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作 者: 鲁钊阳
导 师: 冉光和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城乡金融 城乡经济 非均衡化
分类号: F83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理论、二元金融理论和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全面梳理国内外有关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文献资料,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美洲模式、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进行概括和总结,提出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概念框架;紧接着,本文从史学的视角出发,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金融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剖析,从城乡金融存贷款、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城乡经济金融化水平、城乡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维度考察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状况,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分析造成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原因,并从城乡经济增长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等维度探究了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影响。最后,本文在构建城乡金融发展均等化调控模型的前提下,确定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范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会存在。从城乡金融制度的变迁来看,我国城乡金融制度的发展经过了1949-1979年、1979-1992年、1993年以来三个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城镇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的差异一直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还是个历史问题。从对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测度来看,无论是城乡金融存贷款、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城乡经济金融化水平,还是城乡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城镇和农村之间的非均衡化问题都表现得极为突出。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运用ARMA模型预测的结果显示,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仍然会在一段时期内广泛存在,解决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看待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的成因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制度初始禀赋的差异和制度变迁内在约束的作用,不仅造成了城乡金融供给的非均衡化,也造成了城乡金融需求的均等化,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是城乡金融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失衡的结果。从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影响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因素也是极为复杂的,包括城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城乡经济市场化水平差距、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差距等;同时,实证结果也证实了,城乡实际利用外资的差距不会导致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形成。第三,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比如,从城乡经济增长差距来看,在控制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市场化水平和城乡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经济增长的差距极为显著。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在控制城乡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政府经济政策等指标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可以看做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来看,在控制城乡收入差距、人口负担比、居民人均医疗支出、居民人均教育支出、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变量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这些实证结果充分证实了城乡经济发展与城乡金融发展的关系原理。第四,城乡金融发展新范式的确立,是有效调节和控制城乡金融均等化发展的关键。城乡金融发展新范式指的是在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通过追求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宏观与微观、当前与长远相统一的城乡金融需求而设置城乡金融体系以求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高度重视需求导向、追求可持续发展、强调功能创新的及时性、竞争协作的协调性和对金融生态的适应性。②本文研究的主要建议第一,需要强化城乡商业性金融的功能发挥。加快农村现有商业性金融结构的改革力度,拓展城镇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在有效配置城乡金融机构的前提下,需要专门建立并逐步完善涵盖所有金融机构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强化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第二,需要重塑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服务体系。对于还没有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而言,需要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要将农村信用社切实发展成为有效破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已经放弃合作性而彻底商业性的农村信用社(也就是农村商业银行)来说,需要在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情况下,重新培育其合作性的一面。第三,还需要重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不仅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还应该将国家开发银行纳入进来;拓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如农发行应拓展诸如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业务,国开行应该考虑与地方性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重点是农发行的改革必须始终坚持政策性与商业性并举的方针,处理好执行政策与获取效益的关系,在此前提下,可以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金融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1 绪论  12-20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12-15
    1.1.1 研究的问题  12-13
    1.1.2 研究的背景  13-14
    1.1.3 研究的意义  14-15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1.2.1 研究的思路  15
    1.2.2 研究的方法  15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7
    1.3.1 研究的内容  15-16
    1.3.2 研究的框架  16-17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  17-20
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理论基础  20-38
  2.1 典型理论借鉴  20-29
    2.1.1 二元经济理论  20-25
    2.1.2 二元金融理论  25-27
    2.1.3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7-29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9-32
    2.2.1 国内关于城乡金融的研究进展  29-31
    2.2.2 国外关于城乡金融的研究进展  31
    2.2.3 国内外关于城乡金融研究述评  31-32
  2.3 实践经验考察  32-36
    2.3.1 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美洲模式  32-34
    2.3.2 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欧洲模式  34-35
    2.3.3 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的亚洲模式  35-36
  2.4 本章小结  36-38
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38-48
  3.1 基本概念  38-41
    3.1.1 城乡金融的界定  38-39
    3.1.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界定  39-41
  3.2 城乡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发展关系原理  41-45
    3.2.1 城乡经济发展决定城乡金融发展  41-42
    3.2.2 城乡金融发展制约城乡经济发展  42-43
    3.2.3 城乡金融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43-45
  3.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评价指标  45-47
    3.3.1 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45-47
    3.3.2 本文衡量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指标选择  47
  3.4 本章小结  47-48
4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测度及发展趋势  48-76
  4.1 城乡金融制度的变迁演化历程  48-53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金融制度:1949-1978 年  48-50
    4.1.2 改革开放初期的城乡金融制度:1979-1992 年  50-51
    4.1.3 经济全面转型时期的城乡金融制度:1993 年以来  51-52
    4.1.4 城乡金融制度演化的反思与启示  52-53
  4.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测度  53-69
    4.2.1 城乡金融存贷款非均衡化  53-58
    4.2.2 城乡金融资产总量非均衡化  58-63
    4.2.3 城乡经济金融化水平非均衡化  63-65
    4.2.4 城乡金融中介及金融市场发展非均衡化  65-69
  4.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发展趋势  69-74
    4.3.1 度量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发展趋势的方法:ARMA 模型简介  69-70
    4.3.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发展趋势  70-74
  4.4 本章小结  74-76
5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成因  76-88
  5.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原因:定性分析的视角  76-79
    5.1.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原因:基于金融供给的视角  76-77
    5.1.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原因:基于金融需求的视角  77-79
  5.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原因:定量分析的视角  79-86
    5.2.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的模型设定与指标选择  79
    5.2.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  79-81
    5.2.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模型的数据样本与变量说明  81-83
    5.2.4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形成模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83-86
  5.3 本章小结  86-88
6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  88-114
  6.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  88-96
    6.1.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理论分析  88-89
    6.1.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指标说明与实证模型  89-92
    6.1.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92-96
  6.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96-104
    6.2.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96-98
    6.2.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的指标说明与实证模型  98-100
    6.2.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100-104
  6.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104-111
    6.3.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分析  104-106
    6.3.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指标说明与实证模型  106-108
    6.3.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108-111
  6.4 本章小结  111-114
7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调节与控制  114-130
  7.1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基本模型  114-117
  7.2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范式选择  117-125
    7.2.1 国外典型的农村金融发展范式  117-119
    7.2.2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现有范式及其缺陷  119-121
    7.2.3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新范式的现实选择  121-125
  7.3 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125-129
    7.3.1 强化城乡商业性金融的功能发挥  125-127
    7.3.2 重塑农村合作性金融的服务体系  127-128
    7.3.3 重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与时俱进  128-129
  7.4 本章小结  129-130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30-134
  8.1 研究结论  130-132
  8.2 研究展望  132-134
致谢  134-136
参考文献  136-146
附录  146-147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146-147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147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147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147

相似论文

  1. 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乡经济的影响,K252
  2. 辽宁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对城乡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F123;F224
  3. 枣庄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TU984.12
  4.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F299.2
  5. 城乡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性研究,F124.7;F832
  6. 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金融主体统筹问题研究,F832.4
  7.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F124.7
  8. 基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F224
  9. 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F832.1
  10. 新疆城乡金融包容性发展研究,F832.7
  11. 中国城乡经济差距与一体化研究,F124
  12. 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F224
  13. 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F123
  14. 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F124
  15. 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研究,F123
  16. 吕梁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F127
  17. 昆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初步研究,F127
  18.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19. 北京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水平评价研究,F127
  20. 东营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问题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