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妇女参与的政策保护与现实遭遇

作 者: 王琳
导 师: 卢福营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农村妇女 政策保护 女村委专职专选 性别平等 乡村治理
分类号: C913.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男女平等是现代文明和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法理上讲,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农村妇女与男性村民在村庄治理中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妇女参与村庄治理中的人数很少且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在村委会成员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影响了女性村民民主权利的行使和农村治理中的男女平等。针对这一现象,2008年2月,浙江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加大女干部的推选力度,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要单独设立妇女委员岗位,实行专职专选。”是此次选举的新要求。这一做法契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六条关于“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妇女成员”的规定,以及民政部、妇联等部门关于保障农村妇女在农村基层群众自治中发挥作用,从农村基层选举中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相关政策。本文以X村为个案,在乡村治理的视域下,对女村委专职专选这项保护性政策进行调查分析。考察这项制度在不同层级政府推动下的具体运作,重点研究其在乡镇和村庄层面的实施过程,进一步分析这一性别平等取向的保护性政策创新的社会基础,并提出相关的理论思考。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及评述,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样本村X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介绍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这项保护性政策。主要对其产生的背景做了简单的考察,重点阐述了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从省、地(市、自治州)、县(市、区)乡(镇)级政府的制度建构,以及X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制度设计。第三部分,介绍农村妇女选举参与保护政策在村落社会的输入过程。主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对该政策的强力推动,以及在2008年X村第八届村委会选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第四部分,分析农村妇女选举参与保护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群体扮演的角色。包括乡镇政府扮演了推动者与变通者的角色,村落社会中“治理精英”违心的支持,专职女村委候选人的半推半就及普通村民的被动参与。第五部分,透视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成效与实践遭遇。保护性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村庄治理的格局,推动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男女平等。但同时也遭遇了乡村社会的排斥,导致女村委的角色名实不符。第六部分,探讨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创新的社会基础。主要从国家的宏观制度和政策环境,多层次的村落社会需求,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中国农村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习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七部分,通过对个案村的研究对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思考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保护政策追求的男女两性平等是否能够实现,是否会带来新的不平等;希望通过妇女参与保障妇女利益的愿望能否实现,进而思考这项制度创新是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等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导言  9-18
  (一) 研究缘起  9-10
  (二) 研究意义  10-12
  (三) 文献综述  12-14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6
  (五) 样本村概况  16-18
一、女村委专职专选:农村妇女选举参与的保护性政策  18-23
  (一) 地方政府推动女村委专职专选政策的背景  18-19
    1. 推进男女平等日益成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关注点  18-19
    2. 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弱,有待政府激发  19
  (二) 女村委专职专选新制度的建构  19-23
    1. 地方政府对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安排  20-21
    2. X村对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的设计  21-23
二、农村妇女选举参与保护政策在村落社会的输入  23-27
  (一) 地方政府强力推行女村委专职专选政策  23-25
  (二) 村落实女村委专职专选政策的基本过程  25-27
    1. 选举准备工作  25-26
    2. 提名候选人和正式选举  26-27
三、新选举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同群体的行为策略  27-33
  (一) 乡镇政府对女村委专职专选的推动与变通  27-29
    1. 新制度的推动者  27-28
    2. 新制度的变通者  28-29
  (二) 村落社会对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回应  29-33
    1. "治理精英"违心的支持  29-30
    2. 专职女村委候选人半推半就的竞选参与  30-31
    3. 普通村民的被动参与  31-33
四、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制度成效与实践遭遇  33-41
  (一) 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的实施绩效  33-35
    1. 改变了村庄治理的格局  33
    2. 推动了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  33-34
    3. 促进了农村政治生活中的性别平等  34-35
  (二) 女村委专职专选的实践遭遇  35-41
    1. 女村委的角色名实不符  35-39
    2. 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没有获得广泛认同  39-41
五、女村委专职专选制度创新的社会基础  41-50
  (一) 国家的宏观制度和政策环境  41-44
    1. 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和性别平等的国家法律和政策  41-43
    2. 延续数十年的压力型体制  43-44
  (二) 多层次的村落社会需求  44-45
  (三) 农村妇女的自身素质  45-47
  (四) 中国农村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习俗  47-50
六、调查引发的思考  50-53
参考文献  53-5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7-58
致谢  58-60

相似论文

  1.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2. 女性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与男性同龄退休的需求及对策研究,D669.6
  3. 论约翰·厄普代克对女性意识的探寻,I712
  4. 高等教育领域的平等受教育权探究,G640
  5. 农村土地征用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的体制原因,F321.1
  6. 薇拉·凯瑟的关爱伦理:《邻居罗西基》和《岩石上的阴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I712.074
  7. 论妇女人权保障与联合国的实践,D813.2
  8. 赞比亚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G547.3
  9. 浅论农村女童的教育权利保障,G629.2
  10. 性别平等和谐的公共政策研究,C913.1
  11. 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参与,TV213.4
  12. 越南老街省哈尼族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733.3
  13. 性别伦理的价值取向研究,C913.68
  14. 论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D442.6
  15. 打工妹的教育经历研究,F713.5
  16. 美国学校教育中性别平等法律保护研究,G571.2
  17. 政府组织中的女性参与研究,D442.6
  18. 欧盟反歧视政策研究,D75
  19. 知己情结与性别平等的双重变奏——《聊斋志异》中“女性同性知己”型故事研究,I207.419
  20. 惠特曼《草叶集》的女性主义解读,I71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妇女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