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东至兆吉口地区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作 者: 何苗
导 师: 谢巧勤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岩浆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时代 岩浆成因 东至兆吉口
分类号: P58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兆吉口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和江南台隆的交接过渡部位的西南端,兆吉口地区岩浆作用相对较弱,出露的侵入岩仅见有戴村岩体,其次是广泛出露的岩脉。本文依托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安徽省东至地区铅锌(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对区内戴村岩体及岩脉开展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将其与铜陵地区及皖南地区岩浆岩进行对比,探讨了其特征,成矿年代及岩石成因。论文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果:区内主要出露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和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主要出露在戴村,称之为戴村岩体,该岩体以岩株产出。花岗岩和闪长岩也岩脉产出,脉体走向NNE和NNW向。戴村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岩锆石的LA-ICP-MS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6.4±0.9Ma和129.0±1.6Ma,代表岩体侵位年龄。花岗斑岩年龄集中在130~150Ma和780~840Ma两个区间,前者为岩体的形成年龄,后者反映上一旋回岩浆锆石的形成年龄,显示该岩浆岩形成过程中熔融了大量壳源岩石。三类岩石均为钙碱性系列。戴村岩花岗闪长斑岩的SiO2含量为63.24%~68.28%,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9.49-78.43%,相对较高,闪长岩SiO2含量为52.76-56.46%。在ACNK-ANK图解上,三类岩石数据点都位于过铝质区域。在SiO2-K2O图解中,数据点大多位于钙碱性区域。岩石具有相似稀土元素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型,弱负铕异常,所不同的是稀土元素总量遵循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逐步升高的趋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以及K、La、Ce,但相对Rb、Th,Ba表现为亏损;Nb、Ta、P相对负异常以及Th、Zr、Hf相对正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显示研究区岩体与铜陵地区花岗质岩石相似。同位素地球化学也显示研究区岩浆岩可能起源于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并混染了一定的地壳物质。区内岩石的岩浆作用可能主要发生在由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之下,这也与相邻地区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基本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致谢  8-13
第一章 前言  13-20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1.2 研究现状  13-17
    1.2.1 东至兆吉口地区研究简史  13-15
    1.2.2 邻区岩浆岩研究现状  15-17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17-20
    1.3.1 研究方法  17-18
    1.3.2 主要工作  18-19
    1.3.3 主要成果  19-20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0-26
  2.1 大地构造位置  20-21
  2.2 地层  21
  2.3 构造  21-25
  2.4 岩浆岩  25-26
第三章 岩浆岩地质特征  26-30
  3.1 戴村岩体地质特征  26-27
  3.2 岩脉地质特征  27
  3.3 岩相学特征  27-30
第四章 年代学研究  30-41
  4.1 锆石原理及应用  30
  4.2 锆石形貌  30-33
  4.3 定年结果及成因  33-41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65
  5.1 岩石化学特征  41-44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52
  5.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59
  5.4 Sr-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9-62
  5.5 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62-65
第六章 岩石成因  65-75
  6.1 岩石成因类型  65-66
  6.2 岩浆演化  66-67
  6.3 残留矿物相  67-68
  6.4 岩浆形成机制  68-72
  6.5 岩浆形成的构造环境  72-75
第七章 结论  75-77
参考文献  77-88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8-89

相似论文

  1. 江西省会昌县杨叶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P588.121
  2. 甘肃省南部大水金矿区岩浆岩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P618.51
  3. 会泽金牛厂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P618.4
  4. 西乌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P588.121
  5. 中甸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斑岩型铜矿成矿研究,P618.41
  6. 云南梁河来利山锡矿控矿地质因素与成矿作用分析,P618.44
  7. 福建省武平县乌山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P612
  8. 岩浆岩侵入体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及应用研究,P631.4
  9. 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P588.1
  10. 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P588.1
  11. 淮南煤田(以朱集矿为例)侵入岩和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P595
  12. 岩浆岩侵入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及突出灾害防治技术-以淮北矿区为例,TD712
  13. 察隅—旁多构造岩浆岩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建造时空分布,P588.121
  14. 安徽金寨沙坪沟斑岩钼矿床及其与岩浆岩的关系,P618.65
  15. 祁东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研究,TD712
  16.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成岩成矿时空演化及一些关键问题探讨,P618.44
  17. 陕西双王金矿区岩浆岩特征及与金成矿的关系,P618.51
  18. 新疆乔夏哈拉—阿克塔斯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模型研究,P618.41
  19. 西藏邦铺式钼多金属矿床—兼论冈底斯成矿带东段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P618.2
  20. 阿舍勒铜矿区中泥盆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岩浆岩(火成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