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Pyrabactin的ABA功能类似物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作 者: 周繁
导 师: 段留生
学 校: 中国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生理学
关键词: ABA Pyrabactin 类似物 小麦 盐胁迫
分类号: Q94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逆境是制约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通过激素调控手段提高植物自身抗逆性是有潜力的抗逆途径。脱落酸(ABA)在植物生长和抵御各种环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由于ABA生产成本高和结构不稳定的因素制约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近期ABA受体的研究中报道了Pyrabactin这个新化合物,它在拟南芥中具有和ABA相同的抑制种子萌发的功能和受体。因为Pyrabactin相对于ABA在结构和成本上的优势,本研究把Pyrabactin作为ABA类似物改造的先导化合物。基于Pyrabactin的结构一共设计合成了19个化合物,与ABA在抑制种子萌发,气孔关闭和对小麦诱导抗逆等方面进行了生物活性的比较。我们的研究为开发一类新结构的诱导抗逆调节奠定了基础。关键结果如下:1.本研究首先合成了Pyrabactin并进行了其对拟南芥,小麦和绿豆等作物的抑制种子萌发活性实验。之后借鉴Pyrabactin与冠菌素的化学结构,采用亚活性结构拼接的设计思路,用1-氨基环丙酸取代Pyrabactin中的2-氨甲基吡啶,把磺酰基改为甲酰基,并变换不同的苯环取代基,设计合成了19个具有新型分子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取代苯甲酰氨基环丙酸,通过核磁,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了结构。对这19个新化合物进行了拟南芥的种子萌发活性实验,并以其中活性较高的B2和活性很低的B12与ABA受体Py12蛋白做了分子对接的动力学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通过小麦的种子萌发实验,蚕豆叶片的气孔关闭实验与ABA进行功能比较,筛选出抑制小麦萌发活性很好的B2,B5,B9,B15几个化合物做进一步的抗逆活性试验。2.以济麦22为材料进行小麦幼苗的水培实验,设置5个盐浓度(NaCl),最后通过对小麦幼苗的表型观察、生物量、根系生长等指标的测定筛选出胁迫适中的盐浓度-150mmM,然后以此浓度作为胁迫浓度进行化合物的浓度筛选,设置了4个浓度梯度,通过表型测定得出不论是ABA还是新化合物B15都是0.01μM为最佳浓度,再以该150mM盐浓度和0.01μM化合物浓度进行最高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最终B2,B5,B9,B15四个化合物中筛选出了B2这个最优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处理后小麦幼苗在正常条件下地上鲜重增加了60%,根鲜重增加了45%;在盐胁迫条件下地上鲜重增加了159%,根鲜重增加了310%,效果好于ABA,具有很好的抗逆活性。3.通过对小麦幼苗叶片的光合系统、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内源激素含量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对B2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2在盐胁迫72小时后提高了光合速率18%,降低了蒸腾速率22%,在盐胁迫5天后,B2处理降低了超氧负离子的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为23%和16%,丙二醛的含量和电导率则分别降低了33%和37%,同时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内源激素中玉米素的变化最为显著,提高了205%,通过基因表达量测定发现B2促进了TaSOSl基因的表达,但对TaTIP2;2基因则是正常条件下促进,胁迫条件下降低。因此我们得出B2通过调节植物的各个生理系统缓解盐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提高小麦抗逆性。4.B2是我们基于Pyrabactin的结构设计合成的具有与ABA相似的延缓小麦种子萌发和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活性功能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稳定,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实验室后期可对其进行其他作物或逆境的功能研究,同时基于B2优异的活性,可继续进行相关系列化合物的研发和活性筛选,以期获得效果更好的活性分子。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研究背景  10
  1.2 植物耐盐性及ABA类似物的研究综述  10-16
    1.2.1 植物耐盐性及其调控  10-14
    1.2.2 ABA类似物的合成  14-15
    1.2.3 Pyrabactin的发现  15-16
  1.3 论文设计总体思路  16-18
第二章 Pyrabactin和取代苯甲酰氨基环丙酸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18-30
  2.1 材料与方法  18-21
    2.1.1 材料与仪器  19
    2.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9-20
    2.1.3 分子对接计算机模拟  20
    2.1.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20-21
  2.2 结果与分析  21-29
    2.2.1 化合物的物化数据及结构验证  21-24
    2.2.2 化合物的发芽活性  24-26
    2.2.3 SABA,B2,B12的分子对接模拟  26-28
    2.2.4 B2,ABA的气孔关闭实验  28-29
  2.3 小结  29-30
第三章 取代苯甲酰氨基环丙酸的浓度筛选和化合物优选  30-41
  3.1 材料与方法  30-32
    3.1.1 供试材料及实验方案  30-31
    3.1.2 测定方法  31-32
    3.1.3 统计分析  32
  3.2 结果与分析  32-40
    3.2.1 盐浓度筛选实验  32-33
    3.2.2 化合物浓度筛选实验  33-36
    3.2.3 最佳化合物筛选实验  36-40
  3.3 小结  40-41
第四章 2,4-二氯甲酰氨基环丙酸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性的效应和生理机制  41-61
  4.1 材料与方法  42-50
    4.1.1 供试材料及实验方案  42
    4.1.2 测定方法  42-50
    4.1.3 统计分析  50
  4.2 结果与分析  50-59
    4.2.1 B2对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光合作用系统的影响  50-53
    4.2.2 B2对盐胁迫下小麦苗期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53-57
    4.2.3 B2对盐胁迫下小麦苗期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57-58
    4.2.4 B2对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8-59
    4.2.5 B2对盐胁迫下小麦苗期相关耐盐基因表达的影响  59
  4.3 小结  59-61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61-63
  5.1 结论  61
  5.2 2,4-二氯苯甲酰氨基环丙酸的作用机理  61
  5.3 2,4-二氯苯甲酰氨基环丙酸的应用前景  61-62
  5.4 本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62-63
参考文献  63-70
致谢  70-72
作者简历  72

相似论文

  1. CRZ-1对小麦盐胁迫生长、叶绿素酶活性抑制及大田产量的影响,S512.1
  2. 阿托伐醌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3.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4.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5.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6.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7.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8.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9.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10. 微管和蛋白磷酸酶AtPP2CA在调节拟南芥气孔运动中的作用,Q945
  11. 拟南芥GEF家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研究,Q945.78
  12.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13.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14.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5.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16.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17.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18.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19.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20.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积累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21.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