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

作 者: 蔡德发
导 师: 曲振涛
学 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调整升级 税收激励政策
分类号: F812.4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98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回顾世界产业发展历史,每个国家都始于先进技术与发明,培育出竞争力强、国际领先、规模庞大、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产业,影响和主导一国乃至世界经济。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诞生,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的论断,以及“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源于2009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做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从理论上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的抓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其核心实现产业、要素与需求的三大转变,即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危机的背后往往孕育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科技引领未来。激励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税收激励是激励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世界新兴产业的发展轨迹来看,世界各国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如在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等新兴产业发展重要环节,各国和地区都采取了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并在技术研发不同时期,实施不同激励措施,加强税收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激励程度,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摆脱“原字号”产品依赖,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链延长、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结构优化。目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生产总体规模小,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产业结构偏重传统行业,产品开发和应用不配套;产业资金投入不平衡,部分领域出现跟风、过热的现象等等。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表明,黑龙江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突出、机遇明显,发展潜力大,可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可以从税收支持角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现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税、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分散、范围偏窄、支持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就黑龙江省而言,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落实国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阶段。鉴于此,笔者从产业政策理论入手,沿着基础研究→政策绩效→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与验证→政策与规制设计的路径,采用建模、实证、计量、案例等多种分析方法,从产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税收视阈对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与评价、产业税收政策、产业税负、行业税负、产业结构税负、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效果等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论证与统计计量分析,得出一系列参考数据。税收规制通过对该产业各环节成本和收益施加影响来发挥对新兴产业的调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包含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等若干环节。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物质资本税负、产业融资成本以及研发环节人力资本税负,从规制经济学和法经济学原理讲,优化税收规制设计可以鼓励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公平、效率、自主与安全。为维护纳税人权益,笔者参照COSO内控体系框架要求,构建了企业涉税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并以哈尔滨市**药业为例对涉税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基于CTAIS系统数据构建增值税税负预警模型可以及时对企业税负进行甄别,实现增值税负分析工作的智能化。同时,从博弈均衡视角分析在税务执法中保护企业权益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明确两个政策制定主体功能,即构建税收激励机制、出台税收激励政策与细化税收激励政策、创新现行税收体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研发、试验、成果转化、收入分配与再生产等不同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与规制设计。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项目或产品激励的原则,构建税收激励机制包括鼓励风险投资税收激励机制、自主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企业科技投资的利益补偿机制和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激励机制;税收激励政策包括增值税方面主要有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购入高科技产品与研发支出抵扣进项税额、超税负返还等;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有建立技术风险准备金、创业阶段免税、对金融与保险机构提供的技术创新研发贷款利息与科技保费免税、扩大税前扣除范围与标准、延长亏损抵补期限、税收抵免、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个人所得税方面有实施股权激励、特许权收入免税、研发人员培训支出税前扣除、股息红利免税等。黑龙江省地方财力薄弱,吃饭财政、土地财政、石油财政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可争取税收激励政策试点,调增共享税分成比例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国际视野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F124.3
  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276.44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研究,F276.44
  4.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变动,F224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进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224
  6.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F276.44
  7. 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决策理论及模型研究,F124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环境评价研究,F224;F124
  9.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F812.42
  1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F123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理论及模型研究,F224
  12. 基于自主创新的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研究,F276.44
  13.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研究,F426.4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研究,TB-4
  15. 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对策研究,F127
  16. 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效应研究,F276.6;F812.42
  17. 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F127
  18. 基于SNM的电动汽车产业技术管理研究,F426.471
  19.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F812.42
  20. R&D税收激励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F812.42
  21. 河北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财政、国家财政 > 中国财政 > 财政收入、支出 > 税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