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作 者: 韩星明
导 师: 余劲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对策建议
分类号: D41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求好的就业机会,我们称之为农民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城乡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而提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渡性群体,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相比第一代农民工,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他们的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性别比例逐渐平衡、文化程度逐渐提高、务工地点更加分散以及从事的行业更加多种多样,在具有这些新特点的同时他们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需市民化的群体。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因素,但受传统体制影响和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经济、政治、社会态度、公共服务、供求关系以及自身文化素质和环境方面的困难,这成为他们市民化的重要阻碍因素。农民工为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并未享受到与普通市民一样的权益。他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笔者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户籍制度、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子女教育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等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导论  8-12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1
  1.4 研究思路、方法  11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1-12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12-14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2.1.1 农民工的界定  12
    2.1.2 农民工市民化的界定  12
  2.2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12-14
第三章 陕西省农民工的现状和问题  14-22
  3.1 农民工的特点  14-17
    3.1.1 年龄结构年轻化  14
    3.1.2 男性多于女性  14-15
    3.1.3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15-16
    3.1.4 务工地点不稳定  16-17
    3.1.5 外出务工从事行业宽泛  17
  3.2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7-22
    3.2.1 经济方面  17-19
    3.2.2 政治方面  19
    3.2.3 人权方面  19-20
    3.2.4 社会态度方面  20
    3.2.5 公共服务方面  20
    3.2.6 供求关系方面  20-21
    3.2.7 自身文化素质和环境方面  21-22
第四章 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22-27
  4.1 推进因素分析  22-25
    4.1.1 农民工市民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2-23
    4.1.2 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23-24
    4.1.3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4-25
  4.2 抑制因素分析  25-27
    4.2.1 户籍制度  25
    4.2.2 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较低  25-26
    4.2.3 政府部门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26
    4.2.4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26-27
第五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27-36
  5.1 户籍制度改革  27-28
    5.1.1 减小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差距  27
    5.1.2 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7
    5.1.3 消除障碍  27-28
  5.2 推进就业  28-30
    5.2.1 统筹城乡就业  28-29
    5.2.2 强化劳动契约关系  29-30
    5.2.3 加大劳动保障监督执法力度  30
    5.2.4 推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  30
  5.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0-32
    5.3.1 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31
    5.3.2 健全保险体系  31
    5.3.3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31-32
    5.3.4 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  32
    5.3.5 优化劳务输出途径  32
  5.4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32-33
    5.4.1 合理安排现有教育资源  32-33
    5.4.2 设立专门学校  33
    5.4.3 发挥民办学校作用  33
    5.4.4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流转机制  33
  5.5 坚持以人为本  33-34
    5.5.1 确定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  33-34
    5.5.2 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34
    5.5.3 落实国家住房政策  34
  5.6 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化管理  34-36
    5.6.1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34
    5.6.2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34-36
参考文献  36-38
致谢  38-39
作者简介  39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3.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4.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5.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6.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7. 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8.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10.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11. 吉林市私营企业劳资关系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6
  12. 南京市农民工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412.6
  13.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14.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15.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16. 和谐社会视域下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路径研究,G521
  17. 面对企业需求的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G725
  18.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19.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20.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21.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工人运动与组织 > 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 > 工会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