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问题对策研究

作 者: 王辉
导 师: 杨志安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财政学
关键词: 税收 税权 税收划分 税收均衡
分类号: F812.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0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税制虽然对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进行了结构性的全面改革,明确划分了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但是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而且有些问题十分严重,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税制设计、企业跨区经营、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和恶性税收竞争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使得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了税收转移,形成税收与税源背离,体现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的非均衡性。税收与税源之间的非均衡性一方面导致了地区间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产业升级缓慢,另一方面导致了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提供出现扭曲,降低了居民的福利水平;但是现有研究对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定性地进行说明和解释,没有从理论层面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对非均衡所导致问题的指导,现状所进行的解释说服力差,尤其是由于税收竞争所导致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迅速而科教文卫等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没有给予阐释;在解决对策方面,现有研究的针对性差,没有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在探讨优化税收分配机制的对策方面,上述研究给出的对策过于原则化,有些还流于形式。正是由于这些研究存在的不充分之处,成为本研究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本研究以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税收竞争理论和税收公平理论入手对地区间税收转移导致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地区间的税收竞争,合理划分地方的事权和税收收入,努力缩小地区间日益显著的税收与税源的非均衡趋势,促进我国的分税体制的科学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减少地区间经济利益矛盾,促进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间由于企业跨区经营、恶性税收竞争、税制设计和其他一些原因,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了税收转移,使得各省市的财政增长很不均衡等问题,引出我国目前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相关税收非均衡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情况。第三部分对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财政分权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税收转移,财政分权理论、税收竞争和分税制等的类型、工具及相关的经济理论。第四部分对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特点的实证分析,首先根据公共财政的职能在纵向上分析税收收入的变化,然后再对地区间横向税收收入分配的变化做出分析。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财政和经济数据便于取得,更主要是我国十五年来不同区域在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特点较为相近,本研究将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省份做样本,分析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主要特点和背离程度,对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问题进行基本评价。第五部分在分析了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现状后,考察了这种非均衡性对于实现地方公共财政的职能的效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公共财政体制确立后地方税收转移的经济效应,这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分析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对经济发展和地区间产业升级的效应。其次以各地区税收竞争分析由此造成的税源转移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分析税收竞争适度或过度造成的社会福利增加或损失。这些问题以税收收入的功能结构为主线,采取地区间的横向比较和地区内部的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办法。第六部分对我国目前阶段形成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对税制设计、企业跨地区经营、恶性税收竞争、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等和地区利益等原因形成的表现形式、影响范围、税源背离的数量及程序进行介绍及分析。第七部分通过对国际上典型的国家地方税收分配机制的比较,发现不同类型国家地方为缩小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采取的相关机制、办法及其优缺点。为我国地方税收分配机制优化和减少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提供经验和借鉴。第八部分为中国地方税收分配机制优化的对策研究,在分析了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形成的原因后,本文将给出一些政策建议。首先是清楚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及财权,同时加强税收分配的法制化建设,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收竞争和完善征管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以公平和效率为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缩小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提供可供借鉴和操作的建议,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及和谐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第1章 绪论  15-23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18
    1.1.1 选题背景  15-16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6-17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7-18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18-21
    1.2.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8-20
    1.2.2 研究方法  20-21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21-23
    1.3.1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21-22
    1.3.2 预期的学术水平及不足  22-23
第2章 文献综述  23-31
  2.1 国外研究概况  23-26
    2.1.1 财政分权理论和税收与税源均衡研究  23-24
    2.1.2 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和税收与税源均衡研究  24-25
    2.1.3 税收收入分配和税收与税源的均衡研究  25-26
  2.2 国内研究概况  26-29
    2.2.1 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成因的研究  26-27
    2.2.2 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效应的分析  27-28
    2.2.3 税收与税源非均衡的测算  28-29
  2.3 文献评述  29-31
    2.3.1 研究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理论基点  29
    2.3.2 我国财政分权体系存在的问题  29-30
    2.3.3 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的效应和对策的局限性  30-31
第3章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31-43
  3.1 财政分权理论  31-35
    3.1.1 马斯格雷夫关于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理论  31-34
    3.1.2 “财政联邦制”的分权理论  34-35
  3.2 税收分配理论  35-39
    3.2.1 税收的经济分配理论  36-38
    3.2.2 税收的权力分配理论  38-39
  3.3 税收竞争理论  39-43
    3.3.1 税收竞争的分类  40
    3.3.2 税收竞争的主要观点  40-41
    3.3.3 税收竞争的效应  41-43
第4章 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实证分析  43-76
  4.1 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的表现形式  43-45
    4.1.1 税收收入归属与税收收入来源的不一致性  43-44
    4.1.2 税收收入与税负归属的不一致性  44-45
    4.1.3 税收收入归属与税收征收管理的一致性  45
  4.2 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总体情况分析  45-73
    4.2.1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非均衡性的测算  46-59
    4.2.2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区域特点  59-63
    4.2.3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税种特点  63-73
  4.3 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基本评价  73-76
    4.3.1 我国地区间税收与税源的非均衡性很严重  73-74
    4.3.2 东中西部区域税源转移分化严重  74-75
    4.3.3 各税种税收收入背离呈现不同特点  75-76
第5章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效应分析  76-95
  5.1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区域发展效应分析  76-87
    5.1.1 税收非均衡导致地区产业变动的理论分析  76-79
    5.1.2 税收与税源非均衡促使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79-81
    5.1.3 税收与税源非均衡延缓了不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81-87
  5.2 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地区社会公共品供给效应分析  87-95
    5.2.1 税收非均衡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理论分析  87-90
    5.2.2 税收非均衡导致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90-95
第6章 中国形成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原因分析  95-113
  6.1 税制设计是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产生的制度基础  95-98
    6.1.1 流转税的税制本身内含了地区间的税收收入转移  95-97
    6.1.2 企业所得税税制强化了税收与税源的非均衡性  97-98
  6.2 企业跨地区经营是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的重要条件  98-104
    6.2.1 总分支机构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  99-101
    6.2.2 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跨区域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  101-104
  6.3 恶性税收竞争是当前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104-107
  6.4 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加剧了地区间税收与税源之间非均衡性  107-110
  6.5 地方利益的异化是税收与税源非均衡的深层次原因  110-113
    6.5.1 地方利益的诉求上升是税收转移的内在驱动力  110-111
    6.5.2 地区封锁和贸易保护是税收与税源非均衡的外部环境  111
    6.5.3 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是税收与税源非均衡加剧  111-113
第7章 国外缩小地区间税源与税收之间非均衡性的做法与启示  113-129
  7.1 典型国家税收分配机制的政策及措施  113-120
    7.1.1 美国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措施  113-117
    7.1.2 德国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措施  117-119
    7.1.3 英国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措施  119-120
  7.2 国外税收分配的基本原则  120-126
    7.2.1 税收收入归属权分配的原则  120-122
    7.2.2 税收征管管辖权分配的原则  122-123
    7.2.3 税基归属权的分配原则  123-126
  7.3 国外解决税收非均衡性的措施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126-129
第8章 优化分税制及缩小地区间税收与税源间非均衡性的对策  129-152
  8.1 完善税收横向分配制度的设计  129-131
    8.1.1 建立税收征收管理权划分的制度  129-130
    8.1.2 建立划分税收收入归属权的制度  130
    8.1.3 明确界定税权配置关系  130-131
  8.2 构建制度性的横向税收协调机制  131-134
    8.2.1 组建跨区域税收协调委员会  131-132
    8.2.2 建立跨区域税收分配协调规则  132-133
    8.2.3 建立多层次技术协调机制  133-134
  8.3 规范地区间税收竞争秩序  134-138
    8.3.1 合理划分地方政府的事权及财权  134-135
    8.3.2 以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替代区域税收优惠  135-136
    8.3.3 改革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评机制  136-138
  8.4 完善跨区域经营管理体制  138-140
  8.5 改革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机制  140-143
    8.5.1 坚持市场定价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140-141
    8.5.2 明晰资源性初级产品的产权关系  141
    8.5.3 打破资源性初级产品的行业垄断格局  141-142
    8.5.4 引入资源税及环境税辅助调控价格  142-143
    8.5.5 完善资源性初级产品价格改革的配套机制  143
  8.6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43-149
    8.6.1 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建立横向转移支付  144-145
    8.6.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配标准选择  145-146
    8.6.3 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形式改革  146
    8.6.4 完善省级以下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46-147
    8.6.5 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管,硬化预算约束  147-148
    8.6.6 强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148-149
  8.7 构建综合性配套措施  149-152
    8.7.1 严格税收征收管理  149
    8.7.2 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149-150
    8.7.3 完善公众参与政策决策的机制  150
    8.7.4 逐步消除区域流动障碍  150-152
参考文献  152-161
致谢  161-16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63-164

相似论文

  1. 最优税收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法,F812.42
  2. 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制度研究,F812.42
  3. 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F812.42
  4. 税收法定原则研究,D922.22
  5. 集成电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F406.72
  6. 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税收政策调整研究,F812.42
  7. 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F812.42
  8. 对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的思考,F812.42
  9. 税收、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F812.42
  10. 基于居民收入分配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F812.42
  11. 我国宏观税负轻重问题研究,F812.42
  12. 我国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F812.42
  13. 我国居民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政策研究,F812.42
  1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挽救华茶的制度变迁,K258
  15. 我国公益信托之课税研究,D922.22
  16. 我国公司并购中的税收法律问题研究,F812.42
  17. 面对税收竞争我国税收政策调整研究,F812.42
  18. 石化行业税收筹划研究,F426.72
  19. 从个人所得税调整看我国税收政策的公平导向,F812.42
  20. 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税收制度构想,F812.42
  21. 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制度问题研究,F812.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财政收入、支出 > 税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