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经济区为例

作 者: 李文宇
导 师: 陈健生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本地市场效应 产业集聚 成都经济区 区域经济增长
分类号: F27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地球显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便利,整个人类社会逐渐向“地球村”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空间的力量在缩小,实际上,经济与空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明显,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隆起和塌陷非常明显。经济地理是一门历史久远的学科,古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记载了各地的自然、居民、物产、人文及经济等资料,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经济地理文献。在上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的研究应当与地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中的规律。所以,经济地理已经从地理学中细分出来,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德国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先驱贡献,通过区位论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发展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地理在理论和应用领域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为对经济社会活动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重新拾起经济地理的方法,使用规范的经济模型来解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动态,他们或将自己的学派称为“新经济地理学”。当然,这个新兴的学派并不是立刻就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地理学家认为将经济活动通过单纯的假设,将经济活动数量化,都会忽视真正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并且不能与实际相结合,缺乏实践应用价值。如果单纯使用这些方法,将使经济地理丧失在更高层次的社会哲学实践中做出贡献的机会,而成为数量经济学的附庸。当然,这样的批评是非常中肯的,但是新经济地理学也为经济地理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武器,通过将近20年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可以广泛的为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思想和方法,在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和城市层面,新经济地理通过对集聚的关注,分析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从而加深我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新经济地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经济活动中的集聚现象,这一现象历来就为学者所关注。比如赫希曼就以极化效应来描述这一过程,到了更近的时间,产业集群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新经济地理学主要从垄断竞争出发,认为规模经济是带来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使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来验证这一思路。对于产生集聚的过程,新经济地理认为本地市场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地市场效应是从新贸易理论中发展起来的,指的是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市场的国家,会因为规模经济优势,成为净出口国。而从产业角度来看,这种规模优势会使其产业份额扩大,从而成为产业集聚区。在我国,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是非常显著的现象。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省份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并且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这种人口和经济的集聚现象,使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差距,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国内很多学者都试图使用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我国出现“块状经济”的起因和变化趋势。本文主要从本地市场效应着手,希望通过对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梳理,分析本地市场效应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认为本地市场效应是带来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而产业集聚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正面的效益。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过程,通过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在将来的经济活动分析中,能更顺利的把握经济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分析和建议。成都是是四川省的省会所在地,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和人口中心城市,自从2007年6月获批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通过实施一系列城乡一体化战略,经济更是得到迅速的发展。成都的改革已不局限于本市的发展,在2010年初,成都与周边7个城市都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将眼光放宽到成都经济区,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谋划成都的产业和城镇布局。成都经济区是一个典型的单核心城市,成都作为经济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在本文中,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这种市场规模的差异,会因为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使集聚现象更为明显,进而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这样的集聚会在经济区内形成良好的分工吗?集聚会不会使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萎缩,从而缺乏本身的产业支撑,出现“空心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文献和理论的梳理与综述,获得了良好基础。并且将造成本地市场效应,从而发生集聚的因素归结为四种,对应其中三个因素,介绍了三位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研究,并且结合一定的实际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集聚在现实中的关联。然后对成都经济区的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成都经济区的产业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市场规模是带来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且,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对于每个城市,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特色产业向本城市集中,从而获得经济增长优势,而对于整个经济区来说,有效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也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和框架等。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本部分对本地市场效应、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合作、城乡统筹五个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对其进行评述,获得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对影响产业集聚,带来本地市场效应的因素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地理因素和产业联系,针对这两方面对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产业集聚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归纳,从而为后文对成都经济区的分析建立一个框架。第四章,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成都经济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成都市的现实发展、成都经济区建设的必然性着手,分析成都经济区的产业和市场结构,为本文描述了一个基本的现状。然后对成都经济区的产业集聚进行度量,得到准确的分部门产业集聚情况,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对市场规模影响产业集聚,得到本地市场效应对产业的影响,然后再结合其他变量,研究产业集聚指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得到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正影响,从而可以得到基本的结论,产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对区域经济有着正面影响。第五章,政策建议。结合前文的分析和研究,在这部分主要从五个方面给予政策建议。包括“引导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提高各类城市专业化水平”;“加强经济区政策协调,促进平衡发展”;“以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合理规划,积极推进成都经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保障成都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制度条件”。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1. 绪论  13-20
  1.1 选题背景  13-15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6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义  15-16
  1.3 研究方法  16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18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8-20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概况  20-28
  2.1 相关概念界定  20-23
    2.1.1 本地市场效应  20
    2.1.2 产业集聚  20-21
    2.1.3 区域经济增长  21-22
    2.1.4 区域合作  22
    2.1.5 统筹城乡  22-23
  2.2 文献综述  23-28
    2.2.1 理论基础  23-24
    2.2.2 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24-26
    2.2.3 新经济地理下的产业集聚研究  26-28
3. 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28-43
  3.1 地理因素  28-33
    3.1.1 自然地理(第一自然)  29
    3.1.2 人为地理(第二自然)  29-33
  3.2 产业关联  33-43
    3.2.1 经济关联  33-37
    3.2.2 知识关联  37-43
4.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成都经济区为例  43-61
  4.1 成都经济区现状分析  43-51
    4.1.1 成都市的制度创新及发展  44-45
    4.1.2 从全域成都走向成都经济区的必然性  45-46
    4.1.3 成都经济区的总体状况  46-48
    4.1.4 成都经济区的经济结构现状  48-51
  4.2 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分析  51-55
    4.2.1 经济区国民经济19个部门的产业集聚度量  52-54
    4.2.2 经济区各城市产业专业化度量  54-55
  4.3 产业集聚、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55-61
    4.3.1 产业集聚与市场规模的关系  56-58
    4.3.2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8-61
5. 政策建议  61-67
  5.1 引导区域内产业合理分工,提高各类城市专业化水平  61-62
  5.2 加强经济区政策协调,促进平衡发展  62-64
  5.3 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实现成都经济区的城乡一体化  64
  5.4 合理规划,积极推进成都经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  64-65
  5.5 构建保障成都经济区健康发展的制度条件  65-67
参考文献  67-71
后记  71-72
致谢  72-7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3

相似论文

  1.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2.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3. 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条件:中国的经验,F224
  4. 江苏省服务产业集聚度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F224
  5. 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F224
  6. 乌鲁木齐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G124
  7. 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的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F224
  8. 从国际贸易壁垒角度来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区域分布,F741.2
  9. 新疆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增长,F127;F224
  10. 中国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检验,F224
  11. 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F224
  12. 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研究,F127
  13. 成都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F127
  14. 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224
  15. 辽宁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124
  16. 环渤海地区船舶制造业集聚研究,F426.474
  17.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TU984.13
  18.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19. 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F426.72
  20. 吉林省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对策研究,F719
  21. 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发展研究,F27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世界各国企业经济 > 中国 > 地方企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