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测量Langmuir单层膜中二元聚集参数的两种数学模型以及古生菌膜脂和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 者: 邹增慧
导 师: 孙润广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生物物理学
关键词: 生物膜 Langmuir单层膜 LB膜 二元聚合物 平衡常数 等温曲线 古生茵 短杆菌肽 原子力显微镜AFM
分类号: Q9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涉及到两个研究课题。第一个课题针对Langmuir膜中的二元组分聚集现象,根据二维聚合的物理化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能对与二元聚合物聚合程度有关参数进行定量计算的新数学模型。应用此数学模型能有效消除单次测量误差对结构的影响,利用数学软件求解,得到平衡常数K,二聚物的平均分子面积SAB,未发生聚合的两种组分的平均分子面积SA和SB,发生聚合的物质占总物质的比例po等物理参数。首次推导出两种成分中发生聚合的物质占总物质的比例p0与两种组分比例的函数关系。实验中用由硬脂酸(SA)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组成的LB膜对模型进行检验,计算表明SA与DPPC的平均分子面积分别为24.0A2molecule-1和63.7A2molecule-1, DPPC-SA二聚物的平均分子面积为81.3A2molecule-1,在室温下的聚合常数为1.858×107m2/mol。实验得到的结果与文献值一致,当SA所占比例约为49.73%时,形成DPPC-SA二聚体的物质的量占膜中加入组分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最大,大约有84.96%的分子都发生了聚合反应。研究了古生菌膜脂的类似物4ME16:0Diether PC和真核生物膜中的典型磷脂二栋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与短杆菌肽A(Gramicidin A)相互作用时的不同性质。研究温度为室温,亚相为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为。通过研究它们在恒定表面压下的A-T曲线,以及两者的π-A曲线,分析了纯组分的两种脂质单层膜的稳定程度,发现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后研究了加入gA后对它们稳定程度的影响,发现加入了gA的4ME16:0Diether PC的单层膜变得不稳定,但是加入了gA的DPPC单层膜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最后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gA对单层膜形貌的影响,以及两种脂的LB膜对气液界面上gA单层膜的吸附情况。发现了加入gA的4ME16:0Diether PC的LB单层膜的形貌缺陷,这可能是由于gA不能与4ME16:0Diether PC结合,镀膜时从单层膜中脱离出来导致的。而在gA和DPPC混合的LB膜中却出现了聚集花样,这说明gA能嵌入DPPC单层膜中与DPPC分子紧密结合并且发生相分离现象。还发现gA单层膜能吸附到DPPC的LB膜上,却不能吸附到4ME16:0Diether PC的LB膜上。这一系列实验可以说明gA容易DPPC结合但是不容易与4ME16:0Diether PC结合,从而gA更容易破坏真核生物细胞膜,但是不容易破坏古生菌的细胞膜。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9
  1.1 生物膜系统  9-14
    1.1.1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9
    1.1.2 生物膜系统的基本功能  9-10
    1.1.3 生物膜的成分  10-12
    1.1.4 生物膜的研究历史背景以及几种生物膜模型的提出  12-14
  1.2 人工膜  14-15
    1.2.1 Langmuir单层膜  14
    1.2.2 Langmuir-Blodgett膜  14-15
  1.3 原子力显微镜AFM  15-19
    1.3.1 原子力显微镜基本工作原理  15
    1.3.2 原子力显微镜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15-17
    1.3.3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命科学上的应用  17-19
第2章 测量Langmuir单层膜中二元聚集参数的两种数学模型的探讨  19-41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9
  2.2 对两种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与比较  19-33
    2.2.1 本实验组建立的新数学模型  20-23
    2.2.2 A.D.Petelska和Z.A.Figaszewski等人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缺陷  23-32
    2.2.3 新数学模型相对于原有数学模型的优势  32-33
  2.3 通过实验来比较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3-40
    2.3.1 材料与方法  33
    2.3.2 样品的制备与测量  33-34
    2.3.3 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34-36
    2.3.4 将实验数据代入两种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36-40
  2.4 讨论  40-41
第3章 古生菌磷脂类似物与真核生物磷脂与蛋白相互作用的比较  41-57
  3.1 研究背景和意义  41-42
    3.1.1 古生菌的生存环境  41
    3.1.2 古生菌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41-42
    3.1.3 本文的研究方向  42
  3.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42-45
    3.2.1 选取的材料  42-44
    3.2.2 研究方法  44-45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5-55
    3.3.1 DPPC和4ME 16:0 Diether PC的π-A曲线  45-46
    3.3.2 纯DPPC和纯4ME 16:0 Diether PC以纯gA的Langmuir膜的π-T曲线  46-48
    3.3.3 短杆菌肽A(gramicidin A)对DPPC和4ME 16:0 Diether PC的A-T曲线的影响  48-49
    3.3.4 加入gramicidin A组分后对DPPC和4ME 16:0 Diether PC的LB膜形貌影响的AFM观察及分析  49-52
    3.3.5 DPPC和4ME 16:0 Diether PC的LB膜上对gramicidin A的单层膜的吸附研究  52-55
  3.4 结论  55-57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57-61
  4.1 测量Langmuir膜研究中二聚物的聚合参数一种新数学模型  57-58
  4.2 古生菌膜脂类似物与真核生物典型膜脂与蛋白相互作用行为的异同  58-59
  4.3 对将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59-61
参考文献  61-67
致谢  67-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9

相似论文

  1.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2. 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Q93
  3. 产多糖根瘤菌Q32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Q93
  4.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次氯酸钠溶液对其作用研究,R780.2
  5.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R780.2
  6. 生物膜中耐酸因子F-ATPase的表达与龋病的关系,R781.1
  7.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8. 共凝集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凝集机理初步研究,X172
  9.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比例工业废水技术改进研究,X703
  10. 尿素醇解法合成HDU工艺及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TQ225.241
  11. 新型糖脂及糖脂/磷脂混合膜的界面性质研究,TB383.2
  12. 新型两亲物质与功能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研究,O626
  13. 上流式厌氧生物膜与生物接触氧化耦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X713
  14. 壳寡糖对变链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实验研究,R780.2
  15. 菠菜耐热性的初步研究,S636.1
  16. 二氧化碳存在条件下SRB在管道内腐蚀状况研究,TE988.2
  17. FIBR挂膜启动与脱氮除磷效率研究,X703
  18. 复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X703
  19. 基于APTES和蛋白A联合固定化技术的乙肝病毒免疫生物传感器敏感膜的制作研究,TP212.3
  20. 羊毛角蛋白的提取及其应用,TS195.56
  21.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对HMX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