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古典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认识和处理的演变与比较

作 者: 邱晖
导 师: 杨玉生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经济思想史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时间 研究范式 比较
分类号: F09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时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维度,与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种种经济现象紧密相联。如何处理时间维度是任何一种经济分析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与其他问题相比,时间问题具有特殊性。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没有对时间形成过统一的看法,而且往往相去甚远。在经济思想史上,诞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本文在划分均衡分析范式和演化分析范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经济思想史上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演进的线索,并对不同范式下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以及两大范式之间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植根于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哲学基础,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一样,新古典经济学也持绝对时间观。这种时间观的特点是实体性、同质性、对称性和可逆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新古典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基本方法是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由于只关注均衡的状态以及达成均衡的条件,所以在不考虑时间推移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静态经济分析。动态分析关注均衡变化的过程,此时时间必须以自变量的形式进入经济分析,但与在经典物理学中考察刚体的变化过程一样,时间只是用来表征持续性的一个外在参量。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都是静态均衡分析的典范。瑞典学派在将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熔于一炉的努力中,提出了“事前”和“事后”的区分,强调预期对于经济分析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用“计划”来联接过去和未来。瑞典学派处理时间的这些方法对经济分析的动态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希克斯则从马歇尔和凯恩斯处获得灵感,以“星期”、“计划”和“预期”三个概念为基石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处理时间的方法来完成一般均衡的动态化。萨缪尔森提出了对应原理,阐明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通过对因果系统和历史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经济系统在面对时间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六种形态。即:静态—稳定系统、静态—历史系统、动态—因果系统、动态—历史系统、随机—历史系统和随机—非历史系统。以卢卡斯为首的早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表明短期中未预见到的货币供给变动将对经济形成冲击,而长期中经济将稳定在由自然率决定的均衡状态。而以普雷斯科特为首的现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则表明经济的波动是理性人对技术冲击的帕累托最优反应,因此,短期和长期的划分被舍弃。均衡分析范式在瓦尔拉斯和马歇尔这里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也为其后的经济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世的均衡经济学家对于时间本质的认识并没有超越这两位前辈,只是为了发展出更加动态且形式上更加精致的经济模型而发展出了很多处理时间的手段。演化分析范式虽然像均衡分析范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真正的成熟却是以二十世纪末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为标志的。在此之前,门格尔、凡勃伦和熊彼特等人的经济理论中的某些部分以及他们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方法对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有奠基性的作用。在他们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与均衡分析范式下截然不同的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处理。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均衡范式下前辈经济学家与后辈经济学家之间的那种明显的承继关系,由于奉行不同的哲学,事实上,他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处理是各具特色的。马克思区分了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并认为社会时间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社会时间具有主体性、历史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在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中,时间展现出历史特定性的特征,在他的剥削理论中,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本质上就是对于工人自由时间的剥削。门格尔由于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强调时间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在门格尔的分析中,时间的流逝及伴随着时间流逝出现的知识,制度和组织的发展占据了分析的最显著的位置。凡勃伦受生物进化论、历史学派以及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经济分析中强调历史的重要以及过程的不可逆,强调历程、演化、成长、变动等动态概念,强调累积变迁。熊彼特在他所描绘的关于资本主义的动态图景中,行为主体(企业家)、事件(创新活动)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主体的创生性和事件的演化统一在时间维度之中。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在熊彼特的论述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历史是重要的。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层级本体论和非决定论。演化经济学的时间观来源于达尔文的演化时间观,并得益于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哲学的发展。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反,演化经济学认为时间具有客观性、异质性、不对称性、不可逆性等特征。基于对时间这样的认知,演化经济学强调历史分析和过程分析,强调通过历史比较和运用回溯法来探寻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并且特别注重累积因果的影响。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起者纳尔逊和温特以惯例、搜寻和选择三个概念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关于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在他们的演化理论中,时间和经济变迁的过程联系在一起,企业的演化理论和增长的演化理论被描述为一个马尔科夫过程,上一个时期的状态决定下一个时期状态的概率。霍奇逊强调了历史特性问题,以赖纳特为首的演化发展经济学则强调使用历史分析、回溯法以及注重累积因果的方法来把握经济规律。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还是演化经济学,它们对于时间维度的认识和处理都是与其背后的哲学基础相契合一致的。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范式来分析经济问题,优点是可以通过精致的数学模型来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所提出的政策具体且易于执行。而采用演化经济学的演化范式分析经济问题,优点则在于能够对经济运行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洞察。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5
第1章 绪论  15-24
  1.1 问题的提出  15
  1.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5-17
    1.2.1 研究的方法  15-16
    1.2.2 研究的思路  16-17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7-18
  1.4 论文的基本观点  18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8-19
  1.6 文献综述  19-24
    1.6.1 新古典经济学中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19-21
    1.6.2 演化分析范式下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21-24
第2章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时间维度的基本认识  24-30
  2.1 新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24-26
    2.1.1 还原论  24-25
    2.1.2 机械决定论  25-26
  2.2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26-27
  2.3 新古典经济学的时间观  27-30
第3章 新古典经济学处理时间方法的演进  30-62
  3.1 瓦尔拉斯对时间的处理  30-33
    3.1.1 交换理论中对时间维度的消解  30-31
    3.1.2 一般均衡中对时间维度的消解  31-33
  3.2 马歇尔对时间的处理  33-36
    3.2.1 有选择地忽略时间的影响  33-34
    3.2.2 划分“短期”与“长期”  34-36
  3.3 瑞典学派对时间的处理  36-45
    3.3.1 利息理论中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区分  36-38
    3.3.2 累积影响下的渐变过程  38-39
    3.3.3 “事前”与“事后”的区分及对预期作用的强调  39-42
    3.3.4 动态均衡分析与“计划”的作用  42-45
  3.4 希克斯对时间的处理  45-53
    3.4.1 静态分析的价值与不足  45
    3.4.2 希克斯独特的动态均衡分析法  45-53
  3.5 萨缪尔森对时间的处理  53-56
    3.5.1 对应原理  53-54
    3.5.2 因果系统与历史系统  54-56
  3.6 卢卡斯对时间的处理  56-60
    3.6.1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I 型  56-57
    3.6.2 理性预期假设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消除  57-58
    3.6.3 市场持续出清假设与均衡调整所需时间的消除  58
    3.6.4 总供给假设与跨期替代及信号提取  58-59
    3.6.5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与均衡经济周期  59-60
  3.7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时间的处理  60-62
    3.7.1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II 型  60
    3.7.2 对“短期”和“长期”划分的舍弃  60-62
第4章 演化经济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在学说史上的源头  62-79
  4.1 马克思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62-65
    4.1.1 时间的本质是人的实践  62-63
    4.1.2 时间的历史性  63
    4.1.3 时间的社会性  63-65
    4.1.4 马克思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65
  4.2 门格尔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65-68
    4.2.1 因果律与时间维度  65-68
    4.2.2 门格尔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68
  4.3 凡勃伦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68-72
    4.3.1 累积因果方法  68-70
    4.3.2 制度变迁与历史进化  70-72
    4.3.3 凡勃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演化经济学的影响  72
  4.4 熊彼特对时间的认识和处理  72-79
    4.4.1 循环流转中的时间维度——熊彼特的静态学  72-74
    4.4.2 经济发展中的时间维度——熊彼特的动态学  74-77
    4.4.3 熊彼特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77-79
第5章 现代演化经济学对时间维度的基本认识  79-86
  5.1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80-82
    5.1.1 层级本体论  80-81
    5.1.2 非决定论  81-82
  5.2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82-83
  5.3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时间观  83-84
  5.4 现代演化经济学处理时间的基本方法  84-86
第6章 现代演化经济学家对时间维度的处理  86-98
  6.1 纳尔逊和温特对时间的处理  86-92
    6.1.1 对新古典经济学认识和处理时间方法的批判  86-88
    6.1.2 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分析框架  88-89
    6.1.3 马尔科夫过程  89-92
  6.2 霍奇逊对时间的处理  92-95
    6.2.1 对新古典经济学排斥真实时间、货币和不确定性的批判  92
    6.2.2 历史特性问题  92-95
  6.3 赖纳特对时间的处理  95-98
    6.3.1 演化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95
    6.3.2 对主流教规处理时间方法的批评  95-96
    6.3.3 历史分析与回溯法  96-98
第7章 两大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维度的比较与评价  98-108
  7.1 两种研究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的比较  98-103
    7.1.1 均衡范式对时间维度的认知以及处理时间维度的基本方法  98-101
    7.1.2 演化范式对均衡范式的批判  101-103
  7.2 两种研究范式认识和处理时间的评价  103-108
    7.2.1 解释世界标准  103-105
    7.2.2 增进人类福利标准  105-108
参考文献  108-117
致谢  117-11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的情况  118-120

相似论文

  1. 慢光光纤陀螺信号检测电路设计,V241.5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5.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6.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7.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8.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9.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10.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11.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12.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13. 基本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B841
  14. 军校飞行学员学习绩效机制研究,E251.3
  15.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调查及干预研究,G637
  16. 中乌公司法比较研究,D951.13
  17. 技术进步对重庆市工业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F224
  18. 再保险情形下离散时间过程的破产概率,F840
  19. 光阴极微波电子枪时序系统研制及径向偏振光应用可能性研究,TL503.3
  20. 点在动态影像设计中的应用,J504
  21. 唐代工笔仕女画与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比较研究,J20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世界 >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