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作 者: 李洋
导 师: 胡国松
学 校: 西南石油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隐含碳 出口贸易结构 调整对策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4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贸易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结构不合理、水平较低,大部分出口商品集中在生产附加值较低和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并且靠扩大贸易数量制胜,消耗了国内很多基础性资源,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此外,过高的出口依存度导致中国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差,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低碳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国际贸易格局将进一步改变,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目前,中国已是第一出口大国,CO2排放总量也已位居世界首位,能源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第二。单纯的靠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所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当前低碳经济兴起的浪潮下,该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当前国际贸易新形势,合理调整出口贸易结构,选择适宜的出口战略,发展低碳出口贸易。本文围绕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现状分析中提出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出口商品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比重较大;出口屡遭贸易壁垒等问题,指出了发展低碳出口贸易的必要性。实证分析中首先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得出中国出口贸易各部门的隐含碳排放系数与排放量,石油加工、焦业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出口完全排放系数最高;接着,对引起隐含碳增长的因素(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进行分析评价,论证了规模效应对隐含碳增长的贡献最大,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隐含碳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计算各出口部门的竞争力指数,并把各出口部门竞争力指数与完全碳排放系数加以综合分析对比。得出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部门主要是碳排放高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而农业、服务业、金融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出口碳排放强度低的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低。最后,从产业和贸易结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环境法规和技术标准、出口退税率和市场机制以及国外合作等多角度,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低碳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引言  7-16
  1.1 问题的提出  7-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8-10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0-12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3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4
    1.4.1 研究思路  13-14
    1.4.2 研究方法  14
  1.5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14-16
第2章 出口贸易低碳发展理论研究  16-24
  2.1 低碳经济的实质与内涵  16-17
  2.2 出口贸易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17-21
    2.2.1 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  17-18
    2.2.2 出口贸易影响与中国经济发展  18-19
    2.2.3 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19-21
  2.3 低碳经济与贸易可持续发展  21-24
    2.3.1 环境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21-22
    2.3.2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理论  22-23
    2.3.3 低碳经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3-24
第3章 中国出口贸易实现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4-36
  3.1 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24-32
    3.1.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24-30
    3.1.2 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30-32
  3.2 中国出口贸易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32-36
第4章 中国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实证分析  36-48
  4.1 理论模型与计算  36-41
  4.2 出口贸易中隐含碳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41-44
  4.3 出口部门的竞争力指数  44-45
  4.4 出口部门的竞争力与隐含碳排放的关系  45-47
  4.5 实证结论  47-48
第5章 中国实现低碳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48-56
  5.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48-49
    5.1.1 大力开发低碳技术  48
    5.1.2 推进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48-49
    5.1.3 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链  49
  5.2 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低碳贸易  49-51
    5.2.1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49-50
    5.2.2 引导加工贸易升级  50
    5.2.3 发展服务贸易  50-51
  5.3 提升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51
  5.4 加大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力度  51-52
  5.5 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  52-53
  5.6 完善贸易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  53-55
    5.6.1 完善我国贸易环境法规  53-54
    5.6.2 积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54
    5.6.3 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职能  54-55
  5.7 增强内外战略合作,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55-56
    5.7.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55
    5.7.2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建立技术战略联盟  55-56
第6章 结论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1

相似论文

  1.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2.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4. 山东半岛风能发电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F426.61
  5.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6.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7.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8.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F205
  9. 发达国家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比较,F124;F205
  10. 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研究,F205
  11.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X321;F124
  1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应对分析,F124;F205
  13.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F205
  15. 石家庄市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研究,F205
  16.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影响,F832.6;F224
  17. 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法律思考,D996.9
  18. 运用电子政务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D630
  19. 世界银行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F124;F205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F124;F205
  21. 我国商业银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