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

作 者: 贺敬平
导 师: 冯淑萍
学 校: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会计 改革路径
分类号: F81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世纪70年代,为摆脱财政困境,提高政府效率,提升综合国力,西方国家发起了号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行政改革浪潮。作为公共管理基础性信息的政府会计系统一直处于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前沿。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政府会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将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从财政收支扩展到政府资产和负债方面;第二阶段的改革主线是将传统的现金制基础政府会计转向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政府会计。尽管世界各国都对政府会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示范带动效应,但各国的改革思路各有千秋,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系列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质量的法规得以发布,如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9年和2011年财政部推出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医院会计制度》等。学术界也对政府会计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以下共识: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使会计信息同时满足政府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重要求;三是健全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使其反映整个预算执行过程;四是中国政府会计应坚持渐进式改革,并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相协调,从而降低改革成本。理论既源于实践,也将指导实践。既然政府会计改革实践已经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需要,除了已经作出的努力和形成的成果之外,还需要理论界就政府会计的改革路径进行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探讨。以分析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信息供求的均衡状况以及制度的均衡状况,透析各利益集团在这种均衡状态中的成本收益状况,从而发现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源泉,并提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以及最低的成本顺利地推进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本文充分吸收新制度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和政府会计改革权变理论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权变过程和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律,对海南省两项政府会计改革试点进行了案例分析,并紧贴中国政府会计的制度环境提出了一条以增量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与文献综述两章。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动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安排,框架结构及创新与不足等。文献综述则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制度变迁与政府会计改革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政府会计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研究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二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三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第三部分是本文国别研究的部分,在该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回顾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的选择,探讨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政治博弈与制度约束。深入研究了现有会计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可行性与实施措施。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并以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试点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中国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而对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并修正前两个部分的研究结论。第五部分主要关注本文研究结论衍生出对我国未来政府会计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1 导论  13-2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6
    1.1.1 选题的背景  13-15
    1.1.2 选题的意义  15-16
  1.2 研究方法选择  16-17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17-21
2 文献综述  21-31
  2.1 政府会计改革  21-26
    2.1.1 政府会计目标定位  21-22
    2.1.2 政府会计基础选择与改革路径选择  22-24
    2.1.3 政府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  24-25
    2.1.4 政府会计规范体系建立  25-26
  2.2 制度变迁理论  26-28
  2.3 政府会计改革动力的相关研究  28-29
  2.4 文献评述  29-31
3 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理论分析  31-53
  3.1 制度变迁及政府会计改革传导机制  31-38
    3.1.1 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过程  31-33
    3.1.2 制度变迁的方式  33-35
    3.1.3 关键人物与注意力分配  35-36
    3.1.4 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36-37
    3.1.5 制度变迁理论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传导机制  37-38
  3.2 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选择  38-42
    3.2.1 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的定位  39-40
    3.2.2 会计目标与会计确认基础  40-41
    3.2.3 会计目标决定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性  41-42
  3.3 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析模型  42-45
    3.3.1 制度变迁的成本模型  42-44
    3.3.2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利益分配  44-45
  3.4 政府会计改革的权变模型  45-53
    3.4.1 初始应变模型  46
    3.4.2 修正的应变模型  46-48
    3.4.3 扩展的应变模型  48
    3.4.4 FMR模型(财务管理改革进程模型)  48-49
    3.4.5 政府会计改革应变模型评价  49-53
4 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国别研究  53-95
  4.1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53-66
    4.1.1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53-59
    4.1.2 基于FMR模型对美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59-66
  4.2 英国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66-77
    4.2.1 英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66-70
    4.2.2 基于FMR模型对英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70-77
  4.3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77-81
    4.3.1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77-79
    4.3.2 基于FMR模型对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79-81
  4.4 启示与借鉴价值  81-82
  4.5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因素分析  82-95
    4.5.1 基于FMR模型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82-95
5 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的案例研究  95-117
  5.1 海南省推行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分析  95-98
    5.1.1 改革的持续性压力  95-96
    5.1.2 优越的体制机制  96
    5.1.3 试点的摩擦成本不高  96-97
    5.1.4 改革的实施成本较低  97-98
  5.2 海南省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98-102
    5.2.1 整合现行条块分割的预算会计制度  98-99
    5.2.2 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99-101
    5.2.3 改革财务报告制度  101
    5.2.4 妥善处理新旧模式的过渡衔接  101-102
  5.3 调整编报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做法  102-108
    5.3.1 修改报告内容  102-103
    5.3.2 界定报告主体  103
    5.3.3 划定报告事项  103-104
    5.3.4 规范编报流程  104-105
    5.3.5 定义会计要素  105-107
    5.3.6 指定计量方法  107
    5.3.7 明确编报方法  107-108
  5.4 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的初步效果  108-113
    5.4.1 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108-109
    5.4.2 探索了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路径  109-110
    5.4.3 论证了实现原则与配比原则的价值  110-111
    5.4.4 实现了政府层面综合财务报告的预期效果  111-113
  5.5 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  113-115
    5.5.1 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13-114
    5.5.2 年末调整编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114-115
  5.6 海南改革试点的推广价值与启示  115-117
6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分析  117-143
  6.1 中国预算会计的发展历程  117-123
    6.1.1 建国初期预算会计的创建(1949年—1961年)  117-118
    6.1.2 调整时期预算会计的变化(1962年—1977年)  118
    6.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预算会计改革(1978年至今)  118-122
    6.1.4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22-123
  6.2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现行制度环境分析  123-131
    6.2.1 政府会计制度规范的均衡状态分析  124-127
    6.2.2 相关经济主体的变迁动机分析  127-131
  6.3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  131-143
    6.3.1 路径选择的关键:摩擦成本  132-134
    6.3.2 减少摩擦成本的最优选择:增量改革  134-136
    6.3.3 政府会计增量改革的一种可行路径:试编应计制财务报告  136-139
    6.3.4 改革成功的标志: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  139-143
7 本文结论  143-145
参考文献  145-151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151-153
后记  153

相似论文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2. 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镇机构改革路径探析,D630
  3.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4. 我国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构建研究,F810.6
  5.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224
  6. 解决基层财政困难视角下地方政府层级问题研究,F812.2
  7. 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改革路径研究,G632.474
  8. 构建中国政府会计准则问题研究,F810.6
  9. 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所处困境与改革路径探讨,R197.1
  10. 民事涉诉信访问题研究,D926
  11.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12. 论我国市场体系中证券市场的改革路径,F832.51
  13. 建立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F810.6
  14.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F810.6
  15. 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中外比较及借鉴,F810.6
  16.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研究,D926
  17.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925.14
  18. 我国政府会计确认与计量基础研究,F810.6
  19. 明代开中盐法产生及其嬗变的经济分析,K248
  20.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研究,F810.6
  21. 基于财政透明度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F810.6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财政理论 > 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