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周瘦鹃的办刊实践研究

作 者: 郭晶
导 师: 王鹏飞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周瘦鹃 通俗文学期刊 编辑理念 办刊思路
分类号: G23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周瘦鹃是现代文学史和出版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作为鸳鸯蝴蝶派大家,他对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这一段时期他所从事的译、编、著等文学活动。他主持编辑了《礼拜六》、《半月》、《紫兰花片》、《紫罗兰》、《良友》、《乐观》等诸多通俗文学期刊。周瘦鹃的出版活动受其编辑理念与办刊思路的支配。周瘦鹃早期的文学出版是为了实现其唯情唯美的编辑思想和文学理念;在遭遇到新文学作家及其期刊的强烈冲击后,周瘦鹃在突出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又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民初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考察了周瘦鹃主编的十余种期刊后,根据周办刊生涯的不同阶段以及期刊的编辑特色,将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瘦鹃早期的通俗期刊实践,研究周瘦鹃从《礼拜六》到《紫罗兰》的编辑历程。第二阶段,《良友》(1926.6-1926.12)时期,凸显时代转折时期周瘦鹃办刊思想的困境。第三部分,《紫兰花片》研究,此杂志为周瘦鹃在办刊模式上的新实验,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出版模式:个人出版。第四部分为周瘦鹃办刊生涯的晚期,沦陷时期《乐观》、《紫罗兰》(后)的办刊。通过分析上述几种期刊的编辑思路与文学理念、表现形式、创作群体的构成及其特征,以及期刊对当时文坛与社会的影响,来探讨周瘦鹃的办刊特色及其编辑理念。《礼拜六》、《半月》、《紫罗兰》的创办受到了新文学期刊的强烈冲击,虽然周瘦鹃对编辑理念进行了微调,但这3个杂志在实质上为通俗文学期刊的旧调新声;周瘦鹃主编《良友》(1926.6-1926.12)时期,延续了早期通俗期刊的办刊模式,但《良友》作为一份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式画报,读者对周瘦鹃“鸳蝴”气息浓厚的编辑理念并不买账,《良友》上演了雅俗异位,周瘦鹃的旧式办刊思维在《良友》上铩羽而归;“不谈政治、只求乐观”的《乐观》以及以新兴青年女性为创作主体的《紫罗兰》(后)兼顾“意义”与“趣味”,可谓沦陷时期通俗文学期刊的代表。周瘦鹃主编各通俗文学期刊展现了20世纪20-40年代文学界和出版界的广阔背景,丰富了文学史和出版史的多重面相,其人其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出版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从历史角度观察审视,周瘦鹃的编辑理念与办刊模式,在编辑、出版、刊物设计与发行上多有创新,对于今天的文化生活类期刊的编辑、经营和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6
  (一)选题缘起  10
  (二)选题价值  10-11
    1.选题意义  10-11
    2.创新之处  11
  (三)研究综述  11-14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五)预见价值  14-16
一、周瘦鹃的生平与研究对象的确立  16-20
  (一)周瘦鹃其人  16-17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17-20
二、周瘦鹃早期的通俗期刊实践  20-32
  (一)周瘦鹃早期创办通俗期刊的社会背景  20-21
    1.新文学期刊带来的冲击  20-21
    2.书局竞争激烈  21
  (二)周瘦鹃与《礼拜六》  21-26
    1.读者定位精准  21-23
    2.期刊营销和推广方式  23-24
    3.封面与铜版照片  24-25
    4.栏目与专号设置  25
    5.强大的作者阵容  25-26
  (三)从《半月》到《紫罗兰》  26-32
    1.《半月》的创办与周瘦鹃编辑理念的微变  26-28
    2.商品意识与销售策略  28-29
    3.不断翻新的栏目设置与花样迭出的时尚专号  29-32
三、个人刊物的实验——《紫兰花片》研究  32-36
  (一)刊物设计唯美时尚  32-33
  (二)唯情唯美的编辑方针  33-34
  (三)自叙色彩浓厚  34-36
四、旧式办刊思维的铩羽而归——《良友》(1926.6-1926.12)研究  36-42
  (一)《良友》概况  36-37
  (二)周瘦鹃主编《良友》的特色  37-38
  (三)《良友》读者并不买账  38-39
  (四)《良友》上演的雅俗易位  39-42
五、沦陷时期周瘦鹃的办刊实践  42-50
  (一)《乐观》研究  42-44
  (二)以女性为创作主干:《紫罗兰》(后)研究  44-50
    1.《紫罗兰》(后)的性质与编辑体例  44-45
    2.《紫罗兰》(后)的作家构成  45-46
    3.《紫罗兰》(后)对青年作家的发掘之功:以张爱玲为例  46-50
结语  50-52
注释  52-54
参考文献  54-56
后记  56-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59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时代我国传统期刊编辑理念创新,G232
  2. 周瘦鹃和黎烈文时期的《自由谈》,G219.29
  3. 范敬宜编辑理念研究,G219.29
  4. 周瘦鹃的“礼拜六”,I207.42
  5. 向上的情趣 向下的眼睛,G232
  6. 论周瘦鹃主编的《申报·自由谈》,I206.6
  7. 论1940年代上海通俗文学期刊新人涌现之现象,I206.6
  8. 《环球》杂志评析,G239.2
  9. 《论语》杂志研究,I206.6
  10. 《音乐爱好者》杂志研究,J609.2
  11. 《论语》杂志研究,I206.6
  12. 报纸编辑理念的网络邂遇,G214.1
  13. 《现代》杂志研究,I209
  14. “互文性”视阈下改革前《小说月报》的编辑理念,I206.6
  15. 论《现代》杂志的编辑理念,I206.6
  16. 国际媒体的本土化战略—美国《体育画报》中文版编辑理念研究,G213
  17. 《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I209
  18. 河南省科技期刊发展研究,G237.5
  19. 场域和惯习视角下的译者翻译选择研究-以周瘦鹃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为例,H059
  20. 周瘦鹃文学活动研究,I206.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事业 > 世界各国出版事业 > 中国 > 出版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