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富水孔隙砂岩含水层扰动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

作 者: 姜春露
导 师: 姜振泉
学 校: 中国矿业大学
专 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关键词: 富水砂岩 孔隙含水层 掘井扰动 损伤-渗流耦合 水动力学特征
分类号: P64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生界富水孔隙砂岩在我国西部矿区分布较普遍,立井施工和井下采掘揭露此类含水层时往往水害严重,水害治理不但大幅增加工程费用,而且也会严重延误工期、影响生产,成为普通法建井领域关键技术难题。针对立井建设中的水害防治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建模计算等方法对立井开挖过程富水砂岩含水层的水动力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基于洛河组砂岩孔隙性和渗透性特点,采用大尺度弱胶结砂岩物理模型进行了地下水和化学浆液两种粘滞性差异较大液体的对比性渗透试验,研究了天然状态下不同粘度流体的渗流特征。根据一次场电位和激励电流的响应规律,获得了试验条件下的水位上升高度和渗流速度;根据自然电位的响应规律得出随着注水的进行模型非饱和厚度与自然电位呈负线性关系。利用测点处自然电位下降和激励电流跃升可以反映化学浆液的渗流到达,通过视电阻率的变化判断出化学浆液渗流充填效果。相同情况下,浆液渗流速度和扩散半径随渗透系数增大近似呈平方根关系增加。根据伺服渗透试验所反映的全应力-应变过程砂岩的渗透性演化特点及其与应力、应变的耦合特点,探讨了孔隙砂岩的力学性状与抗渗能力的关联性,总结提出了临界抗渗强度与峰值应力比值的量化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基于Kozeny-Carman方程和多孔介质质量守恒方程,对砂岩损伤过程中孔隙渗流阶段的渗透系数与体积应变的关系进行了解析分析;发现岩石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以后,以裂隙渗流为主,应采用双孔隙度/双渗透率模型来反映渗透性与体积应变之间的关系。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建模分析揭示了立井开挖过程孔隙砂岩含水层的水动力场响应规律:单一渗流条件下,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等水压面经历了水平面"“倒锥形”"“倒圆台形”降落漏斗的发展演变过程;获得了水压降随开挖深度和距井中心距离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发现开挖过程中出现水平、竖直和三维渗流分区现象;研究了不同开挖深度时涌水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涌水量与渗透系数、开挖半径、井底水压降、含水层厚度、模型长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变渗透系数法对立井开挖过程中渗流场—应变场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获得了立井周边围岩渗透性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考虑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不同开挖深度时含水层水压力分布和立井涌水量变化规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通过多元非线性拟合分析,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不同开挖深度时立井涌水量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文家坡矿主、副及风井涌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预计值和实际涌水量较为符合,比承压-无压公式预计值更接近实际。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Extended Abstract  8-15
图清单  15-20
表清单  20-22
1 绪论  22-3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2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8
  1.3 存在的问题  28-29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9-31
2 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孔隙砂岩渗流规律  31-57
  2.1 模型设计及制作  31-35
  2.2 地下水渗流规律  35-41
  2.3 地下水-高粘滞性流体渗流规律  41-52
  2.4 不同渗透性介质中高粘滞性流体渗流规律  52-55
  2.5 本章小结  55-57
3 砂岩损伤过程中渗透特征  57-79
  3.1 围岩损伤分区特征  57-59
  3.2 砂岩损伤机理和特征  59-61
  3.3 砂岩损伤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规律  61-77
  3.4 本章小结  77-79
4 掘井扰动砂岩含水层渗透性特征  79-96
  4.1 洛河组含水砂岩概况  79-81
  4.2 试验系统  81-83
  4.3 模型介质配置  83-85
  4.4 试验方案  85-86
  4.5 试验实施过程  86-89
  4.6 试验结果与分析  89-95
  4.7 本章小结  95-96
5 孔隙砂岩立井开挖水动力场响应数值模拟  96-115
  5.1 FLAC3D 流固耦合原理  96-98
  5.2 建模思路及分析模型  98-100
  5.3 单一渗流条件计算结果及分析  100-108
  5.4 流固耦合条件下立井开挖水动力场分析  108-114
  5.5 本章小结  114-115
6 孔隙砂岩含水层立井涌水评价模型  115-125
  6.1 模拟试验与数值分析的拟合特点  115-116
  6.2 涌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116-121
  6.3 立井涌水评价模型  121-122
  6.4 实例验证  122-123
  6.5 本章小结  123-125
7 结论  125-128
  7.1 主要研究成果  125-127
  7.2 主要创新点  127
  7.3 展望  127-128
参考文献  128-139
作者简介  139-142
学位论文数据集  142

相似论文

  1. 氯代有机物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水力控制与数值模拟研究,X523
  2. 神府东胜煤田不同下垫面侵蚀动力过程及新增水土流失研究,S157.1
  3. 裂隙岩体应力—损伤—渗流耦合理论、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TU452
  4. 基于椭圆形微裂纹变形与扩展的准脆性岩石细观损伤—渗流耦合本构模型,TU452
  5.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P641.8
  6. 基于土地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动态空间结构研究,P641.8
  7. 基于混合系统架构的新疆南疆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研究,P641.8
  8. 面向生态的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P641.8
  9. 华县魏三庄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P641.8
  10. 巴音河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P641.8
  11.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水脆弱性研究,P641.8
  12. 泾惠灌区地下潜水水化学演化模拟研究,P641.3
  13. 石嘴山市大武口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水质评价,P641.3
  14. 河套平原典型剖面地下水砷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641
  15. 彬长矿区矿井水资源化实验研究,P641.55
  16. 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演化规律研究,P641.8
  17. 基于Visual MODFLOW的邯郸县浅层地下水量评价研究,P641.8
  18. 河北省唐海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P641.8
  19. 龙陵勐兴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分析,P641
  20. 长白山矿泉水水质特征评价分析及磁化对水质特性的影响,P641.1
  21. “5.12”地震活动断裂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影响研究,P6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 地下水动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