一性。并通过因素分解模型、产业结构变动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对原因进行了分析,使分析的结果同之前文章相比更具有全面性,具体性。特别面板数据模型的引用,从地理区位因素方面解释了EKC的成因,提高了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分析的严密性。对提高辽宁沿海经济带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产业模式、经济政策、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规制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借鉴意义。(3)辽宁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研究。社会经济与海洋环境属于多元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范畴,本文在结合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分析的模型结构基础上,制定了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陈守煜教授最初提出,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方法应用于协调发展的范畴领域中,即辽宁沿海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可变模糊识别的方法与以往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以往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多属于一个基础模型对其样本容量进行综合评价,其最后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存在差距,而可变模糊识别方法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变换参数衍生为成4个模型(1个为线性,3个非线性)进行影响评价,以此大大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4)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实例研究。一个地方的EKC的形状和拐点会受地理位置、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政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精确的研究EKC假定,专家学者们趋向于越来越重视实证方法的完善,比如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性检验等。但是不仅运用空间动态模型的研究的数量较少,且大多的研究对象的基本范畴也主要集中在省会、大中型城市及各省际区域,众所周知,随着海洋环境重要性的日益增长,且由于风向、流向及其海洋污染的扩散途径、方式及速度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势必会波及邻近地区的污染变化,且结果比陆地要复杂的多。这都使区域经济与海洋环境的EKC研究材料和结论并不算十分完善,为经济与海洋环境的EKC研究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在区域间在空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子区的2001-200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空间溢出效应。弥补了诸上多方面不足,为辽宁沿海的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5)基于小波分析理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与海洋环境指标分析预测所谓时间序列,即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随着时间序列变化同时相互耦合关联的数据序列。而时间序列预测即是依据这一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在科学运算、经济评估、工程管理等众多领域都广泛应用。传统的方式对时间序列预测,通常是根据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态势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线性方式及平稳系统的估测得到结果,然而面对海洋环境污染物浓度这种并不线性、且也不平稳的较为多元化时间序列,传统的预测方法已经难以做出科学的预测。本章利用小波分析预测方法,可以将海洋环境主要浓度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通过小波进行逐层分解,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频率步调上,但因为经过分解后的浓度序列在频率的主要组分上较原始信号处于相对单一的局限,同时小波分解将信号过滤处理使之平滑,所以,经过分解后二得到的信号,其平稳性要比原始信号相对好得多。所以用小波分析预测法得到的预测值更加科学具体,可靠性高。为该领取高精度的预测研究内容更加更富,具有实际意义。(6)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目前,系统动力学已经成功应用于社会、经济及生态等复杂大系统的战略与决策分析中。海洋环境承载力涉及面广且内容复杂,普通方法由于受到线性等约束不能清楚的把系统的多种反馈表现出来,只能追求解的最优化。而SD方法却将复杂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再对选用的每个决策变量设定不同的方案,通过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模拟出不同发展战略下海洋环境变化用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变化趋势。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海洋承载力进行研究为未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照。(7)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发展规划是实现沿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相关部门和行为主体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阶梯。具有宏观指导性、调控性、综合性与跨部门跨行业的特性,本部分从不同角度,在考虑海洋的自然属性、遵循其发展规律明确海洋功能区区划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状况及国家相关规划,确立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制定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步骤和措施,对细化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合理安排海洋经济项目的开发规模和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6
1 绪论  16-29
  1.1 选题背景  16-19
    1.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16-17
    1.1.2 选题研究区域特征  17-18
    1.1.3 海洋区域污染理论机理  18-19
  1.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9-23
  1.3 选题研究的设计  23-29
    1.3.1 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23
    1.3.2 本文研究的目标  23-25
    1.3.3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  25-29
2 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现状分析  29-43
  2.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历程  29-30
  2.2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研究意义  30
  2.3 辽宁沿海经济现状分析  30-37
    2.3.1 研究区的概况  30
    2.3.2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宏观发展状况  30-32
    2.3.3 产业总体结构及其发展概述  32-34
    2.3.4 旅游业  34-35
    2.3.5 物流发展对经济影响  35-37
  2.4 辽宁沿海环境现状分析  37-43
    2.4.1 辽宁省海域降水的 ph 值不稳定,酸雨频率波动明显  37-38
    2.4.2 辽宁近岸港口开发超负荷,近海岸污染严重  38-39
    2.4.3 辽宁近岸和近海域赤潮污染严重  39
    2.4.4 辽宁近岸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量宏大  39-40
    2.4.5 辽宁沿海的微观(无机氮、石油类和磷酸盐)的发展状况  40-41
    2.4.6 海洋生态污染与土壤盐渍化情况严重  41-43
3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演变研究  43-60
  3.1 引言  43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质量关系演化分析  43-46
    3.2.1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43-44
    3.2.2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解释  44-46
    3.2.3 模型的计算方法  46
  3.3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及模型的建立  46-51
  3.4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质量综合水平的量化研究  51-52
    3.4.1 指标的量化及其计算结果  51-52
    3.4.2 综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52
  3.5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原因分析  52-58
    3.5.1 污染排放定额驱动效应分解剖析  52-55
    3.5.2 产业结构的变动  55-56
    3.5.3 环境政策的依托  56
    3.5.4 地域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  56-58
  3.6 结论  58-60
4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60-77
  4.1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理论的基础及含义  60-62
  4.2 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  62-63
  4.3 评价结果  63-66
  4.4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6-70
    4.4.1 盘锦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6-67
    4.4.2 丹东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7
    4.4.3 葫芦岛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7-68
    4.4.4 营口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8-69
    4.4.5 大连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69-70
    4.4.6 锦州子区评价结果分析  70
  4.5 辽宁沿海经济带协调性差异分析  70-74
    4.5.1 经济评价差异结果分析  71-73
    4.5.2 海洋环境评价差异结果分析  73-74
  4.6 政策建议  74-77
    4.6.1 优化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互动经济  74-75
    4.6.2 加强对陆源和海源污染物排放的控制,遏制近海污染势头  75
    4.6.3 建立辽宁省沿海区域排污权交易系统  75-76
    4.6.4 大力推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实施科研与经济活动相结合  76-77
5 辽宁沿海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 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例分析  77-99
  5.1 引言  77-78
  5.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相关理论及设定  78-79
    5.2.1 经济距离  79
    5.2.2 空间距离  79
  5.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79-91
    5.3.1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79-80
    5.3.2 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设定  80-83
    5.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  83-84
    5.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84-88
    5.3.5 随机误差项的方差μ的估算值  88-89
    5.3.6 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  89-91
  5.4 基于经济与海洋环境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91-93
    5.4.1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91
    5.4.2 模型的设定  91-92
    5.4.3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92-93
  5.5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检验  93-96
    5.5.1 单位根的检验  94
    5.5.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94-95
    5.5.3 Hausman 检验  95
    5.5.4 空间自相关检验  95-96
  5.6 估计结果及分析  96-99
6 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质量预测分析  99-118
  6.1 引言  99
  6.2 应用正交尺度小波网络预测非线性经济  99-102
    6.2.1 正交尺度小波理论  99-101
    6.2.2 基于正交尺度小波网络的宏观经济预测建模与结果分析  101-102
  6.3 AR 模型和 ARMA 模型应用于 Daubechies 小波预测分析海洋环境  102-107
    6.3.1 Matlat 算法  103-104
    6.3.2 AR.A 模型及其性质  104-105
    6.3.3 模型阶数的确定  105
    6.3.4 模型参数的估计  105-107
  6.5 辽宁沿海经济带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规律分析  107-112
    6.5.1 大连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07-108
    6.5.2 营口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08-109
    6.5.3 丹东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09-110
    6.5.4 盘锦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10-111
    6.5.5 锦州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11-112
    6.5.6 葫芦岛无机氮、石油类、磷酸盐浓度时间序列季度变化规律  112
  6.6 基于经济与海洋环境实证预测分析  112-118
7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  118-128
  7.1 辽宁海岸带海洋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118-119
    7.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118-119
  7.2 系统动力学原理  119
  7.3 数据来源  119
  7.4 模型结构及流图分析  119-122
  7.5 模型正确性检验  122-128
    7.5.1 方案设计  123
    7.5.2 结果分析  123-128
8 结论与建议  128-141
  8.1 经济角度  129-133
    8.1.1 科学制定辽宁沿海经济发展规划  129-130
    8.1.2 优化辽宁沿海产业分布  130-131
    8.1.3 合理调整辽宁沿海各区产业结构  131-132
    8.1.4 建立完善海洋经济绿色核算体系  132-133
    8.1.5 大力发展辽宁沿海循环经济  133
  8.2 海洋环境角度  133-137
    8.2.1 沿海地区海岸带保护  133-134
    8.2.2 污染物排放  134-135
    8.2.3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价  135-136
    8.2.4 海洋灾害预报  136-137
  8.3 社会角度  137-141
    8.3.1 理顺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与完善法律法规  137-138
    8.3.2 加大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宣传教育  138-139
    8.3.3 促进海陆一体化发展  139
    8.3.4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139-140
    8.3.5 加快海洋环境公共信息服务建设  140-141
参考文献  141-1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51-152
致谢  152-153
附图  153-154

相似论文

  1.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4.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6.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7.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8.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研究,X196
  9.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0.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11.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12.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13.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14. 基于用户体验的灯具设计策略研究,TS956
  1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16.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S216
  17. 海西经济建设下福厦泉市区三小球健身运动的发展研究,G812.7
  18.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19.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20. 氮素对温室水果型黄瓜果实生长及经济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S642.2
  21. 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定价理论研究,G642.0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